高雄市位于台湾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南接巴士海峡,地处嘉南平原与屏东平原之间,海陆交通都非常发达,为台湾第一大商港、世界第六大货柜港、东北亚通往南太平洋的要道,同时,也是一个理想的商港,又被称为台湾的“南大门”。
细数高雄的前世今生,就会发现,高雄开发很早,它与台南、北港、嘉义、麻豆等地并称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马卡道族)的居住地,盛产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语,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1895年,日本侵占后,改名“高雄”。
原高雄市区依港口而建,辖区呈长弧形,全市共划分有楠梓、左营、鼓山、三民、苓雅、新兴、前金、盐埕、前镇、旗津、小港等11个行政区,面积153.6平方千米,人口150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为9153人,仅次于台北市,是台湾省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岛内仅次于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在“五都”选举后,高雄市与高雄县合并为高雄市。
享乐在高雄 港都景观惹人迷醉
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之所以荣膺“港都”美名,要感叹老天对高雄的偏爱了。高雄港水不扬波,港阔水深,巨轮进出频繁,偌大的港区内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巨轮,泊位上整整齐齐地码着成千上万的集装箱,塔吊等装卸机械无不紧张繁忙工作,一片忙碌景象。如果乘船环绕高雄港一周,差不多要1小时,可见港区面积之大。
高雄不仅是台湾货物吞吐的咽喉,也是台湾最大的重工业城市。高雄市内工厂林立,企业众多,工商业非常发达,台湾几大企业“中国钢铁公司”、“中国造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公司”都位于高雄,还拥有临海、前镇、楠梓等工业区或加工区。近几年,高雄经济繁荣,产业急速发展,这个有山、有河、有湖、有港的城市,已展露出国际大都会的气势与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