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5月12日,当刻赤半岛正在激战之际,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分别从哈尔可夫的东北和东南两面向哈尔可夫发起进攻。进攻开始时发展顺利,突破了德军防御,并于3昼夜内前进了25-50公里。 |
|
 |
6月30日,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从哈尔可夫东北发起了进攻,向东南挺进,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 |
|
 |
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守卫该城的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施重点突击。该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地势最高的一块地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 |
|
 |
他们大量训练狙击手,用于打击德军的士气。苏联人的狙击战术和德军狙击手在一次大战中的做法类似,并不很重视600米以上的远距离狙击,而是把焦点放在中、短距离直接支援小单位作战的狙击战术上。 |
|
 |
苏军最高统帅部自9月底开始准备大反攻,并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苏军计3个方面军143个师110.6万人,计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 1350架飞机。 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制反攻计划,并亲自给这个计划取代号为“乌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