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相关物品。(来源:中新网)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里。2013年,该地因厂房建设打桩发现贝壳等物。随后经专业人员试掘初步确认该地是一处在浙江考古中从未发现过的史前贝丘遗址。
2019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在井头山遗址进行了第一阶段8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


井头山遗址发掘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陶片。(来源:新华网)
该遗址深埋在现地表下8米左右,基坑共75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基坑内主要探方的大部分发掘工作,发现灰坑、橡子储藏坑处理坑、烧土堆、烧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处理点等遗迹10多处,出土各类可登记遗物数百件。其中遗存主要包括大量当时先民食用后丢弃的各种海生贝类(蚶、螺、牡蛎、蛏、蛤、蚝等)、人工制品(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及动物碎骨头等。
井头山遗址发掘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梅花鹿角。(来源:新华网)
遗址中还发现了早期稻作遗存。从出土的少量炭化米、稻谷壳、水稻小穗轴中,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先民已经开始种植、进食大米。
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碳十四实验室等多家实验室测定,井头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间,遗址年代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其生业方式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和狩猎,以及早期稻作农业。
这是宁绍平原史前考古年代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的历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再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


井头山遗址发掘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狗头骨。(来源:新华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赵辉——
“井头山遗址是浙江省境内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且文化面貌、内涵特征与河姆渡文化区别明显,与河姆渡文化来源密切相关。”井头山遗址出土遗物具有鲜明的自身文化特征,“这对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吕厚远——
井头山遗址典型反映了全新世早中期环境变迁与古海岸线人类活动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其发现和发掘亦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及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难得的案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清理井头山遗址出土的贝壳。(来源:新华网)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刘斌——
河姆渡之前的浙东南文化谱系,因线索有限一直不被了解。井头山遗址的发掘则填补了这段文化空白。刘斌说:“对河姆渡文化的来源、早于河姆渡文化的遗址分布情况等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并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
“井头山遗址是已知国内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遗址,突破了国内东南沿海地区以往对史前遗址在分布时空框架及其规律的认识。”


井头山遗址。(来源:中新网)
专家表示,井头山遗址除了自身重大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外,发掘过程也颇具学术价值。此次考古发掘,是一次钢结构围护基坑工程成功运用于超大埋深地下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深埋的遗址考古发掘在方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由此,井头山遗址发掘与南海1号沉船发掘、四川江口张献忠沉银遗址发掘清理一道成为我国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特殊对象考古发掘的三个经典范例,在国内沿海环境下的史前遗址考古中具有首创意义。
相关链接:
宁波发现8000年前文化遗存
浙江余姚发现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的史前遗址
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
宁波余姚发现8000余年前贝丘遗址 早于河姆渡文化千余年
关于井头山的三个疑问 专家这样说
宁波发现距今8000年前遗址 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1000年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