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华:蔡英文的“烦心事”

张华

张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台研所科学研究室副主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成员。

    作者 张华

    2014年11月29日“九合一选举”使民进党赢得历史上的最大胜利,当时外界普遍认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笃定是民进党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而且打败国民党实现政党轮替的几率非常高。然而,近期蔡英文并非顺风顺水,甚至还有几件“烦心事”。


    其一,与其他在野力量的结合问题。


    一方面,与耀眼的政治明星柯文哲的关系问题。在“九合一”选举中,柯文哲的策略是“在野大联盟”,也就是结合一切非国民党的力量。在岛内政治版图中,最为重要的在野力量就是以民进党为核心的绿营,因此柯文哲最为依赖的盟友就是民进党。柯文哲过往的经历也显示,其一直与绿营走的比较近,不仅曾抛出过“墨绿说”,而且一直是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的负责人。同时,自觉在台北市无力对抗国民党的民进党,也不推候选人礼让柯文哲参选。选前,蔡英文还主动爆出,柯文哲与民进党存在“契约”,包括帮民进党议员辅选、选后参加民进党县市长联谊会等等。


    然而,选举过后,柯文哲与民进党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柯文哲在当选后安排的一连串公开拜访活动中,包括宋楚瑜、李登辉、黄昆辉等人都上榜,但却没有蔡英文。从某种角度上讲,蔡英文被摆在了与马英九同等的位置。此外,对于“契约说”所提的参加民进党县市长联谊会问题,柯文哲不仅提出如果国民党也邀请他,民进党不能阻止,而且也以忙于交接事宜没有参加民进党的组织首次“执政县市长联合治理会议”(民进党县市长联谊会的“升级版”)。此外,柯文哲还与国民党候任主席朱立伦互动密切,不仅在拜会时大谈过往的同学情谊,而且还与朱立伦一起跨年。这些在蔡英文看来,似乎总是不那么顺眼。


    另一方面,与社运团体的关系问题。在“反服贸社运”中,民进党虽不是主要的组织者,但却是重要的推动者和声援者。在非选举期间,民进党可以和社运团体分进合击,共同抗衡打击国民党,但是随着选举季的到来,社运团体恐成民进党的竞争者,甚至是“败事有余”者。社运团体虽无竞选“总统”的想法和实力,但在“立委”选举方面却向民进党提出了要求。


    苗栗县“立委”补选被视为社运团体与民进党关系的试金石。迫于形势的压力,加之在苗栗县并无胜算的机会,因此民进党采取了“柯文哲模式”,推举在“反服贸运动”中成名的陈为廷参选。虽然陈为廷因“袭胸事件”被迫退出选举,但过程中却引发了民进党内部的纷争,多年经营苗栗县的绿营人士更是强烈不满。接下来,2016年的“立委”选举更是蔡英文需要面对的问题。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公民组合”正在积极筹划于1月底正式申请组党,目标直指2016年的“立委”选举。其中多名社运人士,如“反服贸学运”领袖林飞帆、台湾大学社会系副教授范云、中研院副研究员黄国昌、作家平路、导演李惠仁、闪灵乐团主唱freddy(林昶佐)等都是具有竞争力的人选。


    其二,绿营内部派系斗争问题。


    在“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除了在县市长方面大胜外,在县市议员方面的成绩也不错。其中,在六都方面的表现最好,获得167席,领先国民党的151席,并在新北市、台南市和高雄市占多数。民进党本想趁着胜选的东风,一举拿下县市议长宝座,但是结果却令民进党大失所望。民进党仅得到22个县市中的3个议长席次,不仅没能攻城略地拿下新北市等地,反而丢了最为重要的台南市。


    新北市66席议员中,民进党拥有32席,加上同属绿营的台联党1席和前民进党党员陈世荣,掌握过半席次,但却被只有26席的国民党拿下议长宝座,实现蓝营完全执政,让朱立伦不至于被困在新北市。在台南市57席议员中,民进党握有29席,台联党1席,无党籍11席,国民党只有16席。在绿营完全实质过半的情况下,却上演了国民党的逆袭好戏,国民党籍候选人李全教一举拿下议长宝座。


    很明显,民进党议员跑票严重。事后查证显示,跑票者多为“一边一国连线”成员,引爆了民进党内部派系之争。台南市长赖清德属于新潮流系,而主导议长选举的陈亭妃和郭信良都是“一边一国连线”成员,而且跑票的5名议员中有3人是“一边一国连线”成员,与李全教搭档参选副议长的郭秀珠也是“一边一国连线”成员。新潮流对重点培养的赖清德被“出卖”十分不满,对“一边一国连线”大加挞伐,主导民进党开除了涉嫌跑票的议员,并对李全教提出当选无效之诉。


    其三,陈水扁“保外就医”问题。


    在亲扁人士的策动下,岛内在“九合一选举”后掀起了一波让陈水扁“保外就医”的浪潮。不仅11位绿营新科县市长联名要求马英九当局允许陈水扁“保外就医”,前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吕秀莲上演绝食抗议戏码,而且国民党内部的重要人士,如刚刚卸任的郝龙斌和新北市长朱立伦等都表示赞成。


    在此背景下,一直视羁押陈水扁为法律问题的马英九当局转变态度,趋向同意陈水扁“保外就医”。为此,新任“行政院长”毛治国首次提及陈水扁的“医疗人权”,“法务部长”罗莹雪提出了“路线图”,台湾法务部门还允许陈水扁家人推荐医疗鉴定小组成员。在蓝绿的“共同努力”下,陈水扁于2015年1月5日“保外就医”,结束了6年40天关押生活,回到了高雄市的住家。这为绿营多年争取的“救扁”画上了一个休止符,然而对于民进党和蔡英文而言,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


    首先,蔡英文与陈水扁的关系问题。蔡英文虽然多次呼吁关照陈水扁的“司法人权”,但在陈水扁是否犯罪问题上,与陈水扁和深绿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2012年“总统”选举期间,蔡英文因怕受到陈水扁拖累,刻意与陈水扁“切割”。陈水扁“保外就医”后,民进党的很多政治人物都去看望,但是蔡英文至今没有去。因此,有传言称蔡英文和陈水扁一直存有心结,接下来二人互动引发外界好奇。


    其次,民进党与陈水扁的关系问题。2013年8月,陈水扁恢复民进党党员身份。对于普遍民众而言,陈水扁贪腐的帽子很难在短时间内摘除,其“保外就医”很容易唤起对其贪腐的记忆,这对民进党而言或将是负债大于资产。此外,以陈水扁“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政治”的性格,一不小心关心一下岛内政治,也很难讲对谁有利。更为重要的是,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虽然不是民进党党员,但几乎可以确定参加下一届“立委”选举。在陈水扁“保外就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显得尤为棘手。(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华夏经纬网专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