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上官云)当下,七夕节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情人节”,但在中国古代,它最早其实是女孩子的节日,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等等。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介绍,古代七夕节是一个家庭节,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七夕节之后天气转凉,古时女子开始为全家人准备棉衣等物,所以,这个节日也与天时有关”。
男女皆参与“乞巧” 女子拜织女
在中国,“七夕节”的一些习俗很早便出现了。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已有相关记载,即“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逐渐演变出“蛛网乞巧”、“浮针求巧”等游戏。
以“浮针求巧”为例,民俗学者王娟介绍,当时,女孩子们会提前一天便准备好一盆水,将其放置在院子中,翌日水面会留有浮尘,“这时,女孩们就把针放进去,等太阳出来后观察针的投影:假如是漂亮的曲线,就认为求到了‘巧’”。
“这类习俗的的寓意是女子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并逐渐衍生出‘种生乞巧’等游戏,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王娟介绍,最初参与“乞巧”的男女都有,后来逐渐偏重女性参与,“那时,女孩拜织女,也是‘求巧’。古时还会通过一些竞技类活动选出手巧的女孩”。
到了宋元时期,市民经济发展,王娟说,古人“乞巧”的花样更多、更隆重,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亦有出现,世人称为“乞巧市”。应节食品则称之为“巧果”,主要由油、面、糖、蜜等制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
专家:传承节俗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七夕节的很多习俗其实都颇具仪式感,比如女子拜织女、种生求子等等。”高巍认为,这些习俗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里的重要性,“无论是‘浮针乞巧’,还是‘蛛网乞巧’,都与女红针黹有关,那是过去女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过,在今天,七夕节被不少人当作了“中国情人节”,成为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日子。高巍表示,对这种变化无须过度苛责。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发展。七夕节原本也有一些浪漫习俗,比如有说其源自牛郎织女传说,讲究当晚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等。节日内涵本身就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高巍称。
但高巍同时表示,七夕节早先是一个家庭节,不少节俗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传承有益节俗应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可以从细微之处入手,比如女孩子仍然可以举行类似的手工技艺竞赛、让孩子们做巧果等,这也可以促使年轻人关注、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完)
责任编辑:虞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