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回字四样写法”与“龄官划蔷”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华夏黄历 > 文史知识      2016-09-27 14:25:06

  图一:《康熙字典》中“回”字第四种写法

  图二:回字四样写法

  图三: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图四

  “回字有四样写法”,是鲁迅先生描画孔乙己迂腐形象的神来之笔。记得当年初中语文课本上,在《孔乙己》课文下面有一条注释,大意是说,回字只有三种写法,即:回、�摺�椋�第四种是没有的,说明孔乙己醉心于钻研无用的知识,自以为博学,其实是错误的。

  难道“回字有四样写法”是“小说家言”?对此很多人进行了探究,试图找出回字的第四种写法,没想到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丰富,竟找到好几种写法来,诸如�、�h、�j、�D、�莸取D训缆逞赶壬�替回字专家孔乙己少算了?要知道鲁迅先生可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亲聆太炎先生讲授《说文解字》,他岂会在如此“小学”的问题上忽悠读者?仔细想来,孔乙己问的是茴香豆的“茴”字写法,然后由草字头底下的“回”引发出“回字四样写法”来,故上述例字均非答案。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次我偶然在《康熙字典》“丑集备考”的“囗(wéi)部”中,发现了“回”字的第四种写法,为“囗”内一个“目”。并注明:“《篇海》同回。”

  《篇海》是我国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的字典,由金人王太等编纂,共收字62236个,比《康熙字典》还多出15201个。因此,回字的第四种写法见诸《篇海》就不足为奇了。下面就应该是孔乙己所说的“回字四样写法”了:(见图二)

  至于这四个回字之间的关系,我略作一区分:“回”为正字,《说文解字》释为:“回,转也。从囗,中象回转形。”并称:“�撸�古文。”另外,《康熙字典》“回”下注曰:“俗作�椤!奔础�椤蔽�“回”的俗字。同样,回字的第四种写法也是俗字。我们再看“回”的字形演变:(见图三)

  由字形演变可以看出,甲骨文“回”在螺旋形图案上加一短横作指事符号,表示循环反复、周而复始;金文省去上面的指事符号,强化了螺旋循环的形象;籀文基本上承续金文字形,但增加了螺旋的层次。以上是古文“�摺钡挠衫础P∽�则将螺旋形改写成内外两个同心圆,这就是正字“回”。至于其他两个俗字,均为“回”的变体。

  以上寻章摘句的考证,让本人也有点孔乙己的嫌疑了。很多人都认为孔乙己穷究于“回字四样写法”正是其迂腐的表现,并斥之为无用的“学问”,甚至连小说中的酒店小伙计也对他看不上眼。其实,孔乙己的穷困落魄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并不能归咎于他肚里的那点“墨水”。孔乙己真是冤哉枉也!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变得越来越“务实”了。如果你声称学习了某种知识,人们往往会问一句:“有什么用吗?”甚至更直白地说:“能挣钱吗?”纯粹为了探究真相而作的学问,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和无聊的。

  当我们以不屑的口吻嘲笑孔乙己时,有没有扪心自问,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究竟了解了多少?其实,考求“回字四样写法”恰是“小学”(文字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回”字为什么会有这四种不同的写法?究竟是来源于4种不同的物象,还是经过了4种不同的抽象概括?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捋清汉字的源流,理解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并与古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都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

  现举一例为证。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第三十回有个“龄官划蔷”的美丽故事。宝玉隔着篱笆洞儿随着龄官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地看了去,数一数,18笔,原来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大家数一下,简化字“蔷”是14笔,而繁体字“�N”为16笔(草字头断开为17笔),怎么会是18笔呢?难道曹雪芹算错了吗?这就用得上“回字四样写法”了。原来“�N”字下面应为“�椤保�草字头断开正好18笔。

  图四乃是本人试书的18笔的“蔷”字,聊备比对。

    杨立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