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耶非耶
从春节前开始到现在,北京有很多地方都举办了以“鸡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首都博物馆有“金鸡唱晓――博物馆里过大年”,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墙外有“金鸡报晓――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这些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展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鸡文化”,使“年味”中多了不少传统文化的气息。然而,有些展览中出现的一些疏漏,也给观众留下了一些本不该有的遗憾。比如国博的“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中,在介绍鸡的“仁德”时提到“母鸡对子女关怀备至,常叼小虫或小米给小鸡吃”,可是却将“叼”错写成了“叨”;而在沙滩的“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中,则是将鸡被古人称为“钻篱菜”错写成了“钻蓠菜”,还有一处是将“野生的原鸡”误写成了“现生的原鸡”……
鸡被称为“钻蓠菜”,出现在“金鸡报晓――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中。这个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以及宁波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全国20多家博物馆承办。展览地点虽然是在地处沙滩的“北大红楼”(现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外墙的橱窗里,但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详实的史料介绍,每天都吸引着众多路人驻足观看。令人遗憾的疏漏是在《鸡鸣五德:文化寓意》的橱窗中,其文字是这样的:“在古代,神采奕奕的鸡有许多名字,《庄子》称时夜、鲁鸡,《礼记》称翰音,《尔雅》称蜀,《古今注》称烛夜,《清异录》称羹本,《论衡》称酉,《东坡志林》称钻蓠菜等。鸡从汉代起就有‘德禽’美誉……”然而,查《东坡志林》发现,此处的“钻蓠菜”应为“钻篱菜”。
中国的“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鸡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出现了鸡的形象;在距今3300年前的商代都城殷墟遗址,曾出土有被认定的最早的家鸡鸡骨,甲骨文里也发现了鸡的象形文字。正如展览中所介绍的,在古籍记载中鸡有很多别名,“钻篱菜”就是鸡的称谓之一。何谓“钻篱菜”?顾名思义,是因为鸡喜欢钻篱笆的缘故。
“钻篱菜”典出宋代大文豪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在中国古代,佛门弟子是戒食酒肉的,可是有些僧人为了过个嘴瘾,往往偷着喝点酒、吃点肉。吃后喝后为了求得心安理得,又要想法对佛祖有个交代,于是就有了这些“代名词”。所谓“般若汤”,就是僧人称呼酒的隐语;“水梭花”则是指鱼。其实,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已抨击了这些“巧立名目”僧人的虚伪:“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
可见,“钻篱菜”之“篱”万万不可写成“蓠”。因为篱(�h)是指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篱笆,晋代陶潜《饮酒》一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这个“篱”字。“篱”还可以组成“篱栅”、“篱障”等词。而“蓠(�y)”字则是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相关的词语有“江蓠”、“青蓠”等。除此之外,这个展览中还有一处“笔误”出现在《天鸡破晓:历史源流》的文字介绍里:“自然界的鸡,在生物学上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红原鸡种,鹧鸪、锦鸡、孔雀都是它的家族成员,现生的原鸡、雉鸡和驯化后的家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这段描述中“现生的原鸡”应为“野生的原鸡”。
在众多“鸡文化”展览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规格最高,且突出了“鸡文物”的特色。展览通过 “雄鸡报晓”、“金鸡祈福”和“酉鸡新语”三个部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玉器、青铜器、绘画和民间工艺等“鸡文物”的艺术魅力。但在《鸡有五德》的文字介绍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仁德,是儒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最高准则。鸡见食物不独自占有,而是呼唤同伴一同啄食;母鸡对子女关怀备至,常叨小虫或小米给小鸡吃食。这被古人视为‘仁’的体现。”这段描述中的“常‘叨’小虫或小米”显然是“常‘叼’小虫或小米”之误,“叼”字错写成了“叨”。尽管“叼”和“叨”只是一笔之差,但意思却谬之千里。“叼”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指用嘴夹住,“叨”则常常出现在“叨唠”、“絮叨”等词语中,是指“话多、没完没了地说”的意思。相关词语还有“叨咕”:指小声地私语,“叨念”:指因思念而常谈起……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虞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