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柯文哲成为“政治变色龙”绝非偶然

杨泽军

杨泽军,安徽省合肥市人。现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社科院国际所研究员、南京市政府涉台咨询专家。曾长期受聘为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作者 杨泽军   

    台北市长柯文哲近日在电台专访节目中就其曾经所说的“两岸一家亲”、“床头吵床尾和”等言论表示道歉,宣称当时讲“两岸一家亲”,话说得快了一点,让大家听了不爽,只能跟大家说抱歉、歹势(不好意思);而“床头吵床尾和”则是脱稿演出,系“失言”。柯文哲的道歉在两岸掀起轩然大波,被痛批是“政治变色龙”,不少人对此感到颇为突然和不可思议。然而纵观柯文哲从政以来的一贯表现,不难看出,柯成为“政治变色龙”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轨迹可循。

    2014年,柯文哲以一位医学专家的政治素人身份迈入政坛,独立参选台北市长,在岛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白色旋风,并逼着民进党不得不放弃本党提名、转而对之全力相挺,最终以较大优势一举击败强劲对手——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如愿坐上台湾地方政权最重要位子——台北市长宝座。应该说,当时的柯文哲却有着其不同一般政客的鲜明特性,其台大医院创伤科主任身份,典型的专家学者,且个性耿直,大大咧咧,敢讲真话,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敢放言批评,很受台湾民众、特别是台北市民众的青睐,这也是其2014年能以一个无党无派的政治素人身份独立参选台北市长并一举胜出的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即便是那时的柯文哲,政治上也非洁白无暇,迈入政坛之初,就开始染上政客的一些习气,如在是否独立参选还是加入民进党参选问题上,就曾反复权衡、分析利弊,一度就盛传其将加入民进党参选,民进党内部也专门召开会议,讨论柯加入民进党参选事宜。只是后来柯人气大涨,在绿营一枝独秀,大幅领先包括民进党在内的绿营可能的其他人选,被认为是代表绿营参选2014年台北市长“最有胜算”的人物,民调均显示其支持度远高于民进党“天王级”人物吕秀莲、原陈水扁辩护律师顾立雄,及后来党内初选胜出的“立委”姚文智等所有有意参选者,且是泛绿阵营中唯一一位能与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一较高下,甚至有民调显示略胜连一筹,且外界普遍赞成柯以无党籍身份独立参选,认为如此有增加绿营在台北市胜选的机会。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就告诫柯要站在超越蓝绿以外的高度,坚持住独立参选立场,甚至于当时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等均表达了以胜选为第一优先、灵活务实处理柯文哲独立参选的意思。

    所有这些,更加坚定了柯独立参选的态度。若非如此,柯文哲当时可能就不得不加入民进党参选。可见,即使是当时政治上比较单纯的柯文哲,在政治前途上也是比较投机的,这就是其成为“政治变色龙”的基础。

    走马上任之后,柯政治变色也时有表现。过去的柯文哲自诩“墨绿”,“台独”意识强烈,上任后曾公开否认“九二共识”,高调表态“不知道‘九二共识’是什么”,从而使得已经举办四届的上海、台北双城论坛难以为继,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骤停。后出于施政需要,据称也是受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点拨”,柯在接受大陆媒体专访时对两岸问题的态度转趋温和、积极,前所未有的表示,世界上没有谁会认为有两个中国,“一个中国不是问题”,还提出“一五新观点”,即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

    时隔数月,柯再次接受大陆媒体专访时,还否定自己所说的“不知道‘九二共识’是什么?”的言论,相反对大陆方面提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这一立场表示“了解与尊重”。正是其态度的变化,使得双城论坛得以继续,柯赴上海参加论坛时还主动要求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大陆建设到这样的地步,说明这个党肯定有她伟大的地方,所以他萌生想看看中共“一大”会址的想法,“想去参观学习学习”。当时就被民进党人、特别是深绿批评是“政治的变色龙”。

    可见,柯文哲的这次变色,是有迹可循的,既然过去由“墨绿”变为“浅蓝”,现今再由“浅蓝”变回“墨绿”就非偶然。现今,柯是有求于民进党,或是民进党向其施加了压力,下了最后通碟,由于柯的种种表现令民进党颇为不满,近传出民进党倾向自提人选,包括派出“最强棒”赖清德参选,不再礼让柯文哲。一旦真的如此,泛绿阵营两强相争选票分散,极可能导致双方落选,国民党候选人渔翁得利,自令争取连任的柯文哲极为紧张。如今的柯文哲,经过台湾政坛几年的薰陶、官场的历炼,已远不是当初那个较为青涩、单纯的政治素人了,已经染上了政客的许多习气,为着自己的连任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变色。未来一旦有政治利益需要,其还会继续变色,再由“墨绿”变为“浅蓝”,这应该也一点也不奇怪。 (作者 杨泽军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台研所兼职教授)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