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的香港“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了一道立场歪曲、倾向性极强的试题:是否同意“1900-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
对此,香港教育局于当日晚22时许发表声明作出回应,称该试题“具引导性”,“严重伤害了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莫大苦难的国民的感情和尊严”,要求“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严肃跟进,向公众作出合理交代”。
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5月15日)举行记者会。
5月15日,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举行记者会发言表示,日本当年发动对华侵略,抗日战争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同胞丧生,公开试的试题出现如此令人感觉偏颇的设计,不但与上述课程宗旨不吻合,更会严重伤害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到莫大苦难的国民的感情和尊严,我们对此深感遗憾。
文凭试历史科(卷一)其中一条必答题的设计,由于题目所选取的两份资料信息相近,都是偏向一方,显示日本在20世纪初对中国的援助,以致试题具引导性,当学生被要求援引相关资料去评论“利多于弊”时,极可能达至偏颇的结论,偏离全面而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反映学生应有的知识表现,亦可能得不到一个公平的评核。
杨润雄说,为了维护考试公平公正和可信性,教育局18日将派出熟悉课程和素质监管的人员,向考评局了解出题和审批试题机制,了解出题过程有无严格遵从机制执行。同时要求考评局取消该条试题,并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考生得到公平对待。
这不是香港第一次“试题偏差”
2017年的考试中就有题目要求学生引用某团体1982年的意见调查,其中称七成受访者期望香港维持英国殖民地现状,要求考生推断香港人对香港前途的一项忧虑。
2016年的试题中,有题目要求学生引用改革开放后引入外国商品的资料,回答“是否同意中国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蜕变”。而在提供给阅卷员的评卷参考中,高分答案是考生需回答“未有蜕变”的事例。
而昨天同试卷的另一试题还要求考生回答,是否同意“1951年至1997年香港在民主和种族平等方面有所改善”。
警惕“台独”“港独”合流严重后果
香港历史教师陈伟强14日《环球时报》报道中表示,主流历史学界从未有过近现代“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观点,这样的言论近来只出自一些“台独”分子之口。很可能是受到“台独”影响,一些立场“挺日“的香港人开始明目张胆地提出类似观点,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警惕。
历史教科书 图片来源:台媒
台湾历史课纲是如何一步步“去中国化”?
台湾搞“文化台独”始于李登辉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权力渐趋稳固后,他开始更进一步将黑手伸进教育领域,试图通过洗脑塑造年轻一代的“台湾意识”。1995年高中课纲发布,1999年开始实施,称为“88课纲”。
陈水扁2006年施行新课纲,但因它并未完成修订流程,因此也被称为“95暂纲”。它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完全分开,台湾史独立为第一册;将1945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史”列为中国史,1945年之后的部分列入台湾史;同时将确立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开罗宣言》定位为“新闻公报”,要求将“旧金山和约”与“中日和约”纳入教材。
马英九2008年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搁置了“98课纲”,重新修改了高中课纲即“101课纲”,计划2012年初公布施行。但该课纲因为延续了陈水扁时期强行“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而挨批,马当局以“错字勘误、内容补正及宪法之检核”为由,邀请具有泛蓝和统派背景的学者对“101课纲”进行修订,强化大中国史观、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联结,即“104课纲”,定于2015年8月新学期开学之际上路。微调小组总召集人则是当时在学界立场鲜明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
到了蔡英文这里,“中国史”公然纳入“东亚史”架构。民进党当局强推“去中国化”毒害台湾年青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