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请正视历史

为了和平请正视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83年后,中文用户在推特上发布南京大屠杀史料后却遭遇“封号”,而日本右翼分子在推特发布“南京大屠杀造假论”却可以无碍传播。

  中国人永远记得,这不是“无端血腥”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政府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2020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国各地举行公祭活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传递着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   然而,有中文用户在推特上发布南京大屠杀史料后却遭遇“封号”,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或被隐蔽或被删除,理由是这些资料“无端血腥”。讽刺的是,这些用户发布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国际公认的历史图片乃至图片证据。发布史实证据的中文账号被“封号”的同时,日本右翼分子在推特发布“南京大屠杀造假论”却可以无碍传播。

   中国历史研究院表示:对于推特的“双标”,应予看透和辩明。关于南京大屠杀,到底是谁制造了这场血腥?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新闻自由,一旦涉及真正突破人类文明底线的滔天罪恶,反倒闭口不言,这就充分暴露了他们的本质——不文明,甚至是反人类文明。

血腥的屠杀是真实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大屠杀。据1946年远东国际法庭不完全统计,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中国军民被集体射杀、火烧、活埋达19万人,零星屠杀15万人。这场由日本侵略军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被称为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 

  日本侵略者的杀人手段惨绝人寰,令人发指。他们把杀人当作取乐消遣,有的把汽油浇在被害者身上,再开枪射击,使之中弹着火遍体燃烧,被害者痛苦奔窜,而杀人狂则在一旁哈哈大笑;有的则先将难民的眼珠挖掉,或割掉耳朵,然后再将之击毙。他们把中国人当作活靶子进行射击和刺杀演练,甚至举行所谓“斩杀百人竞赛”,以杀人多寡来决定比赛胜负。 

  这是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刽子手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兽行罪证的日本新闻报道截图,它是“远东国际法庭”上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就是这样的图片,也被推特以“无端血腥”为由删除。  

中国人永远记得

  2021年12月1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现场国旗下半旗。3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肃立。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南京市全城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16名礼兵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这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呵护和平;不是沉陷在苦痛历史中,而是激发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公祭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少先队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北极阁丛葬地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敬少先队队礼。新华社发(杜懿 摄)

记住历史,不是去仇恨

  自2017年12月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留言区里,已经留下了近30万条来自不同国家参观者的留言。纪念馆工作人员从中抽样统计,解析其中4110名观众留言发现,高频词包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涉及2865条留言,占总数的69.7%。

  不少观众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爱我的国”“愿我的祖国繁荣富强”“我要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愿祖国越来越强大”。例如,来自云南的21岁学生朱敏这样写道:“记住历史,不是去仇恨,而是激励自己更好地前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守护我们的家园,珍惜和捍卫我们想要的和平。”很多小孩子还不会写字,用拼音表达心声。

让史实成为世界记忆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尽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严峻,但是为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暴罪行,日本有识之士13日在东京全水道会馆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83周年集会,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开创和平友好未来。

  受疫情影响,今年集会主办方无法像往年那样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属及相关历史研究者亲临现场讲述,而是在集会上播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的讲述纪录片,以及为证明《东史郎日记》真实性长期进行实地调查的退休教师任世淦的纪录片。

  现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正在被数字化,据悉,从2018年开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全馆35年收集的约18万件藏品与史料进行数字化,然后分期分批上传至南京大屠杀影像档案数据中心研究资源平台与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满足公众查阅,还能让研究者更加方便地利用史料和建立发散式图谱。

  战争的烟云虽已消散,但历史不容忘却。只有敬畏和正视历史,才能真正拥有和平。12月13日,推特作为一个拥有广泛受众的知名社交媒体平台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的双标态度,让人深感愤怒,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史实资料将不再只在纪念馆里,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进入网络平台传播,让人了解历史,感受真实,帮助南京大屠杀史实成为无法“封禁”的世界记忆。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