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撮合两岸商家

智能撮合两岸商家
提供了需求发布和撮合服务等,相关活动通过展会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截至目前,云展会平台已吸引超过50家在川台资企业和300多家采购商进行注册并发布供需信息,另有27家台企入驻3D展厅。此外,该平台还能为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工程承包、项目合作等业务提供信息发布、智能撮合、商机推荐等服务,并依...

    “云牵手”助力台企拓内销

 

  由商务部台港澳司、国台办经济局指导,海贸会、全国台企联、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台办联合主办的“台企拓内销·两岸一起来”线上推介对接(四川专场)活动日前在成都举行。

  本次四川专场活动是继福建、山东、广州专场活动之后举办的第四场台资企业拓内销的线上推介对接活动,涵盖食品饮料、农产品、礼品饰品、家具用品、母婴美妆等行业,助力台企在疫情之下更好地拓内销、寻新机。相关活动预计将持续至1月底。



  上百企业参与

  作为今年首场大型台资企业拓内销的线上推介对接活动,此次四川专场推出线上洽谈和云展厅展示两部分,借鉴“线上广交会”模式,在中国建设银行“建融智合”智慧展会平台上,为在川台资企业和采购商搭建起了便捷高效的“云端”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肖倬表示,智慧展会平台搭建了多个线上洽谈室,为各类参会台资企业提供包括3D展厅在内的多形式展示支持,并为采购商提供了需求发布和撮合服务等,相关活动通过展会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截至目前,云展会平台已吸引超过50家在川台资企业和300多家采购商进行注册并发布供需信息,另有27家台企入驻3D展厅。此外,该平台还能为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工程承包、项目合作等业务提供信息发布、智能撮合、商机推荐等服务,并依托建行集团跨时区、多币种、全牌照的专业优势,配套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

  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孙彤表示,本次台企拓内销活动开拓创新,除了线上推荐和一对一洽谈,还搭建了线上云展厅,帮助大家多维度宣传产品,低成本展示企业形象。相信参会的两岸企业家朋友能共叙商缘,共拓商机,成为川台合作的受益者、两岸融合发展的贡献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



  对接行业需求

  “本次对接洽谈会的一些商品是目前市场比较缺乏的,引进后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品牌维护部总监黄昌华表示,企业之前跟台企统一食品、鸿昌塑胶都有深入合作,这次还将与台企一品源食品公司建立新的合作,可谓收获满满。

  四川步步高非生鲜采购总监李君林表示,企业一直很认可台湾商品的质量,这次也有意愿进一步加大采购。“这场活动非常用心,对供应商的资料和产品都进行了精心筛选,我发现了很多稀缺和优质商品。”李君林说,企业对成都天河鞋业生产的皮鞋等商品很感兴趣,下一步将尽快推动合作,抢抓春节消费潮机遇。

  此外,四川红旗连锁超市也对台企冕宁元升农业科技公司的高品质橄榄油以及川台佑贤公司的茶类产品表现出浓厚合作兴趣。据统计,对接活动启动仅2小时,就有10家大型商超与近30家在川台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根据撮合意愿分别进行多轮洽谈。

  “大陆市场体量巨大,本次活动有助于台资企业找到销售门路。”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成都市台协会长高锦乐表示,台资企业拓内销时要适应大陆快速变化的营销模式,同时要扩大合作领域,精准对接每个行业的需求。

  分享发展机遇

  疫情发生以来,大陆凭借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加快回稳的发展动能,为两岸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台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作为辐射近5亿人口的西南地区消费中心,四川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广大台商台企投资西部的最佳“落脚点”,川台经贸交流合作持续紧密热络。

  四川省台办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四川对台湾进出口总额达453.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截至目前,四川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2433家,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商贸零售、金融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项目投资总额达210.2亿美元。

  在高锦乐看来,在川台企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与政府推出的各项惠企扶企政策密不可分。尤其是助力台企“11条”和四川“支持台企12条”等惠台政策,为台商台企融入“双循环”,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拓展内需市场带来了诸多利好。他希望台商台企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好线上对接平台,为产品拓宽销路。

  “活动的举办是两岸一家亲、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有关部门帮助台资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四川省台办副主任张军表示,当前大陆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四川及周边地区的内需动能、消费将得到极大激发和释放。“希望台商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把企业做优、做强、做大。”(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金晨)

    加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18日上午,厦门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常务副市长黄文辉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黄文辉在会上称,过去的5年,厦门市加快推进对台融合,综合配套改革取得实效,惠台利民政策进一步落实。

  5年来,厦门市累计新设台资项目3620个,实际使用台资22.57亿美元。该市还获批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出台首个“地方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

  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市继续稳步推进两岸交流融合,新批台资项目524个,合同使用台资增长76.7%。同时,实现两岸首家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开业,建霖家居等台企在A股上市。

  黄文辉称,去年,厦门市还进一步放宽台胞职业资格采认,台湾人才来厦就业1864人。厦金通电、通气、通桥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2021年,厦门市将更好发挥对台优势,着力促进两岸深度融合发展。黄文辉表示,要加强产业对接,加快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等经贸平台建设,深化与台湾优势产业合作,鼓励台资台企增资扩产。同时,要深化人文交流,扩大台湾人才在厦就业范围,做好台湾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完善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推出更多对台招聘岗位。厦门市支持影视、图书等优秀文化作品进入台湾与民众交流分享,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心灵契合。

 

    大陆GDP破百万亿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疫情下大陆经济的逆势成长引发台媒对两岸经济发展的比较。有学者指,台湾应充分利用大陆经济发展的机会,以获得更大发展。

  ETtoday新闻云以“疫情中超车全世界”为题对大陆2020年GDP等经济数据进行了报道。中时新闻网报道,大陆成为去年疫情冲击背景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且是过去百年来GDP总量追赶美国最接近的国家。

  《旺报》对比近年两岸GDP变化称,1992年大陆GDP总额仅是台湾的2倍多,但2019年已是台湾的23.5倍。“真的体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巨大变化”。文中引述一位上海台商说,台湾经济实力已显滞后,在疫情对全球冲击未消除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勿自我封锁才是台湾的根本出路。

  就两岸经济发展话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台湾是一个浅碟型的小型经济体,需要整合利用岛内外资源与市场来求得经济发展,尤其需整合利用其主要经贸伙伴的资源与市场。他指出,2020年台湾经济之所以也能维持正成长,除了岛内疫情防控得力,主要得益于其主要经贸伙伴——中国大陆经济成长,并带动台湾的出口。

  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3%。有台媒报道指,数据显示两岸经贸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

  “发展中的体量巨大、需求旺盛的中国大陆经济体,作为台湾的第一大经贸伙伴,透过两岸经贸关系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唐永红说,台湾经济若要充分利用大陆经济发展的机会以获得更大发展,就需要和大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与两岸经贸活动的自由化,也就是要实现两岸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发展。

  针对两岸经贸发展现状,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受访时表示,两岸经贸互补性强,大陆市场大,台湾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大陆出台“十四五”规划及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如果两岸能加强经贸合作,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