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华
11月1日,众所瞩目的“习洪会”在北京如期举行。在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中,双方就国共两党交流机制和两岸关系发展交换了意见,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此次“习洪会”可以用“共识”、“忧虑”和“担当”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坚定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识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党对党沟通机制的基本前提,是双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双方才能够举办了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才能在过去八年多的时间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但是在国民党输掉今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要求就两岸政策进行辩论的声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国民党籍政治人物公开提出要检讨国民党所坚持的“九二共识”政策,至少要在“九二共识”之后加上“一中各表”四个字,以彰显国民党的“九二共识”不同于大陆的“九二共识”。国民党内部出现的这种声音,自然会引起大陆方面的高度关注甚至是警惕。
洪秀柱在今年3月当选国民党主席后,不但没有向国民党内的这种声音低头,反而是强化了坚持“九二共识”的政策。洪秀柱先是提出了“一中同表”的政策主张,后又将“九二共识”列入国民党新政纲中,而且拒绝将其与“一中各表”并列提出。在此次“习洪会”之前,泛绿政治人物、岛内舆论媒体,甚至是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和国民党内要角政治人物,都对洪秀柱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求其不得在大陆说出“一中同表”,更要求其在大陆说出带有挑衅性意涵的话语。但是,目前看来,洪秀柱顶住了压力。
在此次“习洪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会谈阶段三次提及“九二共识”,在闭门会谈阶段更是首先强调了“九二共识”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大陆的立场不可能有丝毫模糊和松动。洪秀柱也公开表示,将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与大陆的交流互动。当然,洪秀柱也部分回应了国民党内某些人是的期待,包括提出了“求一中原则之同,存一中含义之异”的新说法。
表达了对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忧虑
今年以来,由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赢得岛内政权。蔡英文上台后虽对民进党固有的两岸政策进行了微调,但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急冻。官方层面,两岸两会的制度化协商中断,国台办—陆委会的沟通管道中断,两岸热线也中断;更重要的是,台湾方面还单方面发生了所谓的“导弹误射事件”。民间层面,两岸民众的对立氛围也开始上升。大陆方面,2月发生了网民集体“帝吧出征”事件,4月大陆媒体的民调显示有高达85%以上的民众主张“武力统一”;台湾方面,发生了“火烧车事件”,极不友好的“没有陆客的台湾空气真好”等言论也开始泛滥。在此背景下,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赴台就读等意愿已然大幅下降。
对此,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还是洪秀柱主席,都表达了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两岸关系发展的忧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中,与以往的一个重大不同就是,将反对“台独”放到了仅次于坚持“九二共识”之后的第二点来讲。在中国大陆领导人过往的发言中,反对“台独”一般是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来讲。这种细微的变化体现出大陆将反对“台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次,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大陆领导人首次将“台独”分裂界定为越过红线。众所周知,红线就是高压线,越过了必会招致灾难性后果。再次,习近平还指出,“台独”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祸害。“台独”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也是大陆对台政策的一个新提法,更是对蔡英文当局打民意牌的一记警告。
显示了国共两党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的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面中所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2008年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写在历史上。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显示了维护台海和平的决心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陆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大陆还呼吁国民党加强与大陆的沟通合作,共同承担起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责大任。同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党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并为增进两岸各层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交流管道作用,“两岸关系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国共两党越是要为民谋利。”
洪秀柱主席也提出,国民党虽然现在是台湾的在野党,但是“没有一刻忘记在两岸关系中的使命”,绝不忧谗畏讥、自我退缩,在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堵绝的情况下,愿意坚定不移、奋斗不懈,积极展现在两岸的正能量,透过国共两党沟通机制,防止两岸的意外摩擦或政治误判升高对立冲突,甚至导致两岸激烈对撞与双输的下场。。(作者
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