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菜:鱼馔为主 汁浓芡亮重本色

鄂菜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以湖北得天独厚的淡水河鲜为本,鱼馔为主,汁浓芡亮,香鲜较辣,注重本色,菜式丰富,筵席众多,擅长蒸、煨、炸、烧、炒等烹调方法,特点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民间肴馔以煨汤、蒸菜、肉糕、鱼丸和米制品小吃为主体,具有滚、烂、鲜、醇、香、嫩、足“七美”之说。

鄂菜的起源与发展

红菜苔炒腊肉

1976177

黄焖九宫石鸡

    鄂菜亦称湖北菜。古称楚菜、荆菜,起源于江汉平原,这从屈原在《楚辞》的“招魂”、“大招”两篇中,记载楚宫佳宴中有20多个楚地名食--为国内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宫廷筵席菜单以及随州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一百多件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器具,可知鄂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时称“楚菜”)。

    鄂菜,经汉魏唐宋渐进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1983年跻身中国十大菜系之列。

鄂菜的菜系特点

冬瓜鳖裙羹

    制作精细

    主料以鱼、肉、时蔬为主,配以大米作辅料,形成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由于构思独特新奇,做工精细考究,使菜肴软嫩异常、汤鲜味醇、浓香四溢。

    本鱼菜为主

    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及水产品,许多是湖北所独有的。像生长在长江的鱼回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水产中的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有悠久历史的武昌鱼,更是闻名中外。

    百圆百味

    或许是地处中部,居东西南北之中,放眼四周,圆眼视事的缘故,湖北本地人极喜欢吃“圆子”。不论民间百姓或专业厨师都掌握了许多制作“圆子”的方法。肉圆、鱼圆、虾圆等,光“圆子”菜肴就林林总总多达几十种,可谓一圆一格,百圆百味。

    刀工讲究   

    楚菜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在细布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所以它的元宝独碟、过桥双拼等传统冷菜,都很精细。

    一菜多料

    鄂菜尤为讲究一菜多料。像金包银、银包金、黄陂三合、滑三丝、八宝饭等。

    烹饪方法

    常用的烹调方法有30余种,以蒸、煨、烧、炸、炒最有特色。湖北蒸菜历史悠久,品种丰富,遍及城乡。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极少用有色调味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蒸菜以清蒸武昌鱼、蒸珍珠圆子和冬瓜鳖裙羹为代表。

鄂菜的地方菜系

    武汉菜

黄陂三鲜

    武汉菜是鄂菜的典型代表,它以汉口、仙桃、汉阳、武昌、黄陂、孝感等地风味为基础,吸收了省内外各种风味流派之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武汉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一格。口味讲究鲜、嫩、柔、软,菜品汁浓、芡亮、透味,保持营养,为湖北菜之精华。代表菜有:沔阳三蒸、黄陂三鲜、“蟹黄鱼翅”、黄陂糖蒸肉、豆丝、“海参圆子”、“氽鳡鱼”等。

    荆沙菜

皮条鳝鱼

    荆沙菜以荆州、沙市、宜昌为领衔的江汉平原菜是湖北菜的正宗,以淡水鱼鲜名馔著称,鱼糕制作技艺蜚声省内外,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代表菜有“红烧野鸭”、“八宝海参”、“冬瓜鳖裙羹”、“荆沙鱼糕”、“皮条鳝鱼”、“蟠龙菜”、“千张肉”等。

    鄂州菜

清蒸武昌鱼

    鄂州菜以鄂州、黄石、黄州为代表,属鄂东南地方风味,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擅长红烧,油悯,于炙,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菜有:“清蒸武昌鱼”、“金银蛋饺”、“糍粑鱼”、“元宝肉”、“三鲜千张卷”、“豆腐盒”、“虎皮蹄膀”等。

    襄郧菜

夹沙肉

    襄郧菜流传襄阳、郧阳一带,系湖北菜之北味菜,特色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杂以淡水鱼鲜,入味透彻,软烂酥香,汤汁少,有回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红烧、生炸、回锅居多,代表菜有:“武当猴头”、“大和鸡”、“三镶盘”等。此外,鄂西土家族苗族地区,名菜如“小米年肉”等,别有一番风味。

鄂菜的传说故事

    “武当猴头”与孙悟空、张三丰

武当猴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采药的青年救了一位从岩石上跌下来的姑娘,然后把她送回家中,天天上山采药,精心护理姑娘,待姑娘伤愈后,采药青年便悄然离去。这个被搭救的姑娘心中一直感念着自己的救命恩人,便每日到山上林中寻找其踪迹。不知寻找了多少日日夜夜,仍然踪影全无。她虽然饥寒交迫,决心却更加坚定。这种纯洁感情和坚忍毅力,深深感动了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便拔下一根毫毛撒在柞树上,顿时,树上长出了又嫩又白的猴头蘑来。姑娘呼吸着猴头蘑的香气,顿时精神倍添,足迹踏遍了整个武当山,终于找到她日夜思念的青年,并在猴头蘑树下结成姻缘。恩爱夫妻白头偕老后,也都变作了猴头蘑,并依依不舍地成对生长,时时相望。

  后来有武当山的厨师根据此传说,用武当山特产的猴头蘑和鸡肉一起烹制成“武当猴头”的菜肴,因为此菜深得张三丰的喜爱,他还号集武当山的人沿山采集此蘑,因此很快就得到传扬,并成为十堰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菜肴之一,至今还广受食客好评。

    “沔阳三蒸”与陈友谅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据说是600多年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夫人张凤道发明的。在反元斗争的低潮期,义军隐藏在沔阳湖区,依靠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元军周旋。由于粮草不足,只好用米粉糊螺蛳、鱼虾、莲藕、野菜充饥。虽说水煮盐拌的也能吃,但腥味太重,难以下喉。张凤道把米粉和着野菜、野鱼、螺蛳肉等等一起蒸,不仅腥味全消,还有一股清香。张凤道的蒸菜之法传到民间,成就了一道地方名菜——沔阳三蒸,并流传至今。

    宜城盘鳝与楚成王

宜城盘鳝

    关于盘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宜城盘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故都宜城近郊,一天,楚成王心血来潮,下巡进入一个名叫甄三的村民家,甄三夫妇既高兴又紧张,临近中午拿什么招待大王呢?昨天在沟堰逮的黄鳝大的吃了,只剩下半桶小鳝条,情急之下,甄三的老婆误将未杀的豇豆小鳝倒入油锅,甄三见状。索性加入大把辣椒、八角、姜葱爆炒,不料歪打正着,条条小鳝曲卷叠盘,油黄鲜酥,味香色浓,甄三踹揣不安地将鳝鱼端上来请楚成王品尝,楚成王品后大喜,问这是什么菜?甄三正斟酌,随行的大夫却惊呼到:“蟠虺纹,这菜形如蟠虺纹!”(楚人将蛇、鳝、蚯蚓视为无足小龙,爱将它们作为青铜器上的饰样,并称蟠虺纹),甄三灵机一动,随口答道:“大王驾到,恩泽篷门,小民特试烹这蟠虺纹状之菜,尚无名,请大王赐名。”楚王夹菜举杯,赐为“盘龙鳝”,并将甄三带入宫中专做“盘龙鳝”,后来人们讳“龙”,改名为盘鳝。

  另一说盘鳝起源于宜城驻军,宜城明、清时为屯兵重地,清代有武昌卫和襄阳卫两级驻军,宜城县志记载当时宜城人口为“军七民三”。官兵练武时,为增加体力、强筋壮骨,常将鳝鱼不加破杀整条放在锅中煎烩,整条吃下,称为吃血筒鳝。传入民间,百姓就将豇豆小鳝做成了盘鳝。再后来,人们为了吃起来方便,总结出几句口诀:“筷子夹住喉,咬断脊梁骨,慢慢往下撕。抛去肠和头。”

    东坡饼与苏东坡

东坡饼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年间,被贬黄州,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览。一天,西山的灵泉寺和尚们为款待这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种油炸饼请他吃。苏轼见此饼呈淡黄色,且玲珑剔透,简直如象牙雕成似的。观赏良久,然后才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极佳。连忙问和尚为何这般好吃?和尚答日:因寺内有四眼泉,泉水极佳,此饼是汲了四泉之水调制而成,所以好吃。东坡听罢,连连叫绝,并要和尚取来文房四宝,当场对饼挥毫,画了一饼,并写上“东坡居士”四字。画饼与真饼一模一样。从此,这饼便被叫作“东坡饼”了。由于苏东坡也常去黄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东坡饼亦成为这一带和尚道士的斋品。

    襄阳大头菜与诸葛亮  

襄阳大头菜

    具有2000多年种植史的襄阳大头菜大有来头,其本为山野之物,三国时期被诸葛亮发现并引入军中广泛食用,故又名诸葛菜。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以及传统的腌制技术,襄阳大头菜质之脆嫩,味之鲜美,香之浓郁。

  相传三国时期,蜀军因长年征战,士兵苦于不能吃到下饭的菜,军师诸葛亮灵机一动,将他在襄阳隐居时的芥菜进行腌制,这就是现在的襄阳大头菜的来历。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