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轰隆……”年关将至,在位于厦门后溪工业组团的一家台资企业轮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仍像往常一样忙碌,在春节假期前赶制来自全球的订单产品。
今年30岁的马英,来厦门已有两年多,这个春节,他打算和几个老乡留在厦门过年,为自己供职的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多做些产品,也能趁此机会多赚些钱,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准备更丰厚的压岁钱。
2018年9月,通过厦门集美区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对口帮扶”劳务合作平台,马英从远在内陆的家乡来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滨海之城,成为新凯复材的新员工。
在这之前,他在和政县老家从事餐饮服务行业,妻子务农,一直是入不敷出的状态。如今,勤劳肯干的他很快赢得领导赏识,成为一名现场代理班长,在厦开启新生活。
“我和许多老乡在新凯复材就职,逐步摆脱贫困的现状,在家乡都盖起了新房子、买了新车子,在村里都可以挺起胸膛做人。”马英笑容满面对记者说。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桂林称,作为最早进驻厦门的台企之一,在厦门这片沃土发展壮大起来的新凯复材,成为大陆脱贫攻坚“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作为集美区用工需求“大户”,新凯复材目前已有385名和政籍员工,一方面实现劳务对接、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企业的用工缺口。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企业遭遇“用工难”困境,人力成本上升。该企业财务协理高振维告诉记者,得知企业困难,集美区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上门辅导企业,享受各种税收减免政策。
“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资金采取措施留住员工,公司里的和政籍员工陆续介绍了许多老乡过来,我们专门为其开办一个可供200人同时用餐的清真食堂。”张桂林说。
“就地过年”倡议在各地提出之后,厦门许多台企予以热烈响应。春节前夕,在集美杏南路的台企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车间里,生产副总经理林清德正在向员工们征集公司留厦过年的“奖励”意见。
林清德与企业工会负责人初步设计了员工留厦过年“奖励”系列方案——诸如为留厦过年的员工组织新年抽奖活动;为春节假期坚守岗位的员工,提供法定3倍工资,每天多200元(人民币,下同)的补助等等。
作为一家在厦门经济特区深耕30年的老牌卫厨台企,路达现有员工3900多名,春节临近仍在全力运转。在以往,路达只有20%的非厦门籍员工春节会留下来,仍有用工缺口约600人。今年,虽然新冠疫情阴影仍在,企业却已逆势增长,很需要员工留下来进行生产。
林清德介绍说,今年,除了政府补贴,路达自掏腰包接近1000万元,推出奖励措施后,已有80%的非厦门籍员工自愿留厦。
“为留厦过年的员工制定比较给力的奖励措施,之所以这么有底气,也离不开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确实为我们减轻不少负担。”路达财务副总经理姚荔算了一笔账,2020年路达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约6000万元,同时企业一年出口退税额达4亿多元,每个月的出口退税款都能在2个工作日内到达,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杨伏山 林丽萍)
来源:中新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