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初代反导系统

揭秘中国初代反导系统

2月4日晚间,中国国防部宣布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中国军方第五次对外公开宣布进行陆基反导技术试验。其实,早在1964年,毛泽东就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反弹道导弹问题,这就是神秘的“640工程”。

    中国初代反导系统:神秘的“640工程”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在美苏两国“双重核威慑”之中,打破美苏的核威慑成了当时中国领导人所直接关心的重大问题。

  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战略武器问题汇报后指示,“原子弹、导弹,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同时,我们又是防御战略方针,因此除搞进攻性武器外,还要搞些防御武器”。

  1964年2月6日,钱学森向毛泽东汇报了反弹道导弹这几类方法和技术途径。钱学森提出可以先组织一个小型的科技人员小组来具体研究,虽然可能由于目前技术条件不够还无法进行设计工作。对此毛泽东表示:有矛必有盾,让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是要搞出来的后来!

  毛泽东的这个讲话被称为“640指示”,成为我国研究反导武器的依据,至此专门研究反导工作的“640工程”横空出世。

  1964年3月23日,国防科委召开了“弹道式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会议由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主持,会议作出决定,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防御规划第一小组”。该小组拟由8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制定反弹道导弹和“红旗3号”的总体规划,在年内拟订出技术途径和战术技术指标。

  这次会议,初步确定了反导的3种技术途径,并做了相应分工:第一种途径是“以导弹反导弹”,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第二种途径是“以超级大炮反导弹”,由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第三种途径是“以激光反导弹”,由科学院上海光电所负责。

  1966年2月23日,国防科委召开了“640工程”工作汇报会。就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的反导研发方向得到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五个工程项目的分别代号:反弹道导弹系统称为“640-1工程”;超级大炮系统称为“640-2工程”;激光炮系统称为“640-3工程”;预警雷达系统称为“640-4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称为“640-5工程”。

  会后国防科委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专委呈报了《关于防御敌人导弹的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的报告。

640-1工程

  1964年5月,时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领导的宋健写信给五院副院长钱学森,提出应先研制低空拦截反导弹系统(拦截弹被命名为“红旗—81号”,后改称“反击一号”),主要性能指标为:识别高度80千米;拦截高度15千米左右;导弹飞行时间约20秒,导弹平均速度1500米/秒,钱学森对此表示同意。这样,基本形成了“反击一号”的指标设想,二院开始技术设计工作。

  1965年12月22日,七机部下发1966年研制生产计划考核项目。要求二院开展“红旗—81号”反导弹导弹的预先研究工作。1966年2月19-20日,二院研制的“红旗—81号”3发小比例模型弹飞行实验成功。

  1969年中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冲突,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公开叫嚣要对中国进行所谓“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中国开始全民进入战备状态。在全民性质的“深挖洞、广积粮”运动中,反导计划也变得迫在眉睫,二院开始集中力量对“反击”系列反导拦截导弹展开攻关。

  “反击”系列拦截弹(“640-1”工程)有三种,低空拦截系统为“反击一号”和“反击二号”导弹。高空拦截系统,主要由“反击三号”导弹武器系统承担。

  “反击一号”的试验系统方案以拦截我国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三号”的再入弹头为试验目标,该系统包括:导弹、目标精密跟踪雷达、制导雷达、导弹发射设备以及把这些设备联结成拦截系统并与远程预警雷达(“110”雷达)协同工作的指挥所。

  1970年8月,“反击一号”第一发模型弹在某基地进行了飞行试验,达到了预定目标。

  1972年4月,“反击一号”01批两发独立回路遥测弹完成总装、出厂交付。所谓模型遥测弹,是指除了不带战斗部以外,其它与实弹是一样的,安装战斗部的部位安装了一些测试仪器,用于测试。

  5月15日,遥测弹在昆明基地进行飞行试验(之所以放在云南,是因为“110”雷达安装在云南),但是发射后不久,导弹在空中爆炸,第一枚遥测弹发射试验失败。周总理在得知消息后指示:“不要急于打第二发,要认真把问题搞清楚,然后采取措施,再考虑打第二发。”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也批示,要求把好质量关。二院随后迅速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分析和讨论,找出了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决定加强地面试验,并采取了两项技术措施:加强全弹特别是过渡舱的防热和改进发动机的点火装置。经过地面反复试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979年8月至9月,“反击一号”在昆明基地成功地进行了两发模型遥测弹的飞行试验。相关试验完成后,中央军委及相关部门对“反击一号”拦截弹的总体性能较为满意,并开始计划在北京附近构建中国第一个“反击一号”反导阵地,初步建起一个“反导防区”。

  为了装备反导防区,在“反击一号”研制的同时,二院于1970年开展了低空拦截武器系统“反击二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确定其战术指标是:射程50千米,拦截高度20-40千米。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反击二号”共进行了6次小比例(1∶5)模型弹弹射试验,其中5次获得了成功。

  1971年6月国防科委和空军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开始研制高空拦截武器,后定名为“反击三号”。“反击三号”是一种在几百千米的高度上,在外层空间拦截敌方来袭弹头的反导武器系统,系统由导弹、“715”精密制导雷达、“7010”预警(目标)雷达、指挥所和地面设备组成。“反击三号”导弹为三级固体导弹,最大直径1.4米,采用从地下井发射的方式。“反击三号”采用了当时相当超前的双层拦截概念,即保证在第一枚拦截弹没有击中目标的情况下,还有时间再发射第二枚拦截弹,以保证拦截效果。

  反击系列是中国早期反导计划“640”工程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起步项目。但由于对技术难度估计不足,项目过于超前,非当时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实力所能及,最终反击系列导弹相继下马。

640-2工程

  和“反击”拦截弹相配套,二院下属的第210所积极开发“先锋”系列反导大炮,内部代号为“640-2工程”。由于来袭核弹头速度很快,高度很高,这就决定了大炮射出的拦截弹头,其飞行速度必须足够的快,而射高也必须足够的高。针对这个问题,210所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探索,最终提出了“炮射次口径拦截弹”的方案。

  在接获640指示的第二年,210所就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进行了试验。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后,重达4公斤的弹丸,其初速已经达到了1200米/秒;而这个速度,比改装以前要高50%。但用于反导,还是不够快。

  研究仍然在继续,“640-2工程”又向前进展着: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发射18公斤重的弹头,结果初速达到了1600米/秒,射高达到了74千米,射程130千米,1000米立靶射击精度0.0168%,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

  1967年1月,“640-2工程”方案论证会召开。就在这个会上,中国超级大炮方案得到了确定,其设计目标很明确:力争在1969年参加拦截“东风三号”弹头的试验。这门在中国历史上绝无先例的超级大炮,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号。

  20世纪70年代初,“先锋”大炮曾经进行了多次试射。虽然在射程上超级大炮可以满足要求,但无制导的弹头却难以达到实战的精度,另外中国大中城市众多,需要严防死守的战略目标更是难以计算——如果每个目标都配备大量超级大炮,国力能否负担都成为了极大的问题。

  1977年,“先锋”大炮计划被中止,1980年3月被最终取消。

  超级大炮的研究后期,曾进行了炮射导弹的研究,为了研制能承受高过载的陀螺敏感元件,相关专门研制出了能成功挺过3000个到5000个股的振梁速率陀螺。虽然超级大炮工程最终下马,但这种陀螺现已装备到了其它导弹工程上,还获得了国家发明奖。

  210所还对回收弹丸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140毫米口径炮射高过载开伞回收弹试验,成功从3000到15000个g的高过载环境里开伞回收,成功率100%;弹丸速度达到3-4倍音速时开伞,成功。以上几项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空间飞行器再入开伞回收技术的进展。

640-3工程

  激光子项目被定名为“640-3工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该项目打算生产一款高能激光器,用于拦截弹道导弹。1964年,上海光机所以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为主攻目标,启动钕玻璃激光系统研制。

  到70年代中期,“640-3工程”的激光远距离打靶和激光反响尾蛇导弹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获国防科委重大科研成果奖。这一项目对发展高能激光技术的历史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它使我国激光技术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其成果主要表现在:(1)建成了具有工程规模的大口径(120毫米)振荡-放大型激光系统,最大输出能量达32万焦耳;改善光束质量后达3万焦耳。(2)实现了系统技术集成,成功地进行了打靶实验,室内10米处击穿80毫米铝靶,室外2公里距离击穿0.2毫米铝靶,并系统地研究了强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和材料破坏机理。(3)第一次提示了强光对激光系统本身的光损现象和机制。(4)第一次深入认识和理解激光光束质量的重要性和物理内涵,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光束质量的创新性技术。(5)激光元器件和支撑技术有了突破性提高。(6)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技术骨干队伍。

  得益于之前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独立研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

  虽然激光炮研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最后从技术上判定热效应是激光系统的根本性技术障碍,于1976年下马。但“640-3工程”使我国激光技术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两院院士王大珩1993年曾回忆称:“经过长期探索后,我们认为激光不宜用于武器出现,而是把它用到尖端科学技术上去了。我们光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今天已经走到了美国的前面。”

  该项目于80年代初期重新启动,最终纳入“863计划”。

640-4工程

  战略预警系统包含7010远程相控阵雷达系统、110单脉冲跟踪雷达系统,卫星测控网,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及“远望”船等跟踪制导系统,108乙型计算机及指控中心(C3I),地面设施等。

  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建设5个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基地,这些雷达基地分别位于新疆、广西、云南、海南岛和山东等边境省区,为了对这些雷达站进行统一指挥,在陕西省的关中腹地还建设了全国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也称“28基地”。

  “28基地”既是整个地面观测系统的指挥中枢,也是配备最完整的观测站,原为导弹试验基地,其设施包括前置遥测站、回收站、活动观测站。一期工程建成的6个观测站有喀什天山站、南宁桂江站、昆明滇池站、海南南岛站、胶东渤海站、湖南湘西站。后又增设代号“秦岭”的控制计算站、代号“长江”的回收测量站、代号“前哨”的弹道导弹搜索和跟踪系统(第一活动站)、代号“黄河”的移动式导弹跟踪系统(第二活动站)和代号“长城”的备份导弹预警系统(长春站)。

  在整个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是采用相控阵体制的7010大型早期导弹监控雷达和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该系统由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负责研制。

  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于1970年5月开始研制,1972年开始建设,1975年10月开始运转;1976年全面部署,部署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黄羊山。7010相控阵预警雷依山而建,正面宽40米,高20米,探测距离达3000公里,可以连续跟踪十批以上的外空目标。

  110单脉冲跟踪雷达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1年研制成功,1977年正式部署。110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安装于球形罩内,探测距离大于2000公里,主要用于对洲际导弹、卫星等外空目标执行跟踪任务。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主要用于对外空目标执行跟踪和探测任务,多次在中国洲际导弹试射,卫星发射等发挥重要作用。

  1981年7月18日对苏联向太平洋发射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跟踪。及时预报出发射点和落点经纬度、预警时间和射程,事后美国公布的信息证明,7010雷达的观测数据完全准确。1983年1月12日,7010雷达再次准确预报了苏联1402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等数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40-5工程

  640-5是导弹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研究的代号,该项目由1965年2月28日国防科委的反导防御会议上首次提出。同年10月5日正式向力学所、物理所、电子所和地球物理所下达640-5任务,并确定由力学所负责。为此力学所为640-5工程调整了科研布局,抽调了激波风洞组、电弧加热器组、高速气流传热组、高温气体组等为640-5工程服务。

  1967年10月,毛泽东批示决定对国防科研体制进行大调整,力学所从事640-5工程的人员划归七机部建制。通过对弹头飞行时所产生的各种特征上产生的物理现象,以便识别真假弹头和制造假弹头提供依据。

  对我国航空航天、反导和反卫星武器发展帮助重大

  为了突破“640工程”的技术难点,七机部与天津市组织力量展开了“天津会战”,会战的主要项目有:反导系统精密跟踪相控阵雷达,导弹发射架,导弹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固体发动机壳体,控制指挥用数字计算机等,取得了很多成果。二院在研制反击一号的同时,还完成了实践二号乙卫星设计、反卫一号(以卫星反卫星)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和部分设备研制试验,这些试验均获得了成功。

  “640工程”虽然未能最终研制成功部署,但通过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在此期间研制的相关设备仍在使用。

  1986年3月,我国4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曾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了必须注意跟踪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注重发展我国高新科技的建议。之后,我国“863计划”中的反导项目研究得以重新启动,并对后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和反导、反卫星武器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0年1月11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有评论称:中国陆基反导试验的成功,战略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


  来源:文史博览、百度百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