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

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2006年5月20日,目连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png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目连戏将佛教与儒家所主张的孝道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戏曲中以佛经故的理论事为题材、影响广泛的一出戏,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之一。

    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是各种思想历史积淀,它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思想内容方面溶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形成及发展衍变都是一个极好的剖析个例。

    2006年5月20日,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源流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传统戏曲剧种,专演“目连救母”戏文。其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至唐、五代时,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它与各种艺术的崛起,及佛教的兴衰都曾发生过历史性的联系。唐代人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北宋时始有连演 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到了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传奇剧本相继行世,多以目连母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报应,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同时宣扬了封建孝道、宗教迷信和因果报应。戏中穿插了不少杂耍表演,如度索、翻桌、蹬罈、跳索、跳圈、窜火等。以及许多可以独立的民间故事短折戏。到了清康熙年间,皇家曾搬演目连救母传奇。乾隆年间内廷又编演了《劝善金科》,全剧240出,10天演完。

    文化大革命前,湖南的祁剧、辰河戏都能演全本《目连传》,后来绝迹舞台。1984年和1989年,湖南先后挖掘和演出了祁剧和辰河高腔《目连传》,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分别在祁剧团、怀化组织目连戏学术座谈会,有海峡两岸和日本、法、美、荷兰等国专家学者参加。

代表剧目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几乎演遍全国,现有资料表明,高腔系统的剧种,曾有过高腔或与高腔有过渊源的剧种,都有或曾有过目连戏。如京剧、昆剧、绍剧、汉剧、徽剧、湘剧、川剧、赣剧、闽剧、蒲仙戏、粤剧、山西和陕西的清剧等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戏曲舞台上看到的目连戏散折和片断,有《思凡》、《双下山》、《王婆骂鸡》、《游六殿》、《滑油山》、《哑背疯》、《舞钟馗》等。鲁迅专文谈及的目连戏有《女吊》、《男吊》、《五猖会》。周作人《乡村和道教思想》文中谈到的《张蛮打爹》,是绍剧目连戏的一折。

    湘剧《目连传》中傅相博施济贫的戏叫《会缘桥》。《哑背疯》是《会缘桥》中一段戏。抗日战争中田汉“赋予它完全不同的意义”,用来宣传抗日。这出《新会缘桥》,1942年9月3日由中兴湘剧团的吴绍芝、欧元霞、陈绮霞等,在桂林高升戏院演出。1961年,衡阳地区祁剧团整理演出的《海氏悬梁》,也是目连戏中的一段。200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京剧《目连救母》,以老旦的唱功为主,是整本目连戏中的散折《游六殿》。

    传统剧目

来源:百度百科

莆仙戏《目连救母》    清代张照《劝善金科》

四川高腔《目连传》            绍剧《救母记》

明代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经典短折

来源:百度百科

《下山》         《定计化缘》

《戏目连》         《调无常》

《男吊》              《女吊》

艺术特色

    演出气氛庄严阴森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作为祀神戏,常在打醮祛灵、酬神还愿等场合演出,因而其演出气氛十分庄严乃至阴森恐怖。明张岱在《陶庵梦忆·目连戏》条中有描述。鲁迅在《女吊》中介绍了绍兴戏目连中的“起殇”。由这两处描写,可想其阴森恐怖之气氛。

    许多剧种在目连戏的演出中,都有庄严隆重的宗教仪式。如辰河戏《大发五猖》,整个过程锣鼓不断,气氛十分森然。宗教仪式项目最多的要数江西青阳腔目连戏,有取猖、起猖、发猖、放猖、安猖、过房、接猖、暧猖、拔猖、送猖、窖猖、迎送菩萨等十余个名目,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然后才演正戏。

    百戏技艺丰富多彩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最早演出于百戏盛行的北宋,其间必然穿插了丰富的百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武术特技。明代徽州旌阳戏子所演目连戏中的度索、舞絙、翻桌、跟斗、蜻蜓、蹬坛、蹬皿、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就是继承了宋代目连戏的百戏传统。地方戏不少剧种均继承了这个传统。如弋阳腔目连戏的武术特技表演,除翻桌、耍叉、耍圈、顶杯、钻火圈、滚钉板外,还有“九子超生”和著名的“打布”,浙江徐斯年先生说绍兴戏《男吊》迄今还保留了七十二吊。而场面最大的要算浙东的哑目连,其表演的“大九楼”,是“用四十九顶方桌,下多上少,层层叠置,凡七层,道士二人从两边逐层翻上,并且做着拉顶、金鸡独立等动作,念咒超度”。除武术特技外,还有其他杂耍、歌舞技艺。如各剧种共有的“哑背疯”之类。福建莆仙戏还有鹤舞和弄狮虎的表演。

    演员观众交流频繁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形成之初的北宋,表演多在广场进行。诸种表演性技艺均在楼下广场作艺,无所谓台上台下。后世的目连戏,继承了这个传统,演员经常下台表演,甚至出现非演员走上舞台表演,二者间的交流极其频繁。

    祁剧这类排场处理特多。如《按院起马》、《陶全告状》、《汤饼大会》、《雷打拐子》、《罗卜拜香》、《无常上路》、《刘氏归阴》等,都是演员与非演员融合在一起,台上台下作戏的。辰河戏“抬灵官”更具特色,处理是:天官、地官、水官坐高台,四宫曹上,下台,放鞭炮,台下抬猪头,抬灵官(演员扮)坐台前,停锣鼓,包台师(非演员)烧纸、点香,口中念念有词,以香在灵官前画符,念“开光”,念到“点开喉”时,灵官一声叫,叫后与台上的天官等对话。这是演员与非演员共同作戏、台上台下连成一片的典型事例。弋阳腔目连戏中的“捉刘氏”、“捉叉鸡婆”、“王灵官驾火轮”、“舅母敬香”,浙江绍剧的“别吊”,江西青阳腔目连戏的“拔猖”等,也是台上台下打成一片的。

    表演风格幽默风趣

来源:百度百科

    早期的杂剧以“笑乐”为特征,“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早期的南戏亦以

    丑角艺术和喜剧见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间目连戏,也保留了这种表现喜剧的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不少地方剧种的目连戏中,均有喜剧性的表演片断。如弋阳腔目连戏中的“哑子夜请”;浙东哑目连中的“送夜头”。这些片断的表演,都充满了幽默风趣的喜剧色彩。

    此外,哑剧表演以及火彩的运用也是目连戏演出的独特风格。

代表类别

    徽州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徽州目连戏诞生于明,盛于清,延续至解放前夕,历300余年而不衰。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便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广为流传。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徽州目连戏的习俗,自明始至民国,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续下来,尤以清时为盛。由于目连戏内容通俗易懂,又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杂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传很快。

    辰河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辰河目连戏是辰河高腔中的一种。明清时期从江西传来,原先的弋阳腔和当地巫傩文化结合,形成辰河目连戏。由于辰河地区山峦重重,交通闭塞,它保持了相当的原始风味,当各地的目连戏相继失传,它成了保存这一中国最大宗教祭祀剧的重要载体。

    南乐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绍兴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绍兴目连戏,是指流行于旧绍兴府所属绍兴、新昌、嵊州、上虞、诸暨、萧山等县的目连戏。其特征是:佛教的内容、道教的演员、盂兰盆会的产物、曲牌体的新昌调腔、戏曲与民俗的混血儿。鲁迅先生称之为“真正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作品”。绍兴目连戏是我国目连戏留存在浙江绍兴地区的一支,也是当前浙江最主要的一支。

    南陵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南陵目连戏是学术界公认的海内外目连戏主要流派之一。据县志载,明代神学家王阳明和清代文学家金圣叹曾先后来南陵观看目连戏演出。王阳明评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由此可见演出时代久远。据本县民间老艺人忆述师辈,明清时期,名伶辈出,班社应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间。清代同治时的《江南通志》就有“目连戏伶人多为南陵人”的记载。

    商丘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商丘目连戏在商丘戏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它可以看出豫剧发生发展的脉络,具有显着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的演出多姿多彩,有“戏胆”之美誉。北宋以后目连戏向全国扩展,到明万历年间由安徽郑之珍收集整理成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传世,这其间450多年无成文剧本。商丘目连戏的规模与郑之珍本目连愿戏三宵毕相比亦为三宵,而新发现的曲艺本《目连三世救母》,大大多于三宵,它的内含有诸多宋杂剧的因子清晰可见,将填补400多年的戏剧空白。

    高淳目连戏

来源:百度百科

    高淳目连戏演出本是明代郑立珍的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明代由江西弋阳腔和高淳当地传统民间音乐、小调相结合形成的,故称“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又叫“太平戏”,由做法事发展成舞台演出,宗教色彩较浓。高淳自汉晋以来佛道盛行,道观庙宇遍布全境,尔后演唱目连戏的戏台也应运而生。高淳还有木偶演出的目连戏,称为“小目连”,其剧本声腔与人演的相同。

文化价值

    宗教史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宣传三教一家,戏中僧、道同行,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儒、释、道、巫间关系融洽。目连故事出于佛经。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戏中的目连成了中国的和尚,俗名傅萝卜。戏中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都是中国的。从中可探讨佛教传入后中国化的过程和原因。印度佛教是出世的,僧尼出家后不认父母、不拜君王。佛教入中国后变成入世的。提倡信徒诸恶不作、诸善奉行、忠君孝父母。目连僧是个孝子,历尽艰辛到地狱救母亲。这种变化为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佐证。

    戏曲史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时由和尚在庙里宣讲说唱,继有变文流传,宋有杂剧搬演,明代才有文人整理成剧本,清乾隆时搬到宫廷剧演出。此后不久,张照奉旨将剧本扩大10倍,时间改为在唐代,将颜真卿、段秀实故事也包罗进去。突出"谈忠说孝"主题,可从没演过。这些,为中国戏曲史提供了研究的实物。

    民俗学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保留了许多民俗民风,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被地方化。比如四川射洪曾有目连故居,湖南常德曾有傅母墓。戏中说目连的曾祖当过长沙太守,目连回家回到茶陵。湖南民间都愿养子如目连,骂最坏的女人作刘四娘等等,是研究民俗和民俗史的学者所感兴趣的。

    艺术史

来源:百度百科

    目连戏保留了从戏曲初期开始积累的表演手段和表现手法。单说曲牌,有北曲、南曲、南北合曲和地方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众唱、众帮。祁剧、辰河戏的目连戏,都保存各自剧种的200多支曲牌,几乎包罗了所有的曲牌。其中原始曲牌很宝贵,变体曲牌反映出高腔变化规律,是研究戏曲艺术史不可少的资料。

文化轶事

来源:百度百科

    绍兴目连戏是鲁迅最早接触并留下深刻记忆的民间艺术,其适俗性与写实性相结合的审美取向、悲喜交织的

    审美特征、人性化与个性化融合的人物视角以及动态美与剧场性相统一的审美效应,都对鲁迅的艺术审美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鲁迅特有的审美心理定势,并且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情结。

    鲁迅不仅在《社戏》、《五猖会》中生动地描写了观看目连戏的欢乐情景,而且还以亲切优美的笔墨描写了民俗意味浓郁的《无常》、《女吊》,同时还收藏了三种目连戏版本以及一批内有“无常”画像的书籍。他还对目连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凡此种种,都表明,鲁迅不仅喜爱目连戏,而且思想上、审美上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