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坐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始建于1977年,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27年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汀赣边界爆发。修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在修水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1927年9月9日清晨驻守在修水的师部及其所属一、四团,师直特务连在修水县城紫花墩举行了气壮山河的誓师大会,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斗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腾代远、萧克、王首道均在修水留下战斗的足迹。数万名修水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追溯历史,缅怀先烈,该馆于1976年开始大量征集革命文物,搜集整理资料。2009年馆藏文物33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管辖修水县60余处革命旧址,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陈列重点反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背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设计、制作、升起,师部和第一团以及第二、三、四团在秋收起义中的经历,修水地方党组织和农会、工会以及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并参加秋收起义的史实,突出毛泽东和参加秋收起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讴歌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的历史功勋。展馆装饰和厅内布置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追求庄重、简洁、大气、典雅的氛围,史料详尽真实,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第一展厅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痛失败
帝国主义列强横行、军阀混战、中国人民生灵涂炭。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的主张,国共两党携手合作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北伐战争和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席卷着大江南北。
帝国主义眼看北洋军阀不能阻止中国革命的发展,于是公然采取武力干涉,增兵上海,炮击南京。这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准备叛变革命;而在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又错误地认为农民运动过猛,限制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21日,何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致使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全国陷入一片腥风血雨、白色恐怖之中。地处边远山区的修水县也在劫难逃,发生了“六七”惨案。
第二展厅
毛泽东主张在秋收起义中要鲜明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出席在汉口秘密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瞿秋白主持了这次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当会议讨论到秋收起义打什么旗帜的问题时,毛泽东指出:“国民党的这块招牌已经无用,在秋收起义中要鲜明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会议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湘赣边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
第三展厅
开创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前委会上提出明确的主张: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中国革命的根应扎在农村,因此,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否则,工农革命军将会旗倒兵散。毛泽东力主放弃攻打长沙,将工农革命军转移到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在总指挥卢德铭等人的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议决退往湘南”。
1927年9月20日拂晓,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毛泽东、卢德铭的率领下,高举军旗,向湘南转移。部队启程朝莲花进发。因担任后卫的第三团走错了路,待听到号声调转行军方向时,遭遇从萍乡赶来的江西军阀朱培德所属江保定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的追击。9月29日下午2时,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起义以来的20天时间里,部队从5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鉴于部队人员锐减,原有编制有名无实,毛泽东在三湾进行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抵达井冈山茨坪,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插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1927年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修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在修水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9月9日清晨驻守在修水的师部及其所属一、四团,师直特务连在县城紫花墩举行了气壮山河的誓师大会,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斗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滕代远、肖克、王首道等均在修水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数万名修水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资料综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官网、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