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3月19日揭晓,备受关注的“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洛阳伊川徐阳墓地、淮阳时庄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入选。此次评选共有10个项目参与终评。从参评项目文化内涵来看,涉及早期文明、黄河文化、夏文化(夏代)研究、商周文化研究、都城与城市考古、东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多个领域。
位于河南巩义的双槐树遗址全景 图片来源:中新网
双槐树遗址融合北斗九星的建筑基础 图片来源:中新网
双槐树遗址出土文物
考古成果: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根据碳14测定,双槐树遗址距今大约5300~5000年,而遗址有三个大环壕、集中成四排的建筑基质、三个墓葬,墓葬里还有祭台,这几点从时间 、内涵上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古国阶段,双槐树遗址就是一个古国时代的遗址,所以可以称之为“河洛古国”。甚至不排除其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遗址的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 ,如双腹盆、双腹豆、双腹碗,以及薄胎斜腹彩陶杯,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还可以看到双墩文化靴形器、薛家岗文化折腹杯、松泽文化折肩折腹壶、大溪文化杯等文化元素。
重要意义: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以考古学的实证材料表明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这是河南洛阳徐阳墓地标号为M15的墓葬出土的编钟(2020年11月27日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洛阳伊川徐阳墓地发掘出的陪葬车马坑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河南洛阳徐阳墓地标号为M15的墓葬出土的玉璜 图片来源:新华网
出土文物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考古成果:
徐阳墓地自2013年发掘至今,共清理墓葬150座,其中大中型墓12座,大中型墓葬均有与之对应的陪葬车马坑或马牛羊头蹄祭祀坑。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伊川徐阳墓地新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大墓,从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青铜礼器及墓葬周围分布的陪葬车马坑来看,初步认为其为一座陆浑戎王级大墓。“这也是徐阳墓地考古发掘的第二座王级大墓。”这座大墓东西长7.85米、宽5.5米、深6.8米,葬具为一棺一椁,棺木上仍保留有大面积的红色漆皮,椁顶及侧板腐朽,椁内棺外发现有5具殉人,殉人周围有大量贝币,随葬器物主要有饕餮夔纹铜编钟、铜车马器、编磬、玉璜、玉扳指儿、骨镳、骨贝及陶、玉、金、玛瑙、漆器等。
重要意义:
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资料,其所表现出的文化融合与嬗变,是中原华夏文明的先进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实证。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的分布图(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时庄遗址考古队供图)
地上式粮仓F6俯拍图(上为北,东半部解剖发掘至活动面)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考古成果:
时庄遗址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年代距今4000年-3700年,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早期。该遗址发现了夏代早期29座罕见的仓储遗迹,分布集中。考古工作表明,遗址经历了从早期兼具仓储和居住功能,到中期功能单一的粮仓城,再到晚期废弃的过程。
从出土陶器反映的时代特征看,大致相当于嵩山地区的“新砦期”阶段。系列碳十四样品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代为BC2000-BC1700年左右,均已进入夏代早期纪年。
重要意义: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为研究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统一管理和可能存在的贡赋制度等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
洛阳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三号建筑单元西侧垣墙、道路和水渠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 图片来源:新华网
考古成果:
白草坡村东汉陵园位于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是洛南东汉陵区中距离当时都城最近的一座帝陵。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在该陵园遗址发现院落、房址、天井、廊道、水井、道路、排水渠等遗迹,对陵园的整体布局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结合文献记载,前期推测为桓帝宣陵。
重要意义:
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的出土,使得洛阳白草坡村东汉陵园遗址的“真面目”被廓清,基本确认为汉桓帝宣陵。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确东汉帝陵遗址的布局、了解东汉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隋唐洛阳宫城玄武门遗址分布位置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供图)
考古成果:
玄武门遗址主要由隋唐时期的门道、墩台、门道路土、城垣、马道、砖铺道路以及门南侧的内重门等遗迹组成,以及叠压在门址之上北宋时期的建筑基址、水渠,以及叠压在城垣之上的花坑等遗迹,并出土了唐宋时期的城砖、板瓦、筒瓦、瓦当、脊饰等建筑构件及瓷器等生活用品。
重要意义:
该遗址的发现对了解唐宋宫城的形制布局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和沿革关系。遗址的沿革变化,为隋唐至北宋时期宫城的形制演变探索提供了重要资料。
编辑策划: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