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新编:美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中国威胁论”新编:美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美军近日又施展起“贼喊捉贼”的老套路,宣称担心美国卫星被中国卫星“抓走”。还有高级将领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拥有第六代核战略轰炸机和潜艇”。甚至有报道称美国空军在“中美冲突”的兵棋推演中,依靠还没有正式立项研制的“未来武器”,才艰难取得胜利。美国人制造“中国威胁论”简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明显违反基本常识,可以说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执掌美国核武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查尔斯·理查德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警告称,中国和俄罗斯的核武器现代化速度比美国还要快。如果美国不开始对核防御和基础设施进行更多的投资,“将在对手眼中有丧失可信度的风险”。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理查德在听证会开幕词中就声称,尽管中国的核武器储备远远少于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武库,但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张”。中国核能力现代化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发现美国现在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对中国一无所知。

  他宣称,中国已经将部分核力量转为一种“接到警告即发射”(launch on warning)的状态 ,并且正采用有限的“高度警戒值班”(high alert duty)策略,这意味着中方一旦检测到来袭的威胁,就可以准备发起报复性(核)打击。

  理查德声说,如果美国不对现有的核武器进行再注资,将要面临过时等风险,以及没有足够资金充分缓解风险的地步。

赵立坚(图源:外交部网站)

  对于美情报部门称中国扩充核武库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的核裁军政策一贯且明确。我们积极主张并倡议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始终恪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发展和保留有限的核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是慑止核战争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

  赵立坚指出,反观美国,近年来投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发展低当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为他国量身定制核威慑战略,不断推进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严重损害全球战略稳定。众所周知,美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核武器的国家。美方应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进一步大幅实质性削减核武器,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条件。

中国有第六代核战略轰炸机与潜艇?

    理查德还声称,中国“正在迅速扩大其战略能力”,并有望“在2020年代末将其核武器储备增加一倍”。中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安装在卡车上,因此能隐藏发射位置,而且中国拥有现代化的“第六代核战略轰炸机和潜艇”。中国现在“有能力在地区范围内执行任何可行的核力量”,预计“很快也会具备跨洲际的核使用能力”。

  军事专家认为,美国人制造“中国威胁论”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严重违反基本常识,可以说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到目前为止,战后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发展所谓的“第六代战略轰炸机”。美俄两国是战后最热衷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其中又以美国战略轰炸机实力最强。到目前为止,美国也只是装备三代战略轰炸机,分别是B-52、B-1B和B-2A,目前正在发展B-21轰炸机。“第六代核能力的轰炸机”完全是无稽之谈,严重怀疑他把轰炸机的划代和战斗机的划代搞混了。这位战略司令部司令是一名海军将领,他大概对空军装备缺乏了解,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这是赤裸裸的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现在并没有所谓的“第六代核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及核潜艇最多只能说是第三代。美国的这种论调就是要炒作中国在这些方面对美国形成压力,但实际上,中国和美国之间还存有比较大的差距,美国的战略司令部司令其需要一个国家作为由头,以此来要到更多的经费来强化其核能力。

  此外,就理查德提及的中国核武器从和平时期状态提升至“基于预警的发射”和 “高风险警告”态势的描述,专家指出,作为核导弹本身就处在应急发射的状态,一旦接到命令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要发射,这是基于预警体系提供的信息,作为核能力建设而言是必备的。美国早就在冷战期间就具备基于预警的发射体系,因此这恰恰说明美国把中国的核武器看得太落后而非先进。

美国卫星会被中国卫星“抓走”?

 

  “日经亚洲”(Nikkei Asia) 网站报道称,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James Dickinson)在4月20日向美国国会表示,美国军方对中国太空能力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特别是中国有一款配备了机械臂的卫星,这种卫星可以靠近敌方卫星并使其失效。

  “北京正积极通过研发太空系统和太空攻击系统来寻求太空优势,”迪金森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发言稿中写道。“一个值得注意的物体是‘实践-17’号卫星,这是一颗配备有机械臂的中国卫星。”

  迪金森宣称,凭借太空机械臂技术“可以在未来的系统中用于抓取其他卫星”。他还说:“中国还有多个不同功率级别的陆基激光系统,可能导致卫星系统‘失明’或损坏。”

  报道称,中国具备击落美国卫星的能力意义重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下一场大型战争的结果可能在第一天开始的几分钟就决定了,因为双方都会试图摧毁敌人的通信工具,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美国军方的整个行动,包括航空母舰、五代机、坦克和导弹,都依赖GPS进行定位、导航和计时。如果数字通信中断,美国在军事领域的优势可能会立即消失。

  迪金森还添油加醋说,中国还在发展“广泛的干扰和网络能力、定向能武器、轨道能力和陆基反卫星导弹”,所有这些都可能阻碍美国的军事活动。迪金森将中国描述为在太空领域的“步步紧逼的挑战”(pacing challenge),称中国拥有400多颗在轨卫星,仅次于美国。

  报道还提到,在本月发布的一份美国国会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政策不太关注在战场上的歼灭作战,而更多地关注如何瞄准敌方卫星和通信系统,以“防止敌军连同武器系统和共享数据信息。”

  实际上,“中国太空威胁”一直是美国媒体、军方以及一些政客频繁炒作的话题,但其实反观近年来美国开展反卫星试验、成立太空军、打造太空作战司令部等一系列举动,美国才是太空军事化的最大推手。

  2019年12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签署《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正式组建太空军。2020年10月21日,美国太空军率先成立了首个职能司令部——太空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将统领五角大楼所有军用卫星,为美军的全球征战提供太空支援。

  而美国在指责中俄等国制造“太空威胁”的同时,自己却在积极打造太空武器、研究太空作战。美国《国会山报》在2020年初曾披露美军太空作战特别是反卫星作战的“冰山一角”。美媒称,伪装成民用用途的航天器可以用于瘫痪对手的卫星。例如清理轨道碎片的航天器可以附着在敌方卫星上,用机械臂折弯或折断天线,毁坏太阳能电池板,甚至还可以将卫星完好无损的带离轨道,利用地球引力和大气层来消灭它。美国还考虑发展有针对性的“补星”能力,确保卫星损失后快速发射补位。

  美国彭博社在2020年4月还曾报道称,美国太空军计划在2027年前采购48套干扰系统,以中断俄罗斯和中国的通信卫星信号。这些地面干扰系统旨在“与大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干扰俄罗斯和中国通信卫星的工作。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美国已经秘密试飞多次的X-37B太空飞机。到目前为止,X-37B太空飞机已经5次进入轨道并成功返回地球,第6次飞行任务正在进行中。而美国军方对这款飞机在太空中的具体任务从来都是闭口不谈,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曾将其描述为“巨大的谜团”。

美空军依赖“未来装备”才“惨胜”解放军

    美国《防务新闻》称,在以“2030年中国大陆武力收复台湾”为背景想定的“中美冲突”兵棋推演中,美国空军“获得惨胜”。但五角大楼却哀叹称,美军使用现有装备已经难以在“中美冲突”的沙盘推演中获胜,这次美军不得不依靠那些目前尚未装备、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研制的“未来武器”,才艰难取得胜利。报道称,这次推演的结果对五角大楼意义深远,可能将说服国会同意美国空军对未来作战体系的规划。

  尽管如此,美军认为自己在这次推演中的进步已经很大了——此前的类似作战推演中,美军都遭到“灾难性的失败”。报道称,2018年的推演以“中美南海冲突”为背景,美国空军以现有装备上阵,结果“在短时间内就输掉了战争”。第二年的作战想定是解放军收复台湾,美国空军再次失败。

  五角大楼表示,“如果美国空军想在未来10年的某次潜在战争中击败中国,那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飞机、无人机、网络和其他武器系统的组合?去年秋季推演提供了更清晰的视野”。美空军负责战略、一体化和需求的副参谋长克林特·希诺特中将告诉《防务新闻》:“中国发展如此之快,正迫使我们改变……如果我们能改变,我们才能赢。”

  作为这次兵棋推演最重要的成果,美空军在推演后拿出了一份“2030年想赢得战争所需要的装备清单”。报道称,这份清单总共包括三大类装备。

  第一类为战斗机。为“击败解放军”,推演中的未来美国空军装备了4种战斗机,其中唯一的现役战机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隐形战斗机。最先进的当属“下一代空中优势飞机”,这种第六代战斗机还在纸面设计阶段。不久前刚完成首飞的F-15EX重型战斗机主要执行防御任务。此外,美空军为国土和基地防御还使用了一种非隐形的轻型战斗机。美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只是设想用它来取代F-16战斗机,目前它甚至还不存在于美国空军的正式计划里。

  报道称,美空军官员一直将F-35描绘成“可渗透到敌方领空的隐形战机”,但面对拥有强大防空能力的解放军,这个角色只能由生存能力更强的“下一代空中优势飞机”扮演,F-35负责执行短距离攻击任务。希诺特表示,“F-35已经不再是那种能逼近甚至穿越中国领空的战机”。他对美军现役战机面对解放军时的生存能力表示担忧,“如今正在生产的那些战斗机,我们甚至都懒得投入到这些场景中。”

  第二类未来装备是“无人机和更多无人机”。报道称,美空军在推演中大量依赖正在开发或尚未获得空军认可的无人机。例如“忠诚僚机”智能无人战斗机可以与“下一代空中优势飞机”一起在高威胁地区飞行,为飞行员提供额外的火力和传感器数据。同时美国空军还投入RQ-4“全球鹰”的继任型号。希诺特承认,“在2030年爆发的中美冲突中,‘全球鹰’将无法生存”。这种未来无人机主要负责的也不再是传统的侦察任务,而是作为远程通信节点使用,或者装备精密雷达,作为无人预警机跟踪空中目标。

  第三类未来装备是轰炸机、加油机和运输机。《防务新闻》称,研制中的B-21和升级的B-52轰炸机在兵棋推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B-21能渗入严密设防的区域,B-52则保持在防区外发射远程导弹”。此外美空军还利用C-17和C-130等运输机发射“托盘弹药”,成为“空中炸弹卡车”。KC-46加油机虽然也执行了空中加油任务,但它只能在高威胁环境之外行动。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美空军还尝试了几种“下一代加油机”设计。

  报道称,虽然这次战争推演的结果是“美国空军阻止了解放军收复台湾”,但中美之间爆发的任何战争都可能给两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兵推结果的具体情况还属于机密,希诺特只承认,这次美空军的损失比2018年那次兵推要“低很多”。“我们在2018年的推演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而2020年没有这么惨,但我们确实失去了很多飞行员。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美空军计划将这次兵推的详细结果提交国会,希望在即将进行的预算争夺战中获得议员的支持。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表示,空军试图彻底改变其技术装备,一些外界关注的项目可能会被取消,很多传统飞机也将退役。但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国防预算专家麦肯齐·伊格尔恩对此表示悲观,“国会一再取消有关美军改变现有部队结构的计划”。因为当前美国会仍然要求美空军保持全球持续作战的能力,难以接受美空军的整体规模在转型中出现“大缩水”。

华春莹 资料图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时回击称,美方一些人指责中国是“头号安全威胁”,那么看一下美国:近年来,美国大搞单边主义,毁约退群,破坏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重拾冷战思维,鼓吹大国竞争,大肆升级核武库,加剧全球战略失衡。谁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谁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国际社会一目了然,美国盟友对此非常清楚,美国国内对此也有很多反思。美国建国后近250年的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是世界史上最好战的国家。据报道,在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中,只有3个没有同美国发生过战争或者没有受到过美国的干预。权威国际民调显示,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重大威胁,包括在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民调显示,大约有一半乃至更多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对其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近期,有一些美国媒体和专家学者更是公开表示,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自己。

 

 

    来源:环球网、观察者网、外交部网站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