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萨满舞

鄂温克族萨满舞,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地区的传统舞蹈。萨满舞是中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2011年5月23日,鄂温克族萨满舞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族萨满舞,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地区的传统舞蹈。萨满舞是中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

    2011年5月23日,鄂温克族萨满舞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萨满”一词源于满—通古斯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即成为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萨满教起源于远古,据史料记载,中国北方古代萨满舞先民,如肃慎、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嘎斯等,都曾有与萨满教有关的原始宗教活动,萨满教后来发展为居住在中国北部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奉的宗教,这些民族曾有或仍有狩猎与游牧的经济生活。萨满是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源于通古斯语“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各族对萨满(巫师)的称谓不同,但其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与技艺。至20世纪中期,萨满教在中国的蒙古、鄂伦春、满、赫哲、维吾尔等北方十几个民族中还有遗存。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萨满舞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萨满舞的表演程序一般有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表演时,萨满头戴鹿角帽或熊头帽,多模拟动物的形象姿态。萨满舞在祷词、咒语、吟唱和鼓声中进行,其神态、举止多表现各种神灵附体,其中主要舞段在鼓声急促、剧烈的敲击和念唱声中渐近激烈,节奏感强,最终达到众神附身的境地,得到神的启示后,萨满苏醒解释病因,最后执神鼓跳神舞,伴随各种厮杀的动作和强烈的叫喊,以驱赶邪魔,达到治病的目的。

    演奏特点

 

    抓鼓在舞蹈中的动作非常丰富,技艺性很强。抓鼓的拿法,是先将左手中指插入小圈,然后满把抓住大圈。右手拿着鼓槌。这样,双手就可以随意挥舞。鄂族萨满的抓鼓动作可分为碎打鼓、半转鼓、整转鼓等几种,脚下步伐又可以分为走步和回旋步两种基本形式。
碎打鼓,是以左手抓鼓竖在胸腰之间,右手拿鼓槌有节奏地敲打鼓面,向四方鞠躬敬神。然后,舞者坐下将鼓面斜仰,在敲完鼓点后,接唱名为“以洛”的请神曲。半转鼓,即鼓面一上一下的反复翻动的动作。抓鼓的手心向上时鼓槌自上向下打;手背朝上时鼓槌从下往上打。整转鼓的作法是:当手腕从外向里往上翻的时候打一下鼓面,当鼓面朝下手腕由里向外翻动时又打一下鼓面,如此循环不断。

    表演道具

 

    抓鼓是一种约寸半厚、无把的圆形单面皮鼓。其规格大小,亦可因地因人而异。在南屯鄂温克旗保存的一面萨满抓鼓,它的直径为70公分,厚度为5公分。鼓帮是用榆木弯成,鼓面蒙以兽皮(过去为狼皮)。鼓背面的中心大圈和旁边的小圈用牛角制作,而且圈形完整没有接缝。中心大圈与鼓帮内侧的周边用羊皮细带系牢。另外,在鼓帮内侧的周边上还附有两根粗铁丝,丝上各穿9个小铜钱。舞动抓鼓时叮当作响,与击鼓声融为一体;鼓槌长约35公分,用藤条或细竹作骨架,外面再包上狍皮。鼓槌的下端可系寸宽彩穗数根。

文化特征

 

    萨满舞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与萨满教有关的神话故事、请神的唱词、鼓的击打与各种法器的运用之中。萨满跳神的神歌,多是经口头传下来的,其歌词既反映出本的民族心理,也是萨满舞蹈形象的描述。萨满舞的动作是人们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发展阶段,对原始渔猎、采集、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生活的反映;对动物、植物、无生物作为图腾崇拜原始观念的反映。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的形象。

衍生作品

 

    鄂温克萨满舞(鄂温克语叫“萨满额黑仁”)一般在萨满盛会或治病时进行表演,反映了鄂温克族狩猎游牧生活的特点,具有森林和草原的气息,现代流行的《鄂温克彩虹舞》就是由舞蹈家贾作光先生根据萨满舞蹈的基本动作创作出来的。 

    2019年8月26日至29日,吉祥三宝乌日娜、布仁巴雅尔主创的使鹿鄂温克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全球首演。《敖鲁古雅》讲述了使鹿鄂温克族的一个爱情故事,该剧把萨满舞搬上舞台。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