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

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戏剧。嗨子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其中广为知名的地方性嗨子戏是安徽省阜南县和河南淮滨等地区,因唱腔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定腔,打板上韵,而得名。其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唱词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汉族传统戏剧之一。

      嗨子戏,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戏剧。嗨子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安徽﹑河南的部分地区,其中广为知名的地方性嗨子戏是安徽省阜南县和河南淮滨等地区,因唱腔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然后定腔,打板上韵,而得名。其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唱词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汉族传统戏剧之一。

      2011年5月23日,嗨子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嗨子戏又称咳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表演时用“嗨”或“咳”字起调行腔,唱段字句中间也常使用“嗨”字来甩腔而得名。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代中期嘉庆至道光年间。早期嗨子戏为“围鼓坐唱”的说唱形式,以“花腔小调”,表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后来吸收花灯戏与民间歌谣等曲调而逐渐形成戏曲形式。

    解放后,阜南嗨子戏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8年阜南嗨剧团成立,从此,嗨子戏被搬上舞台。嗨子戏主要活跃在淮河中上游一带,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年平均演出二百八十余场。1978至1981年,年演出场次高达三百余场,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由于多种原因,阜南嗨剧团于1982年被迫撤消以后,民间班社活动也迅速萎缩,且后继乏人。因经费问题,没设立研究机构,阜南嗨子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进入21世纪,安徽省阜南县政府高度重视嗨子戏的保护工作,不仅提供组织、经费保障,而且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宣传阜南嗨子戏,为阜南嗨子戏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化特征

    唱腔

    嗨子戏表演运用淮河流域的方言,演出形式灵活,声腔属弋阳腔,同时受到余姚腔的影响。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为辅,同时使用帮腔合声,形成唱、帮、打三位一体的特点。嗨子戏唱腔除有生、旦、净、丑之分外,亦有快慢之分,使用五声音阶,有少量六声音阶,也有大都以偏倚音出现的特点。调式为“宫”、“徵”、“羽”调式。嗨子戏的唱腔活泼明快,饶有风趣。按其传统称谓、表现功能和使用情况,可分为主调唱腔、花腔(杂调)和过路唱腔三大类。

    唱词

    嗨子戏的唱词,大多是以基本句式为基础的段式,词格大致有十字韵、八字娃、七字句、六字扬、五字嘣、四字打、三字经等。无论哪一种句式都要规整的对称结构,即上句、下句的句幅是对称的,词组的划分是二二三、三三四。唱的时候,用固定句式持续下去会造成曲调的单调影响表现力,所以老艺人设法突破这种句式,用扩展或缩短腔句的手法,在基本腔句中加垛子。花腔,使腔句变化自由,再把变化句式同基本句式结合,组成变化灵活的唱段。

    伴奏

    人声帮腔:不用笛、箫、琵琶、三弦等管弦乐器伴奏,而是在演唱时人声帮腔,以打击乐器衬托,使得嗨子戏高亢喧嚣,特点突出。这种一唱众和的形式,是伴奏音乐的组成部分,有齐唱、合唱、独唱,交替结合使用,丰富了演唱形式,使情绪经过渲染,更加鲜明。

    乐器伴奏:传统的嗨子戏乐队只有三人,使用锣鼓伴奏。随着嗨子戏的不断发展,演员和乐队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每人操作多件乐器改为一人演奏一件乐器。解放后成立了国营嗨子剧团,增加了丝竹乐器。

代表曲目

    阜阳嗨子戏剧目形式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三种。截止到2013年,发掘整理传统剧目有130多出,经常上演的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新中国成立后,阜南县嗨剧团创作剧目30多个,曾有新编小戏《万分之一秒》《犟队长》等演出。

分布地区

e824b899a9014c08e0b18dab0a7b02087bf4f432.webp

    嗨子戏主要流行于安徽省西北部阜南、颍上、临泉等地以及河南省淮滨、固始、商城、息县一带。

传承价值

    嗨子戏产生于劳动生活之中,朴实而不失活力,地方味浓郁,旋律唱腔自然优美,文化源头上具有深厚的基础。无论是从流行地域、演出形式、艺术风格上看,还是就其文化内涵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层面考察,嗨子戏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无可替代的唯一性。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阜阳文明网、阜阳旅游、阜阳发布)

编辑策划: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