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观察】深化两岸融合 共享发展机遇

【两岸新观察】深化两岸融合 共享发展机遇
展会结纽带,两岸一家亲。作为大陆最早举办的两岸经贸展览会,走过23年的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以下简称“海交会”)见证了两岸交往中的诸多“首次”,也成为两岸合作规模最大的经贸展览会之一,在促进两岸经贸、科技、文化以及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5月18-22日,海交会两岸展商也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场面热闹非凡。

第四届海丝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海交会举办

  每年“5·18”都吸引了包括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客商前来参展参会,寻找交流合作的机会。 池远 摄 (资料图片)

  5月18日—22日,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以下简称“5·18”)将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5·18”突出“拓展海丝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共享发展机遇”主题,策划了8场产业发展和经贸交流活动。同时,围绕“海丝合作”“两岸融合”“共享发展”三大板块,设置14个特色主题展区。

  此次展会活动丰富、亮点纷呈。据悉,今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本届“5·18”巴基斯坦作为主宾国,将举行开馆式及推介会等活动。展会期间,“一带一路”沿线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华企业或代理商受邀参展。同时,将首次举办“RCEP新机遇——福建省纺织鞋服产业国际经贸合作研讨会”和首届“福茶行天下”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已有77个团组2448名嘉宾和客商确定参会,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菲律宾等国家使领馆以及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南美贸易中心等驻华机构、商协会代表。

  突出“海丝”主题打造14个特色展区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为突出“5·18”作为“一带一路”交流纽带和两岸融合发展平台的重要作用,本届“5·18”在展览安排方面,根据海丝博览会、海交会的不同定位,主要规划有中心主题展区、海丝进口商品展区、台湾青年创业成果展区、金马澎馆展区、海丝茶叶文化展区、友好协作城市及各省市展区等14个主题展区。共安排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展位3800个。

  相比往年,今年的“5·18”克服疫情不利因素,呈现许多新特点,作为“海丝”国际合作平台的功能更加完善,“两岸融合”元素更加突出。在传统展区基础上,创新设置了金马澎馆,推动福州市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搭建合作平台举办一系列交流活动

  举办交流活动,推动合作共赢,是“5·18”的重要特点。在活动安排方面,今年将策划举办一系列活动。

  具体包括:第十三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大会、“5·18”投资促进大会、第十六届中国(福建)消费品全球采购交易会、RCEP新机遇——福建省纺织鞋服产业国际经贸合作研讨会、2021闽侨青年精英海丝论坛、首届“福茶行天下”高质量发展大会、海丝国际经贸沙龙——农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策略研讨会、闽菜品鉴会暨八闽小吃嘉年华等。

  其中,第十三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大会,是我国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领域规模最大、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大会。

  “5·18”投资促进大会将积极传承福州市“国际招商月”招商精髓,充分发挥平台招商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强化福州市招商引资集聚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届招商大会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可签约项目172项,总投资额2123.7亿元。

  为帮助福建食品行业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第十六届中国(福建)消费品全球采购交易会将举办绿色食品专场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模式,精准为福建食品行业对接境内外采购商。据统计,主办方共组织56家优质供应商企业参会。

  四海客商云集免费向大众开放

  福州市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努力增强“5·18”专业性和实效性,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平台,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已邀请多个省(区、市)的270余家企业参加友好协作城市展。同时,本届“5·18”已有77个团组2448名嘉宾和客商确定参会。

  其中,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菲律宾等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太平洋岛国贸易与投资专员署、南美贸易中心等驻华机构、商协会代表将到场参与。第十三届物流与供应链信息化大会有国内外400多家物流相关企业和40余家各类行业协会参加,同时邀请了来自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一批物流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5·18”投资促进大会将有各类企业嘉宾出席;同时,还有包括友好协作城市在内的国内40余个地级市的嘉宾参会。

  本届“5·18”展会期间,展馆免费开放。从5月18日上午11:00起至22日免费向大众开放,市民只需凭身份证或关注“海丝博览会”微信公众号或凭军人有效证件、老年证、残疾人证即可入馆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有关通知,所有进入场馆的人员需规范佩戴好口罩并出示健康码,配合防疫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做到有序排队、保持安全间隔。

“登陆”发展 看好市场前景

图为台湾青年创业展区。 张斌 摄

  一台台绿色的小车,在台资企业裕菖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格外醒目。这些绿色小车是公司的主打产品洗地机和扫地机,以高性价比为优势,行销全球。

  “公司正在计划将产品的生产线转移至大陆。”裕菖福建分公司负责人陈正尧表示,裕菖公司来到大陆20多年,逐步拓宽了大陆市场,作出这个选择,也是因为看好公司在大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大陆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吸引不少台胞台企“登陆”,开启商业发展的新篇章,苏州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一。品牌创始人蔡安道于2003年带领企业进军大陆,创办“香源之享”品牌,主营植物精华。

  “香源之享植物精华相较于市场上的精华产品来说,特色在于独家配方,将中医和五行经络融入植物学和生物学,融合40多种植物精油,通过按摩和水疗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达到抗压舒缓、舒筋活络的作用。”该展位工作人员谢月梅说,为了进一步打造产品优势,蔡安道在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专门研究中医理论与精油的结合应用。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非专业性的展会,一方面是有意进军福建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试水非专业市场。”谢月梅表示。

图为两岸电机电子展区。

图为台湾智慧生活馆。

文化交流 燃动两岸创意

图为客商在台湾工艺馆参观。 张斌 摄

图为民众在台湾青年创业展区参观。

  “唯美客”对福州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文创聚落品牌。今年,再次出现在海交会上的唯美客,带来了充满巧思的台湾文创产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我们这次展示了木子创意、捲毛力卡等多个具有独特创意设计的文创品牌。”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台青可同时利用唯美客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资源展示自己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唯美客不再局限于文创产品的孵化和推广,而是以人文情怀和艺术发展为内核拓展业务。“唯美客通过打造两岸音乐交流平台,在活力澎湃的MAKERLIVE里已合作390组音乐人,举办了400多场演出。MAKERLIVE不仅为音乐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丰富了福州市民的文化生活。”上述负责人说。

  从文创产品到音乐演出,唯美客不断拓宽两岸的交流领域,以文化互动的形式带动两岸创造力的碰撞和融合。

  闽台青年的互动还走向了教育平台的创建。“第一云家园”的展位内,台湾青年魏辰运告诉记者,他来到大陆已经8年,现在是云响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艺术教育的培训和课程开发。

  “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每年都会参加海交会,今年是第一次以‘台青第一云家园’的名义参展。”魏辰运说,这个变化意味着团队在线上业务的拓展,线上直播和视频的录制将作为线下课程的辅助,同步利用两岸的优秀师资,增加两岸的交流方式。

台湾的食品吸引市民品尝购买(图自福州日报)

台味飘香 美食琳琅满目

  台湾奶茶、鲍鱼卷、鱼松、果醋……台湾食品展区内琳琅满目的台湾特产让不少“吃货”垂涎欲滴,众多台湾美食让馆内人气爆棚。

  在“老妈拌面”展位前,台湾地道的手工关庙面经水煮后,淋上自制辣油、芝麻酱和其他调味包,香味四溢,引得不少市民排队试吃。

  展位负责人刘子玲告诉记者,这款来自台湾的拌面秉持传统手工制作工序,比一般的面条更为筋道,下锅煮4分钟左右,汤汁清澈,面条韧性十足,曾多次获得台湾快煮面冠军。

  谈话间,又有数名市民前来试吃问价,离开展位时也都收获满满。“尝了一下味道不错,打开包装就可以吃了,非常方便,价格也便。”市民王可说。

图为台湾食品展区人气旺。 张斌 摄

图为台湾食品展区人气旺。 张斌 摄

  同样热闹的还有台湾川伯食品公司的展位,公司以生产酱料为主,主推豆豉酱、XO干贝酱、鱼子酱等产品。“我们公司的豆豉酱在台湾很多人从小吃到大,可以拿来拌粥拌面,也可以作为作料蒸、煮、炒。最大的特点就是纯手工酿造,罐里的每一颗豆豉都得经过两年时间的酿造,品质有保障。”展位工作人员盛成林说,他们公司也是海交会的“常客”了,产品也逐渐得到大陆朋友的认可。

海交会上台创青年为自己代言

  在18日开幕的第二十三届海交会海峡两岸展区,一群身穿蓝色T恤衫的台湾青年在展会上谈笑风生。遇到观众,他们就热情地上前介绍自己在大陆从事的领域,有的现场展示琴技,有的推介其创办的线上教育平台……

  “我们都是怀揣着创业梦想来到大陆发展的台青,第一次来参加海交会,希望借此机会向更多人推介自己。”作为台青基地“第一云家园”创始人、担当台青“家长”的李正能说。

  深耕大陆17年,李正能抓住大陆在线教育的发展机遇,在2020年成立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主打各类教育培训的台青基地。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如今18个人,涉及领域不仅限于教育,也为更多不同行业的台青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台青基地“第一云家园”创始人李正能在第二十三届海交会海峡两岸展区现场。新华社记者刘少卿摄

  刚刚加入“第一云家园”的林杨杰就是其中一员。2019年从台湾来到福建,这位“90后”理发师笑称:“我是为爱而来的!”林杨杰的妻子是四川姑娘,在福建当美容师。谈起“美容美发”这注定“在一起”的职业,林杨杰表示,两人正在计划开一家美容美发院。

  对于林杨杰这样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提升曝光度。“加入‘第一云家园’大家庭、来到展会,我们台湾青年可以共享资源,创造一些流量出来。”林杨杰说,“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大陆同胞看到我们、认识我们。”

  近年来,福州争当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排头兵,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希望发光发热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2012年来大陆求学的郭宏恩了解到相关惠台政策,去年顺利通过校园招聘,获得自己心仪的岗位,成为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一名医生。

  郭宏恩感到很幸运,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希望能够继续在福州这个有‘福’之地,为大陆同胞及前来奋斗扎根的台胞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大陆从事音乐教育培训的台青魏辰运在展会现场演奏钢琴。新华社记者刘少卿摄

  工作之余,郭宏恩努力融入当地生活,喜欢拓展朋友圈,此次便是经朋友介绍来参加海交会。

  “我在福州刚工作没多久,来参会也是想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让更多福州的老百姓和在这边工作生活的台湾人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台湾皮肤科医生可以为大家服务。”郭宏恩说。

首设金马澎馆 推广特产文化

    图为“金马澎展区” 金门展台。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金门红砖古厝的飞檐映入眼帘,马祖陈高的醇香,《外婆的澎湖湾》的动人歌声……18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以“寻访金马澎骑迹”为主题的展区,展现了金门、马祖、澎湖的多元文化和观光特产业的多样性。

  当天,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吸引了境内外65个团组2400余名客商参展参会。

图为“金马澎展区” 马祖展台。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福州办公室统筹组织金门、马祖、澎湖在大陆的厂商,首次以“金马澎展区”形象在“海交会”登场,开启“骑铁马,游‘离岛’”带动特产文化推广的营销模式。

  “我们这次把金马澎联合在一起展示给民众,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可以吸引大陆的民众到金马澎旅游。”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福州办公室主任刘连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马澎展区”的崭新形象首次在本届“海交会”亮相,体现了持续开拓深耕大陆市场和品牌影响力的决心。

图为“金马澎展区” 澎湖展台。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记者了解到,“金马澎展区”有金门天根草典一条根公司、金门一来顺食品有限公司、马祖酒厂大陆地区总代理——福建合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及澎湖在大陆投资的世界螃蟹馆、厦门鱼香缘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巴鲜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携诸多旅游特色产品参展。

  今年五一前夕,“90后”澎湖青年柳政鸿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岛开的世界螃蟹馆开门迎客。此次“海交会”,柳政鸿带来收藏自世界各地不同习性及不同生长环境的螃蟹标本,以及其自主开发的台湾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观展民众驻足。

  世界螃蟹馆凝聚了柳政鸿家三代人的心血。“这次展会只能展示我们馆藏的1%,但我们带来了最有特色的标本,希望让现场的民众看到多样化的海洋生物,从而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柳政鸿说道。

  金门一来顺食品有限公司展出了金门高粱酒、金门贡糖、金门面线等金门特产,该展区负责人陈东良第一次参展“海交会”。“我来到大陆推销金门食品两年多,大陆市场大,希望我们能提高知名度、打开更大的市场。”陈东良说。

  “食在‘离岛’”,是本次“金马澎展区”希望呈送给大陆民众的一大亮点。在金门、马祖、澎湖观光特产展销会,记者看到,不仅能够购买平日里耳熟能详的金门高粱酒、金门一条根、金门风狮爷工艺品和马祖陈高,喝到香飘四溢的澎湖外婆茶,还可以品尝到最具代表性的澎湖美食风情海产品、糕饼、干贝酱等。

  此外,该展区还能够参与体验澎湖鱼拓、星砂果冻蜡烛等台湾海洋文创手作DIY互动教习活动,切身感受到最海洋也最台湾的文化创意。

  今年适逢台湾自行车旅游年。“金马澎展区”现场,“骑铁马,游‘离岛’”活动同步登场,宣传和推广环保出游的创新理念,吸引现场观众到金门、马祖和澎湖体验绿色出行品味健康之旅。

(根据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福建日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