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明探源      2021-05-31 10:16:37

     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

  本报合肥5月28日电(记者常河、丁一鸣)5月28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控制大厅里传来捷报,正在开展的第16轮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EAST又被称为“人造太阳”,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去年6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启动EAST装置的升级改造工作,历时一年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了该装置性能,并在物理实验中攻克了稳态高功率加热、完全非感应的高电流驱动、高精度等离子体实时控制、高热负荷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等系列技术难题。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的实现,将去年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的1亿度20秒的世界纪录提高了5倍,表明EAST装置综合研究能力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参数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引领国际前沿。

  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条件下连续稳态运行是未来聚变发电的必要条件。目前,EAST装置是国际上唯一具备与ITER类似加热方式和偏滤器结构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唯一能在百秒量级条件下全面演示和验证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未来400秒科学研究的实验装置。EAST装置上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也为我国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核聚变能具有资源丰富、无碳排放和清洁安全等突出优点,是人类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可为实现碳中和作出重要贡献。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如何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等离子体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同时实现上亿度等离子体长时间维持尤为困难,这需要将上亿度等离子体与零下269摄氏度超导磁体、高热负荷等离子体、壁材料相互作用,在动态精密控制等多项极端条件下高度集成和有机结合,难度和挑战非常大,此前国际上超过1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最长持续时间为20秒。

  本次物理实验成果是对EAST装置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钨偏滤器、稳态高功率波加热、等离子体位形精密控制等一系列未来聚变堆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的验证。这些关键技术是我国聚变科学家和工程师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主发展掌握的聚变工程核心技术。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常河 丁一鸣  |  责任编辑:张祝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