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倾听古蜀文明的诉说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考古发现      2021-06-02 14:24:44

  【考古人讲述】

  2001年,我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来到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工作。接连参观了当时正在发掘的金沙遗址梅苑祭祀区、开馆不久的三星堆博物馆后,内心产生了强烈冲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人们看来,夏商时期巴蜀地区对外交通一定是极为不便的。但考古出土的大量文物却证明这一时期巴蜀地区与中原和长江中游等地存在文化交流;三星堆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选择性利用外来文化因素。

  从2003年起,我开始对三星堆文化进行持续研究。随着研究逐渐深入,涌现出的未解之谜越来越多;而随着考古发掘不断开展,一些谜团也逐渐解开。比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持续努力,最终确认三星堆古城的外郭城轮廓,初步确认“一大多小”的城址布局特点。

  今年,我有幸加入了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团队。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5号、6号、7号祭祀坑。这是我参加过最为精细的一次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全国34家科研单位,使得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无缝衔接。随着6座器物坑及附近区域的不断发掘,三星堆祭祀区域的神秘面纱终将被揭开;三星堆文化其他区域的考古工作,也将使这一时期的文化与社会面貌日益清晰。古蜀文明的发展道路,将带来更多启示和思考。

  (讲述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于孟洲)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张胜、李韵、蔡侗辰、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2日 09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