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

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围剿”军总司令,聘用外国军事顾问,调集部队30万人“长驱直入”,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面对十倍于己的兵力,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继续以“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

  1931年,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乘胜发展进攻,主力分散在闽西的建宁、长汀、沙县等地做群众工作,远离了根据地的中心区。然而仅仅相隔一个月的时间,不甘失败的蒋介石自任总司令,再次调集23个师又3个旅约30万的兵力,以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

  毛泽东毅然决定千里回师,率红军主力从建宁出发,到赣南兴国集中。随后,红一方面军和从赣江以西东渡的红七军会合。8月初,部队集中在以高兴圩为中心的方圆几十里的地区。各路敌军纷纷逼近,形成对红军半包围的态势。红军从敌军中间40里的空隙地带向东突进,从8月7日到11日在莲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歼敌1万余人。敌人发现我军在黄陂地区后,集中主力与我决战。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向东北方向佯动,调动敌人,主力向西急进,使敌疲于奔命。在我军的不断打击下,敌被我拖得疲惫不堪,已无力再战,蒋介石被迫于9月初下令“围剿”军总退却。毛泽东、朱德令红军发起反击,取得老营盘、方石岭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至9月15日,红一方面军共击溃敌人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

  经过三次反“围剿”作战,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中央根据地赣南、闽西两地连成一片,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毛泽东深情写下“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的著名词句。

毛蒋作为两军主帅在战场的首次对决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合影。

  蒋介石对第二次“围剿”的惨败非常愤怒,在南昌召开的高级军官会议上,大骂部属无能,甚至痛哭失声。1931年6月,蒋介石发《告全国将士书》,表示要亲自组织第三次“围剿”,在最短期间清除“共祸”,更宣称“不能成功,誓当成仁”。

  这一次,蒋介石再调嫡系部队5个师(赵观涛第6 师、蒋鼎文第9 师、卫立煌第10师、罗卓英第11师、陈诚第14师)约10万人作为主力部队,自任“围剿”军总司令,第一次从幕后跳到了台前,亲自指挥作战。

  此时,加上前两次“围剿”调集在赣闽苏区周围的杂牌军,国民党军的总兵力达到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还有空军大队执行侦察、轰炸和运输任务,配合整个“围剿”作战。蒋介石对此一战可谓是势在必得,做了充分准备,聘请英、日、德等国顾问参与筹划,吸取前两次的失败教训,确定“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将“围剿”军分为左右两翼形成钳形攻势,先寻求红军主力击破,捣毁红军根据地,然后再逐渐清剿。

  而毛泽东指挥下的红一方面军主力,正东移进入闽西北及闽赣边一带开展扩红、筹粮、筹款等工作,分散在远离根据地中心区的建宁一带,因在苦战后尚未得到休息和补充,总兵力只有3万人左右。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大军,毛泽东坚持作战方针不变,仍是“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7月1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下达总攻击令。毛蒋二人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作为两军主帅的战场对决正式开始。

灵活穿插、声东击西 红军两次突破包围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示意图 图源:新华社

  国民党军分路向中央根据地大举进攻,在一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阻击、袭扰下,对红军主力去向不明,一直处于盲目进攻状态。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此期间,千里回师,各部先后到达于都西北地区,在周密研究和分析当面敌情及战场态势之后,决定首先从敌人翼侧打起,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横扫。然而,当红一方面军按计划由兴国向富田开进之际,被敌察觉。

  第一阶段:莲塘、良村、黄陂

  8月上旬,各路国民党军纷纷向高兴圩地区逼近,重兵密集,把红一方面军主力压缩在以高兴圩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狭小范围内。红一方面军已处在北、东、南三面受敌和西临赣江的危险境地。毛泽东、朱德决定实行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方向突进,求歼战斗力较弱的一路敌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动敌人于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红一方面军主力在8月5日晚出其不意地穿过国民党左翼集团军和右翼集团军之间20公里的空隙,于6日午前到达莲塘,跳出了敌军主力的包围圈,并于7日至11日,先后取得莲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歼敌万余人,从原来的被动局面中夺回了主动权。随后,红一方面军主力转到君埠以东地区休整。

  第二阶段高兴圩、老营盘、方石岭

  这时,国民党军队已将主力掉头东来,对黄陂、君埠地区形成东、南、北三面密集的包围圈。红一方面军再次处在被国民党军队重兵合围的危险境地。毛泽东利用蒋介石最怕红军北出临川、进击南昌的恐惧心理,决定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用一部分兵力继续向东牵开敌军,掩护红军主力秘密西进,回到兴国隐蔽待机。红12军佯装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向乐安佯动,吸引敌人向东北方向调动,将国民党军主力一部拖了近半个月。毛泽东、朱德亲率红一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利用夜暗,从两路进攻之敌中间只有10公里的狭窄缝隙中穿越过去。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再次突破重围,安全转移到兴国东北部的白石、枫边地区,尔后继续西移至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地区隐蔽待机。

  当敌军发觉真相再转头向西时,红军主力已休整半月。这时,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已疲惫不堪,在战场上频频陷入被动,红军主动的态势日益明显。同时,起兵反蒋的粤桂联军乘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深陷江西之际,向湖南衡阳进发。鉴于上述情况,蒋介石决定一面牵制江西境内的红军,“一面移师赣粤边区阻止叛军扩张”。9月初,“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开始退却。红军乘敌退却,于9月7日至8日在老营盘、高兴圩两次战斗中毙伤俘敌4000余人,9月15日在方石岭战斗中又歼敌一个多师。至此,这场前后持续三个月的战役,以蒋介石的失败而告终。

红军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

  从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方针提出并且应用成功,到第三次反“围剿”时全部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不断反复的规律,及时实行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并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红军的战略战术思想既不是从中国的军事书上抄下来的,也不是从外国的军事书上抄下来的,而完全是基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从具体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富有特色的创造。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反“围剿”为主要形式,依托根据地作战。

  从红军诞生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就不容许它存在,派出军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围剿”。代表两个相互对立阶级的军队之间势不两立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内战以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为主要形式。在这种特点下,红军只有也必须紧紧地依托自己的战略基地即根据地的有利的群众条件和地形条件,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下,才能打破强大敌人的“围剿”,才能求得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依托根据地有利条件进行反“围剿”作战,是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也是红军夺取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红军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

  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总是以数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寻找红军决战。在强大敌人的进攻面前,红军必须避免不利的决战,必须避开敌之进攻锐气,实行战略退却,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强大的敌军诱入根据地,使之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不断袭扰下,变成瞎子聋子,变得疲惫不堪,并且分散了兵力,由优势转化为局部的劣势。然后红军再以主力实施反攻,速战速决,将敌各个击破。诱敌深入是红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依靠根据地党政军民整体力量,反对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并且夺取胜利的基本作战方针。

  三、集中兵力实行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

  红军因为兵力和火力的绝对劣势,不可能与强大的敌人实施阵地战、攻坚战,更不能分散扰敌,处处设防,而必须相对集中自己的兵力,造成战斗上的优势兵力,在长的战线、大的战区上实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战,将局部劣势之敌歼灭于运动中。红军兵力的弱小,还表现在一个根据地内只有一支部队。在这种特点下,必须力求速战速决,以避免陷入多路敌军的包围之中,并便于自己连续再战。红军的武器装备取决于战场缴获,人员的一部分来自俘虏兵。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必须坚持歼灭战原则,力求俘虏当面之敌的大部人员和缴获全部武器装备,以补充自己。而对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来说,击溃它意义不大,而只有将它一部一部地歼灭,才能造成它士气的沮丧,兵力的削弱。

  四、不失时机地实施进攻,扩大战果或将敌之“围剿”打破于计划实施之前。

  红军总的战略态势是防御,但不应当排除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在敌之“围剿”被打破后,敌军通常是转为暂时的战略守势。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红军应当以主力连续再战,向退守在根据地周围的孤立无援的敌军实施进攻,以扩大战果,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是红军力求战略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一着。

  毛泽东等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民心所向 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后写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 新华社图片

  中央根据地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地方党组织在根据地人民群众中反复进行反“围剿”斗争的政治动员,领导人民群众支援红军作战。根据地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实际行动组织赤卫队、交通队、侦察队、运输队配合红军,并掩护红军主力的转移和集中。他们实行坚壁清野,使气势汹汹、长驱直入的国民党军在根据地内饥疲交困,吃尽苦头,战斗力大为下降。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朱德以一部分地方武装监视北面的国民党军队,主力红军则移到以瑞金为中心的地区,向闽西北和赣西南开展工作,攻占会昌、寻邬、安远、石城等县城,使赣西南、闽西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发展到21个县境,人口250万,面积5万平方公里。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至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对国民党军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被蒋介石安排在“围剿”最前线的国民党第26路军,收编自冯玉祥的西北军。他们虽与红军多次交手屡屡战败,却在此过程中逐渐对红军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发现红军在当地爱护百姓,深得民心,反而是国民党的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避之唯恐不及。“九一八”事变后,奉命驻防江西宁都的26路军不愿再打内战“围剿”红军,向蒋介石要求开赴北方抗日却遭到拒绝。

  1931年12月14日,第26路军1.7万名官兵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红军,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这是国民党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正规军第一次大部队在战场上起义投向红军,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成功的、重要的武装起义,中共苏区的主力红军由3万余人猛增至约5万人,促进了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人心向背,不言自明,宁都起义在国民党军队引起很大震动,沉重地打击了坚持内战却不愿抗日的蒋介石,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分化。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央视新闻网、中国军网、凤凰卫视、江西日报、《魏巍文集:新语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