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22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近百位两岸学者将围绕“两岸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研讨。
开幕式上,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致辞表示,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为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大陆先后推出“31条”“26条”“11条”“农林22条”及台胞居住证等一系列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台胞掀起了第二波“西进大陆”的风潮。常住大陆台胞成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共享者、推动者。
杨毅周指出,两岸融合发展能够走得好、走得通,关键因素就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当前,祖国大陆不管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都在日益增强,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管民进党当局怎么折腾,不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怎么设置障碍,两岸同胞终将通过融合发展走到一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等也分别致辞。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新党主席吴成典,通过视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洪秀柱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历史必然,在此关键时刻,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更会为两岸带来灾祸。唯有坚持迈向融合的目标,追求心灵的契合,两岸才能永绝战祸、共享太平。
作为金门人的吴成典表示,金门与厦门间可以开展两岸融合发展的实验,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催化作用,让两岸民众看到融合发展的优势。当前,台湾面临的危机是民进党当局不断的政治操作和愚民宣传,配合美国需求妖魔化大陆,让台湾民众以为两岸是敌对关系。新党愿扮演两岸之间沟通的桥梁,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两岸融合发展论坛是由全国台联牵头,由两岸各有关研究机构共同主办、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出谋划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22日在两岸融合发展论坛上提出,融合发展是大陆新时代和平统一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当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大庆举办。朱卫东在开幕致辞时指出,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主题和使命。
他说,当下融合发展的主要阻力在于台湾当局的抗拒排斥。目前,由于民进党当局单方面毁损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全力“倚美抗中”“拒统谋独”,美台勾连制造两岸对立对抗的态势逐步升级,使得两岸和平发展面临的风险显著上升,两岸融合发展进程阻力重重。但长期看,两岸民间往来和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潜力巨大、动力澎湃、空间广阔”。
朱卫东表示,融合发展是大陆新时代和平统一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从近年来中共中央全会公报特别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一系列重要讲话看,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绝非权宜之计。”朱卫东说,未来,大陆方面不仅要将已出台的惠台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更要立足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和大陆新发展阶段,契合台胞台企实际需求,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朱卫东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努力方向,是推动构建相关制度机制、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制度化进程,是两岸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确保两岸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法律制度保障。
他说,“令人遗憾的是,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台湾当局的抗拒排斥,两岸关系制度化建设和法制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生机勃勃的两岸关系实践、落后于两岸同胞对融合发展的期盼。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王正22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的两岸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两岸融合发展不能仅有单向融合,须有两岸双向融合,并建言加强两岸线上交流、完善两岸跨境电商生态圈等。
22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大庆举行。近百位两岸学者围绕“两岸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研讨。
王正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客观障碍下,只能以线上形式加强两岸交流交往。除在线上开展即时交流、讲座课程、研讨座谈外,可以鼓励在大陆发展的台湾民众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
他还提出,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让身处岛内的民众也能享受到融合发展的实利。例如加大力度推进完善两岸跨境电商的生态圈,让台湾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两岸跨境电商,从岛内销售产品给大陆消费者;鼓励大陆人力资源中介企业在线上架设面向岛内的实习、就业、创业和猎头平台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发言表示,面对民进党当局通过“立法”“修法”等手段给两岸融合发展制造障碍,大陆更需坚定不移地推进融合发展。他提出,两岸地方政府在旅游观光、教育文化、城市基建、招商引资特别是农特产品销售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合作空间。不妨借鉴上海与台北“双城论坛”的经验,采取先行先试“两岸区域融合”的方式,在有条件的两岸地方县市或城市群之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签订各项专业领域的具体合作协议,以相应的专业合作平台推进两地产业进行供应链合作,联合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集群,乃至城市群。
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王建民在此次提交的论文中,就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目前两岸产业供应链与两岸产业分工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供应链,两岸企业均参与其中,以苹果公司的供应链最为典型。二是台湾大型企业在大陆投资形成的两岸产业分工与供应链体系,他称之为“大鸡带小鸡”的集团式发展模式,例如台积电形成的产业链。三是大陆企业主导形成的两岸分工、产业链与供应链。这将是两岸分工与合作的重要趋势和方向,目前主要表现在家电与电子信息领域大陆企业品牌效应形成的两岸分工体系。
王建民说,随着大陆产业发展与崛起,两岸间旧有的产业分工形态或格局自然会被打破。台商不必对此惧怕或排斥,而应共同做大供应链,共建中华产业链与供应链,才能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两岸融合发展论坛是由全国台联牵头,由两岸各有关研究机构共同主办,两岸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脱胎于自2018年起举办的“两岸一家亲”论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起更名为“两岸融合发展”论坛。论坛旨在研究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图为两岸嘉宾在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在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只有台胞切实参与两岸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活动,才有可能增强认同感。也许现在两岸关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它的前途是光明的,两岸同胞终将心灵契合,携手走向民族复兴大道。”由全国台联等主办的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近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台湾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在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需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论坛结束后的参观访问过程中,两岸嘉宾实地了解了台商台企在大陆的发展情况,不少台籍代表对大陆的发展面貌赞叹不已。
坚定不移推下去
“要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说,大陆方面不仅要将已出台的惠台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更要立足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和大陆新发展阶段,契合台胞台企实际需求,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指出,面对民进党当局通过“立法”“修法”等手段给两岸融合发展制造障碍,大陆更需坚定不移地推进融合发展。“两岸地方政府在旅游观光、教育文化、城市基建、招商引资特别是农特产品销售等方面,仍有不少合作空间。双方不妨借鉴上海与台北‘双城论坛’的经验,采取先行先试‘两岸区域融合’的方式,在有条件的两岸地方县市或城市群之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签订各项专业领域的具体合作协议。”
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王正结合自身经历谈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两岸可以通过线上形式加强交流、促进融合。例如加大力度推进完善两岸跨境电商的生态圈,让台湾中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两岸跨境电商,从岛内销售产品给大陆消费者;鼓励大陆人力资源中介企业在线上架设面向岛内的实习、就业、创业和猎头平台等,让身处岛内的民众也能享受到融合发展的实利。
扎扎实实做起来
宽敞明亮的圈舍里,一群毛色黝黑、膘肥体壮的和牛悠闲地边听音乐边进食。这是两岸嘉宾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的龙江元盛公司养殖基地里看到的场景。龙江元盛是一家台资企业,2006年在当地投产以来发展迅速,并在实践中参与两岸融合发展。
“公司刚来之时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龙江县政府在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例如养牛需要大量牧草,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上万亩草原的使用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受到当地“照顾”的同时,也注重回馈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比如龙江元盛与周边乡村的农户签订了和牛养殖回购协议,农户通过养殖和牛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增收致富。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两岸嘉宾调研了台企旺旺的相关情况。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企业落地黑龙江开始,就用实际行动参与两岸融合。“我们公司几乎使用的都是当地员工,生产原料不少为产自东北的大米,在出口欧洲方面正计划通过中欧班列进行产品运输。同时,当地政府也很支持企业的发展,积极落实有关台企的同等待遇政策。”
两岸融合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台企的经营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台胞享受同等待遇上。采访中,参加此次论坛的福州大学台籍教授王量弘表示,目前学校的台籍教师可以获得事业编制、缴纳“五险一金”,课题申请方面也能享受同等待遇。“特别是申请了居住证之后,台胞在大陆办事、出行都更加便利,这是融合发展的真实体现。”
共同努力谋未来
此次论坛的举办地大庆市拥有中国第一座大型油田,对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参观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时,不少台胞表达了对王进喜等大庆油田建设者的敬意,感慨“铁人精神”的强大动力。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闽南师范大学台籍助理教授李姿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听说过这句话,没想到这和大庆油田的建设有直接关系。她表示,王进喜等大庆油田建设者为了防止发生井喷事故,跳入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水泥,这样的精神很了不起。也正是因为一代代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中国大陆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
“我以前就听说过王进喜是‘铁人’,以为是他身体很壮硕。来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叫他‘铁人’是因为意志的坚强和行动的果敢。”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经贸促进会副秘书长林启进表示,因为有了“铁人精神”,大庆油田的开发才如此迅速。如今大庆产业更加多元、现代,发展得更有活力了,这正是整个中国大陆发展变化的缩影。一个发展迅速、市场广阔的大陆,为两岸融合提供了更多条件和支持。
“我是台湾人,也是东北姑爷。这次的东北之行让我印象深刻。”厦门数聚海峡研究中心秘书长罗鼎钧说,这次的论坛及参访让他看到了大庆的产业升级、台企在东北的落地生根、一路上随处可见的草场与湿地,这一切都让他感受到大陆的蓬勃生机、优美环境和无限的发展机遇。两岸融合发展未来可期,两岸同胞定能携手同行。
(根据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