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七一勋章”由党中央设立,是党内最高荣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百年风雨,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29名功勋党员作为全党9100多万党员的优秀代表获此殊荣。其中,有11位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子弟兵,5位是战斗英雄,6位有过参军经历,他们的军龄或长或短,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仅有短暂的军旅生涯。这些由人民军队锻造出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岗位作为战位,坚守职责,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听党指挥,对党忠诚!
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生,2009年4月入党,2020年6月牺牲,甘肃两当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原分队长。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
加勒万河谷,这条位于西部边境喀喇昆仑山脉褶皱深处的细长峡谷,激流滔滔,乱石嶙峋。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在那场回击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蓄意挑起事端的斗争中,我边防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3岁的营长陈红军,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展现出来的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卫国戍边,赤子之心
1983年,在甘肃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了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拥有像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毅力,因此给他取名为陈红军。陈红军知道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军人,也明白父母供他读书的不易,从小他就十分刻苦的学习,通过高考成功地考入了西安师范大学。
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原本已通过了公安特警的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他毅然参军入伍。从条件优越的城市,跋涉3600多公里,奔赴清苦高寒的西陲边关,他一干就是10年。
从排长、连长再到作训股长、机步营营长,在战士的心中,陈红军一直是一名“老大哥”。野外驻训开饭时,他总是排在队尾最后一个打饭;日常巡逻中,他与战士们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组织训练时,他亲自示范、手把手帮带基础薄弱的战士;每次蹚河时,为了防止战友摔倒,陈红军会先下河亲自试水深,哪里路好走就会给战友标记起来。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太晚,陈红军组织官兵就地休整。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生活中团结友爱,而在工作中,陈红军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他的卧室里,有一个装满训练教材的铁皮箱。每次查完岗后,陈红军都会在屋内查阅训练资料,直到深夜。
为了让部队能在高原站得住、打得赢,争当“昆仑铁拳”,陈红军带领全营下定决心全心备战,无论是共同课目还是专业训练,他总是和战士们一起铆在训练场上。每天早上操课时,陈红军就带着战友们一起练战术、瞄枪,并在石头地上示范出枪、卧倒、卧姿装退子弹。
边境一线,陈红军始终是官兵眼中的标杆。“构筑工事,几十斤重的大石头,我们抱一块,他肯定也抱一块。”下士王钰说,“战士衣服脏了,营长身上也绝不会干净”。
在陈红军的带领下,机步营改制不到2年便形成作战能力,先后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家国永念,青春背影
陈红军的脸黑黑的,近一米八的个子,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陈红军给营里官兵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整理他遗物的官兵发现,陈红军没有留下个人日记,只有厚实的工作笔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问题”,字迹工整,事无巨细:“老营职楼大灯箱左下角铁皮需固定,表面脏,一单元、二单元房门损坏;台阶太脏。”
祖国西部边陲的喀喇昆仑高原,山区海拔普遍超过5500米,常年冰雪覆盖,极端低温可达-41℃以下,刮起大风来,巡逻的军人不得不用背包绳把大家捆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恶劣的环境没有磨损陈红军的信念。事实证明,他天然是一名优秀的军人。2020年,他成为全团乃至全师最年轻的营长。
团政委王利军说,这些年来,陈红军先后任排长、参谋、连长、协理员、股长、营长,岗位多次变换,每个岗位拼尽全力、表现出色。
陈红军的工作记事
“红军本是学心理学的,军事方面可谓零基础。可担任二连连长后,他很快就掌握了装甲专业知识。”曾任二连指导员的王伟,说起老搭档的钻劲儿,慨叹不已。
“当作训股股长时,他的办公室在三楼,宿舍在一楼,遇到重大任务,干脆在办公室支了张行军床……”聊到老股长,连长陈鸿宇直言,“他干起工作来,就是个拼命三郎!”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的陈红军父母家,挂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母亲一边为他的离去偷偷落泪,一边为这个“生死关头大义凛然”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这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而这一切,陈红军再也看不到了。“墙上挂的照片里的人,就是你爸爸。你爸爸叫陈红军,是个解放军,你以后要以他为榜样……”陈红军的妈妈经常对宝宝念叨,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英雄。
清明节,兰州市烈士陵园陈红军的墓前摆满了全国各地人民献上的鲜花。一张卡片上写着:“如果有下辈子,换我们守护您。”
祖国山河,寸土不让
2020年6月,有关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趟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赶到对峙点增援的陈红军,在得知团长祁发宝被围困的消息后,带人冲入人群营救,冒着敌人的“石头雨”“棍棒阵”,奋不顾身、英勇战斗,成功营救出祁发宝,而他自己却再也没有出来。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据排长曲元钧回忆,出发时陈红军曾郑重承诺:“我要把你们安全地带上去,也要把你们一个不少地带下来!”没想到,他自己竟成了食言的那一个。迎着外军冲锋的背影,成了陈红军留给战士们的最后印象,永远留在了大家的记忆里。
翻开陈红军看过的一本书,一段被标注的话格外醒目:“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巍巍喀喇昆仑山,就是陈红军建功立业的地方。这里平均海拔数千米,年平均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是生命禁区中的禁区。有人说,选择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气的。
从军十余载,历经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陈红军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铮铮誓言。
壮美的牺牲彰显忠诚的底色,陈红军为捍卫祖国领土,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精神可歌可泣、壮举动人心魄。他用生命践行的“铁拳尖兵忠诚守防、祖国山河寸土不让”誓言,激励着官兵们奋勇前行。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义无反顾、冲锋向前。
陈红军血洒边疆一年之际,战友们再次来到烈士们的牺牲地,加勒万河谷崖壁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越发醒目,年轻的边防战士依然像陈红军那样扎根在这里,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永远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只因心中那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来源: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澎湃新闻、每日甘肃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综合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