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发表题为《昆山经验证明两岸融合可行》的评论文章,指出过去人民认为,由于两岸政治制度不同,两岸融合在制度上的障碍可能很难跨越,不过“昆山模式”为两岸融合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从昆山经验出发,两岸应该更自信、善意地看待彼此的制度与融合的可能。
全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不能客观、务实面对彼此制度的差异,寻求化解之道,容易忽略两岸相互借镜的可能性与可创造的价值。
很多人认为,两岸政治制度不同,在政治价值观与认知上有很大的分歧,“两岸融合”最多只能在经济、社会层面上推动,制度障碍很难跨越。不过,从大陆一位体制内经济学家最近发表的昆山考察笔记可以看出,台湾政治文化对大陆可以产生正面作用。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昆山模式”是两岸制度融合所共构的一种良善治理模式,证明台湾社会制度对大陆地方治理可以产生贡献。
这位经济学家在文章中写道,昆山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经济转型,当地官员对本地经济、企业状况非常熟悉,具有市场导向型、服务型政府的气质,而且昆山对200多万外来人口友好包容,城市充满活力。这名学者对昆山的观察,和近年来两岸专家、学者、媒体走访考察的印象一致。
台资与台湾人对昆山的贡献,不仅仅在创造财富、就业,造就人均GDP“比肩”日韩、超过台湾等经济领域,让这座城市在制度、治理层面,汲取两岸精华,为两岸融合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是更重要的成就。
研究过昆山经验者都知道,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尊重、精准沟通的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公平、严谨、人性化的市场环境,是昆山成为台资集聚和蓬勃发展的根本因素。
1998年成立的台商协会是大陆第一个县级台协,其后台湾人在昆山逐渐拓展出各种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发挥了政策沟通的功能。台湾人在昆山所创造的社会力量,能够有效地居间沟通、调和、折冲,提升了当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台湾人在昆山所形成的社会力量,在尊重党政体制的同时,与地方政府形成务实、融洽的伙伴关系。昆山地方政府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构出各种制度化的协商、沟通平台,将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转化为施政。
简言之,两岸各自社会制度中最良善、最有优势的部分,包括台湾的多元文化、大陆的协商民主,在昆山被牢牢地“粘”在一起,“制度粘性”形成了“制度吸引力”,这就是10万台湾人源源不断地选择在昆山融入扎根,200多万非本地人选择在昆山居住、兴业的重要原因。
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共领导人对大陆蓝图的描绘,“昆山模式”就是未来大陆各地的缩影,这也意味着台湾人确实可以为大陆的治理模式做出更多贡献。从昆山经验出发,两岸应该更自信、善意地看待彼此的制度与融合的可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