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彩门楼,山西省清徐县民间传统美术,是一门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起源于唐代,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自己来年商铺兴旺,人畜平安,祛除百邪,便在附近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竿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求来年百业兴旺。到宋代发展为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己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具有观赏价值。再后来历经许多商家的改进,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
2011年5月23日,清徐彩门楼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徐彩门楼最早起源于唐代,经历代演变,喷绘彩门楼成为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文化遗产,“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是清徐县流传已久的过年民谚。
清徐祖祖辈辈的人们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要去集市购买柏叶,将柏叶插在门拴上,以示接福避邪(即可压百邪)。在大年三十,人们将柏叶绑在一根竹竿或者木棍的稍头,再用红纸缠上,贴上“迎喜接福”的对联,然后绑在房顶的烟囱上,还有的将柏叶同供品摆在一起供神,祈求来年生意兴旺;后来各家在门前用几根门杆搭架,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成为了柏叶门楼,家家户户门楼造型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用新的材料来反映他们的审美倾向,显示各家的富裕程度,于是出现了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商家更是在自家门前垒起了塔塔火,以此寓意生意兴隆、红红火火,也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后来发展到商家在商铺门口的街头搭过街柏叶门楼,又高又大,会吸引很远地方人们的注意,同时也借此起到宣传自己商号,吸引顾客光顾的作用。当观看的人越聚越多时,商家便用柏叶和废食用油泼在塔塔火上,象征来年生意红火。由此,柏叶门楼开始发展为过街柏叶彩楼。
随着经济的繁荣,清徐城内的一些较富裕的商号开始设想搭制工艺更复杂、造型更美观的彩楼,于是,由较大商铺出面牵头,采取自愿原则,向邻近商行筹钱,筹起钱后请当时制作抬阁的师傅制作较好的彩门楼。在原柏叶彩门楼的基础上,产生了用五彩布裹木椽子并用彩布扭彩编织亭阁门楼古建型状的新式彩楼,其名称也由原来的柏叶楼正式取名为彩楼,后来又在彩门楼上挂上灯笼、绣球等,并给每个彩门楼起上了吉祥如意的名字,如“聚财门”“五福门”“兴旺门”“平安门”等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原来扭彩编织的基础上,增加了美术彩绘部分,增加了五彩灯光,在造型上也更加多样。
清徐彩门楼从搭的位置和名称上可分为彩楼(即搭置在街头的)和门楼(即搭置在各单位和各家门口的)两种。
根据搭制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柏叶门楼、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喷绘彩门楼五种,它们的骨架制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装饰材料和工艺。
柏叶门楼
柏叶门楼是彩门楼的前身,有两种形式:一是各家门前一门一顶的,两旁扇形耳壁的单层门楼。另一种是横跨大街的三门四柱三顶,双层的过街柏叶门楼,它是由门柱、横梁、门楼、楼顶、脊檩组合而成的似古牌楼式样,门楼顶部制作与柏叶楼相同,两边小门要比中门低,小门楼的脊檩应在中门楼顶斜坡之下为宜,楼顶不宜过高。
柏叶彩门楼
在柏叶门楼基础上搭建成了柏叶彩门楼,最大的变化是在明显部位用五色彩布进行了装饰。将门楼顶部前后两处水斜坡和挑角用柏叶枝编织装饰,横梁脊檩匾额部分用五彩布扭彩子、绑好匾额,门柱即用红布包裹或用五彩布扭成网状缠上去,并贴上对联、挂上灯笼。
扭彩彩门楼
扭彩彩门楼的装饰分扭彩与装彩两部分,门楼的顶部、门楼与横梁、门柱的四面为扭彩部分,全部要用彩布包装,周边用红纸金纸条和手工纸贴出花边图案,图案的使用是艺人的绝技,当地常扭的彩子有“结鱼网”“编席子”“结空心疙瘩”“尖对尖”“编九针儿”“打灯笼景”“拉瓦棱”等样式,各部位彩子扭好后,要用淡红色、淡绿色、淡黄色绸布衬底,将图案衬得更加突出。
彩绘彩门楼
彩门楼的彩绘不拘泥传统的程式画法,图案活泼自由,门楼四门柱为红底金字或者是红底加祥云图案,中门横梁一般采用“包袱式”彩绘和“方心形”彩绘,小门横梁采用“方心式”和“海漫式”彩绘方法彩绘,小门楼采用仿古建筑彩绘工艺方法彩画,图样左右对称,以青、绿色调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用新的材料来反映他们的审美倾向,慢慢发展成柏叶门楼、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和喷绘彩门楼五种,其中又属扭彩彩门楼最具代表性。扭彩是将五色绸布裁成3至4寸宽、2丈多长的布条,将扭彩部位的椽子用红棉布缠住,以达到不让木椽露出本色的目的,然后用五色彩绸扭制出各样图案彩子。各部位的彩子扭好后,再用淡红色、淡绿色、淡黄色绸布衬底,将编制的图案衬得美观靓丽。
清徐彩门楼是中国仅有的一种门楼艺术样式,在中国的门楼艺术中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