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浦东说书,又称钹子书、沪书、农民书等。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
浦东说书发源于上海浦东,流布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59。
历史沿革
浦东说书是钹子书的一支,有“小书”和“大书”之分。又说又唱、用钹子敲打的浦东说书,一般称为“小书”;只说不唱的浦东说书谓“大书”,又称沪书、上海评话。
图片来源:网络
浦东说书起源于宣传佛教的因果教义,生活在浦东的唱导法师手敲小钹,用浦东语言、语音、语调,自击、自说、自唱,其内容都是佛法和经文,其旋律既汇集了浦东的山歌、田歌、盐歌、渔歌,又融入了源于佛教音乐的莲花落,逐渐变成摆脱“梵呗”即传统佛教音乐的“因果调”,故浦东说书最初称为“说因果”或“因果书”,至今崇明和流传到浙江平湖、嘉兴等地的浦东说书仍称“因果书”。
20世纪初光绪年间的《图画日报》曾载有“说因果画”,并题打油诗“手敲小钹说因果,口唱还将手势做,多人环听笑迷迷,只为乡音说得真清楚”。可见当初浦东说书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其表演环境不是在茶馆里,而是在街巷坊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颐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沪江商业市景词》记载:“茶寮每有说书人,海市蜃楼幻作真,一扇一瓯聊佐讲,偷闲争听味津津”,证明当时“说书”的环境已经进入小茶馆;“一扇一瓯”说明浦东说书的道具已经有所增添;“偷闲争听味津津”,一个“争”字道出听众之多。另据1936年《川沙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高桥镇就有浦东说书的书场了;浦东《三灶镇志》记载,清末民初,“三灶集镇上某些宽敞茶园,为招徕茶客,就邀请唱钹子书者增辟书场”;《周浦镇志》曰,“此种说唱特别盛行于抗日战争前”;《康桥镇志》《彭镇镇志》《坦直镇志》《三墩镇志》等对浦东说书都有相似的记载。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时,从老艺人以师承上推回忆的传人谱系看,浦东说书当始于清道光五年至十六年间(1825~1836),创始人为顾秀春。
1932年浦东有两个沪书行会组织。一个叫“大团开智社”。设在南汇县大团镇;一个叫“上海永裕社”,设在川沙县洋泾顺风茶园。那时浦东说书艺人占领了浦东绝大部分茶园书场,在浦西南市老城厢也时有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两个组织因战乱全都解散。
1979年上海市南市沪书队建队合影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上海市沪书改进协会”;1958年上海浦东县建制时,成立了上海市浦东县沪书演出队;1961年浦东县建制撤销时,划归南市区后改名上海市浦江沪书队;1978年,施春年受命复建浦东说书组织,并于1979年5月成立上海市春江沪书团;1987年上海市春江沪书团全体转业。从此,浦东说书职业演出团体不复存在。
艺术特点
演唱形式
浦东说书《养猪阿太》 图片来源:盐都日报
浦东说书以浦东方言表演,用钹子伴奏,以醒木、折扇、手帕为辅助道具。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为单人坐唱,演员身着长衫,演出开始用竹筷敲钹子唱四句诗或词,再唱开篇,后说长篇正本,在长篇时开头也是唱一段,长篇以说为主,时有穿插唱。解放后经过改革,增添弦乐伴奏,并有群唱、表演唱等形式出现。
表演特征
浦东说书说唱时敲钹子以渲染气氛,增加美感。钹子声的轻重缓急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通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陆文仙复出后演出《白蛇传》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曲调唱腔
浦东说书的曲调朴素,节奏明快,有“长调”“慢调”“急调”“哭调”等。唱腔分“西乡调”和“东乡调”两大类,松江以“西乡调’为主,川沙、南汇等县以“东乡调”为主。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原以唱为主,有说重于唱的。唱词一般以七字句为基础。
经典剧目
浦东说书书目大多是以说历史、论忠孝、赞侠义、讲尽忠报国、述因果报应为主要内容,解放后也有了一些改编和创作。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截图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浦东说书的专业演员已不多见,这一民间曲艺正逐渐走向衰微,急需加强保护传承。
保护措施
浦东区北蔡镇正在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浦东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珍贵、濒临灭亡的浦东说书得以传承和保护。
浦东说书陈列馆 图片来源:影像上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07年8月设立了浦东说书陈列馆,陈列馆集中展示了浦东说书过去和现在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了几百年来民间艺人辛勤劳动的智慧遗产,尽最大努力充实陈列馆的馆藏。陈列馆长年对群众开放,对参观者进行讲解,宣传浦东说书特色文化,让参观者更深一步了解浦东悠久民间曲艺的历史,扩大社会影响。
2008年10月上旬正式挂牌成立北蔡镇中心小学浦东说书传承基地,挑选35名优秀学生参加培训,配置专业老师授课,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小学生演出队能配合社区、学校在节庆期间进行演出,使浦东说书后继有人。积累两年多实践经验,浦东说书传承基地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中学于2011年4月授牌,使培训向高层次发展。
2008年12月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东说书专家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先生“以国家层面为主体,要打破区域壁垒,在上海全市开展普查与挖掘老艺人的人文资源,通过举办曲艺邀请赛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有效地保护浦东说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的讲话,对北蔡镇“传承、保护、发扬”浦东说书,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2009年和2013年,北蔡镇分别举办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浦东北蔡杯”长三角地区曲艺邀请赛,以加强地区文化交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打造北蔡文化品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评弹、独角戏、绍兴莲花落、湖州三跳、浦东说书、锣鼓书、温州鼓词、唱春牛等纷纷登台亮相,各领风骚,由北蔡镇文广服务中心选送的浦东说书《嫁女歌》《浦东婚嫁》《分段承包》等深受好评。
入选非遗
2007年申请非遗时张桂汀录像表演《小八义》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08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文化服务中心获得“浦东说书”保护单位资格。
曲艺价值
施春年表演《林海雪原》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浦东说书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对于研究地方曲艺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