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在夜幕的掩护下,按照预定计划,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今属吉林)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官兵奔赴战斗前线。资料照片来源:解放军报
骄横的美帝国主义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参战。志愿军入朝时,由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已进占平壤、元山一线,并分东西两线以最快速度向朝中边境推进,形势非常严峻。鉴于志愿军隐蔽入朝尚未被敌察觉,毛泽东、彭德怀当机立断,改变原定入朝后先组织防御战的计划,决定采取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立即发起进攻。10月25日,已作好战斗准备的志愿军与长驱直入的敌军遭遇,打响了出国作战的第一次战役。这一仗利用战略上的突然性,给冒进之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然而,所谓“联合国军”遭遇打击之后,虽已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但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故稍事调整后继续向北推进。10月31日,英军第27旅进至定州、宣川;美军第24师进至泰川、龟城,骑兵第1师由平壤调至云山、龙山洞地区;南朝鲜军第1师主力向宁边地区转移,第8师退至球场地区,第7师东调球场、德川地区;美军第2师北调安州地区作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其清川江以北的兵力虽增至5万多人,但仍处于分散状态。此时,西线志愿军可集中10至12个师、12至15万人作战,兵力居优势。据此,志愿军首长决心采取向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南朝鲜军第8、第7、第1师,而后视情况再歼美、英军。各军按统一部署,于11月1日黄昏发起攻击。在第40军大力协同下,第39军集中8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于16时发起云山进攻战斗。至3日夜,云山战斗结束。
△云山战斗顺利结束,志愿军欢庆胜利 来源:《朝鲜战争》
在云山战斗中,我三十九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歼灭了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骑一师第八团之大部及南朝鲜军第一师第十二团一部,共歼敌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1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76辆、各种炮190门及大批枪支弹药、器材和物资。
△云山进攻战斗图 来源:中国军网
云山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云山郡政府所在地,一个仅有千户人家的小城。它是朝鲜北部的交通枢纽,四条公路在此交汇,有通向东北的云(山)温(井)公路,通向西北的云(山)昌(城)公路,通向东南的云(山)宁(边)公路,通向西南的云(山)博(川)公路。北有三滩川,东有温田川,西有龙兴江,南有九龙江。城区周围群山连绵,山上密林覆盖,山谷河流纵横。
志愿军第39军于10月30日完成了对云山的三面包围。10月31日,美骑兵第1师师部及第5团到达龙山洞,第8团开始在云山接替南朝鲜第1师防务,南朝鲜第1师率第11、第12团向宁边、立石移动,第15团留置云山东侧的三滩川东岸。
我军欲趁敌人对我方情况不甚明了之际,把握战机,以三十八军全军及四十二军一个师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师穿插至各部分敌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11月1日9时,在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正式下达的攻击部署中,第39军将于当日晚攻歼云山之南朝鲜第1师主力,得手后准备协同第40军围歼龙山洞地区之敌。总攻发起前,第39军虽得知美骑兵第1师已经向云山地区移动,但并不知晓其已经接替南朝鲜军的防务,因此主要进行围歼南朝鲜第1师的准备。进攻发起后,各路部队攻入敌阵,发现交战的均为美军部队,经审讯俘虏后,方得知美骑兵第1师已经在云山布防。
■美军骑兵第一师
云山战役指挥将领:美第1军军长 米尔本 骑兵第1师师长 盖伊
“马头徽记”是美军骑兵第一师的标志,这个师创建最早、战功显赫,是华盛顿时代建立的“开国元勋师”。以骑兵起家的骑兵第一师于20世纪40年代进化成一只彻头彻尾的机械化部队,但为了保持历史荣誉,他们延用以往的番号,士兵的臂章上都会有一个马头符号。它自吹建军160年从来没打过败仗,是深受美国统治集团推崇的一张“王牌”。1950年7月1日,骑一师作为侵略美军的先锋从釜山登陆,后来在其他美军的配合下,横扫朝鲜南部,率先攻克南朝鲜首都汉城,直逼北朝鲜。10月19日,又率先占领北朝鲜首都平壤。
△吴信泉在朝鲜战场指挥作战。来源:人民政协报
■志愿军第三十九军
云山战役指挥将领:第39军军长 吴信泉 第39军116师师长 汪洋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前身师徐东海、吴焕先、程子华等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以善打硬仗、恶仗闻名。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八路军第二纵队、新四军第三师。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当年四野有“三只虎”,三十九军就是其中之一。在辽沈和平津战役中,三十九军都是四野的主力部队。三十九军一一六师是云山战斗的主攻师,其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五师,曾被东北野战军总部评价为“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 * ………
云山之战,成为这两个中美王牌部队之间的战斗,皆在双方意料之外。美军骑兵第一师百十年间从无败绩的神话,经过三天激战,从此烟消云散。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女儿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朝鲜开始发生了惊人的事件,第8集团军几乎溃不成军。” 一位美军记者则这样描述云山之战:“美军被这锐利的攻势所震惊,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我志愿军于十一月二日攻克云山,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和南朝鲜侵略军。来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判断敌军后撤,提前发起进攻
11月1日这天早晨,重兵云集的云山战场,一反常态,寂静无声。白茫茫的浓雾,飘飘荡荡,笼罩着大地山峦,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吴信泉指挥的志愿军三十九军主力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计划在当晚7时30分对云山守敌发起总攻。下午3点多,前沿观察员发现,云山外围的敌坦克、汽车、步兵开始向后移动。在没有遭到攻击的时候,云山之敌就有了逃跑的迹象。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不得不决定把攻击的时间提前至下午5时。据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一六师政治部副主任陈绍昆回忆:“当时,我们不知道这是美第1骑兵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第1师第12团在换防,只当是敌人准备逃跑。师里报告了军里,建议提前发起攻击。”下午5时,担任攻城任务的该军第一一六师以两个团发起冲击。战至黄昏,配属该军的炮兵第一团(欠一个营)及军火箭炮营(欠一个连)进入阵地。在怒吼的炮声中,我三十九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被当作南朝鲜军,大摇大摆过桥
夜里,我三十九军第三四六团第四连从敌间隙直插云山,一举突入街内。当他们到达公路大桥时,守桥的美军竟把他们当成了南朝鲜军,给他们让路。四连战士大摇大摆地通过大桥,到了美军第三营指挥所。“一个连的士兵纵队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上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警戒该桥的美军士兵可能认为他们是南朝鲜军队,没有查问就让其通过了,因为他们是堂堂正正、十分肃静地走过来的”,美军战史记述道,“纵队通过桥以后一直在干道上北进,不久接近了营部。突然间吹起了军号,开始一齐向营部袭击。”四连的军事行动如同是在舞台上演出,除了胆大包天之外,中国士兵的机智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据中国第三十九军史料记载,中国士兵通过桥梁的时候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
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一齐开火,打得美军措手不及,罗伯特·奥蒙德少校被扔进指挥所的第一枚手榴弹炸成了致命伤。美军八团三营营部立即混乱起来,中国士兵成扇面队形展开,营部周围一片白刃战的格斗声。我四连占领大桥后,拦截了满载敌人的十余辆汽车,毙敌70余名,俘敌8名,击毁坦克1辆。最终,美骑一师第八团直属队及其第三营共740余人和大批伪军,被压缩在诸仁桥以北开阔地带。3日夜,该敌在飞机、坦克支援下突围未果,全部被歼。
△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战斗中痛歼美军。图为被俘获的美军。来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仅凭步枪刺刀,缴获四架美军飞机
第三十九军三四八团二营的官兵沿着三滩川东岸向云山方向攻击,一班副班长李连华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四个房屋大小的物体。李连华战前曾到这里侦察过,这里原是一片开阔地。他谨慎地向前摸过去才看清楚,这里居然有四架飞机!原来这个开阔地成了美军的临时机场!守卫机场的美国士兵立即与中国士兵短兵相接,战斗中一班伤亡严重,仅剩下李连华和另外一名战士。这两名中国士兵固执顽强地向飞机接近,两个人虽都已负伤但始终没有倒下,直到把最后一个抵抗的美国兵从一架飞机的座舱里拖出来。中国士兵占领这个临时机场后,企图用人力把沉重的飞机推到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但是推不动,于是就用大量的玉米秸把四架飞机遮盖了起来。
后来得知,这是一架炮兵校射机和三架轻型飞机,是在日本的美军远东总部派来的,它们于这天下午从东京机场起飞,飞机上乘坐的是前来采访美军骑兵第一师的记者。记者们没有来得及采访就遇到了战斗,紧急起飞没有成功,原因是飞机被中国士兵包围了。中国士兵依靠他们手里的步枪和刺刀缴获了四架美军飞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唯一的一次缴获了美军的飞机。
天亮以后,被中国士兵藏在玉米秸下的四架飞机,被八架美军"野马"式轰炸机发射的火箭击中烧毁。(摘自《朝鲜战争》)
△我志愿军战士沿着云山街道追歼逃敌。来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分析整个战斗过程,云山进攻战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灵活把握战机 进攻出其不意
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对云山西面第八骑兵团第三营的进攻,也许达成了最令人震惊的突然性。”
我39军在10月30日完成对云山的三面包围后,原定于11月1日19时30分发起进攻。但敌情发生变化,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提前总攻云山。17时实施炮火急袭。10分钟后,116师、117师向云山城发起全面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我三十九军第三四六团第四连从敌间隙直插云山,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上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被误认为是是南朝鲜军队过桥以后一直堂堂正正在干道上北进,直到接近第八骑兵团第三营营部的时候,才突然间吹起了军号,一齐向营部袭击。
●分割包围各个歼灭&夜间白刃战
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把云山战斗作为模范战例收入军官基本教材《作战理论入门》一书,认为: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斗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还不十分了解,但“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10月底,“联合国军”在清川江以北地区兵力猛增至美军3个师、英军1个旅、南朝鲜军约2个师,共六七万人,但因对志愿军的参战意图和参战兵力判断失准,仍处于分散状态。而西线志愿军可集中10~12个师、12~15万人作战,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获得集中主力、分割包围、各个歼敌的有利战机。云山战斗中,39军针对“联合国军”火力猛烈、飞机优势对我军阻力较大,但突击力不强,尤其惧怕近战夜战和切断后路的特点,采取侧后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对运动中与立足未稳之敌迅速包围,345团首先发起进攻,迅速占领诸仁桥,切断敌人南逃退路。116师3个团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先后攻入云山城内,与美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该师师长汪洋回忆:“杀声四起,刺刀见红,美国兵从未见过如此神速的猛扑,更不适应近距离的白刃战,渐渐乱了阵脚,溃不成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精神
时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这场中、美两军第一次交锋中,我志愿军战士英勇善战与美军士兵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照。”
1950年10月9日,在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主持的沈阳会议上,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的吴信泉气壮山河地表示:"美国鬼子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怕他个熊,纸老虎当真老虎打,打他个人仰马翻。"面对美军王牌部队,39军斗志更加旺盛、不惧牺牲、敢打敢冲。如343团1连以勇猛的动作楔入敌阵,仅用50分钟即攻占龙头洞,歼灭美骑1师第5团1个连100余人。志愿军司令部在给1连的“通令嘉奖”中指出:“从此次作战中,可看出我军指战员的战斗素养与作战精神比敌人强,我以一个连即能歼美国一个连。” 345团面对被围诸仁桥的美骑1师第8团指挥机构和第3营在十多辆坦克掩护下的疯狂冲击,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革命精神,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最终全歼该敌。战斗中,2营4连1排3班阵地被敌突破,双方展开肉搏。3班长邹德贵与敌人滚打在一起。当5名美国兵冲到他身边时,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临死他的嘴里还咬着敌人的一只耳朵。
△志愿军战士张进武在云山战斗中追击逃敌时活捉了12个敌兵 图片来源:《朝鲜战争》
云山之战,响应志愿军党委的号召:“发扬人民解放军高度顽强刻苦、英勇善战的精神,把我军的声威扩大到全世界,提高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39军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利用灵活的战术,以劣势装备战胜了号称“王牌师”的美军骑兵第1师。这一胜利,极大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也进一步坚定了志愿军的战斗信心。
综合整理自:中国军网、解放军报、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中国国防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军事图片中心、《朝鲜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