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他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将,还是一位军事教育训练专家、军事科技研究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造诣颇深的军事理论学者,对革命战争和中国人民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时轮(1907~1991)
宋时轮,湖南醴陵人,党性坚强、品德忠厚、指挥才能卓越。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组建游击队,向反动派宣战,将原名宋际尧改为宋时轮,表示历史时代的车轮不可阻挡。
他一生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战功卓著。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之战,在摄氏零下30度严寒的艰苦条件下,指挥第九兵团给美军陆战第一师、第七师以歼灭性打击,对转变当时朝鲜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称赞第九兵团“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秘密入朝作战 消灭美军建制团
1950年10月23日,宋时轮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在北京面见毛泽东时,毛泽东风趣地对宋时轮说:“我不会遥控你,我们要你去朝鲜,是用人之长,你要对付的是美国陆战第一师……”
离京后,宋时轮立即命令部队展开入朝工作,原准备整训3个月,但11月5日中央军委发来指令,要第九兵团立即入朝。此时准备工作还来不及做好,连15万人的棉衣都没解决。
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将军(中)
在宋时轮的指挥下,11月7日,第九兵团二十、二十六、二十七军在夜幕下隐蔽入朝,徒步穿行于高山密林中,21日,15万人秘密集结到长津湖等地区,在美军眼皮底下而未被发现,西方军史学家后称赞为“当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之一”。此时天降大雪,到27日志愿军发动进攻时,气温降到零下40多度。是役,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全歼“联合国军”美第七师第三十一团(加强团),创造了我军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消灭美军建制团的纪录。
由于冬装等各项给养供应不上,第九兵团非战斗性减员非常严重,据党史出版社《开国第一战》第295页记载:9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其中救治无效死亡的约3000人),冻死约1000人,累计减员48156人。减员数量占总数的32.1%。悲壮的长津湖之战中,第二十七军八十师二四二团第五连,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信员之外,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宋时轮后来在回忆录中认为,长津湖战役“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拒绝回国休整 率九兵团再上前线
1950年12月17日,毛主席致电志愿军总部并宋时轮:“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为了恢复元气,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提议该兵团在当前作战完全结束后整个开会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再开朝鲜作战。”
但是宋时轮拒绝了回国休整,选择了在朝鲜就地休整。9兵团休整了好几个月,错过了第三次战役,但参加了第四次战役(26军)、第五次战役。1951年春,宋时轮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委,参加指挥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直至1952年7月奉调回国,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生之痛 他流着泪离开朝鲜战场
长津湖战斗发起前穿着单衣宣誓的志愿军官兵。
1952年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鸭绿江边,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满头花白的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据宋时轮的女儿宋崇实回忆:小时候,常看到父亲面对一张战士们行军的照片默默发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张朝鲜战争二次战役的照片,那些行军战士都隶属于父亲的第九兵团,正穿过朝鲜的长津湖大桥,很多人都长眠在朝鲜的大地上。
1991年7月,当宋时轮将军在上海离世时,面对父亲的遗体,宋崇实既感悲痛又有一丝欣慰:父亲终于可以和长眠在朝鲜的战友们在天堂相见了。
教授抗美援朝对美陆军作战经验
1963年, 军事科学院领导合影。宋时轮(左三)
宋时轮是中国军事科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卓越领导者。由他直接主持制定的我军第一代战斗条令的诞生,为人民军队训练和作战提供了基本依据。
“治军必治校”,是宋时轮的军旅格言。早在1930年,他就担任过湘赣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为湘赣苏区红军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才,并积累了丰富的治校经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宋时轮要求部队要大力研究美军的战术特点,不断提高我军指挥员的军事素质,要把纸老虎当铁老虎打。在他的教导下,兵团各级指挥员的军事素质迅速提高。
从朝鲜战场胜利凯旋后,由于对美国陆军作战的出色表现(长津湖之战),中央军委任命宋时轮为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旨在培养更多对付美国陆军的军政干部。在任5年里,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针,从严治校,狠抓教学,在短短5年时间内,把总高级步兵学校建成了一所具有我军优良传统、严格正规的军事学校,培养了3000余名具有良好军政素质的营团级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才。”
宋时轮生平
1926年春入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萍乡边界地区组建游击队,担任萍醴边区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
1930年起,历任湘东南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第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2至5次反“围剿”作战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冬到达陕北后,调任第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1936年任第30军、第28军军长,率部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716团团长、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第9兵团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1952年回国后,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后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7年11月,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先后兼任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
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院党委第二书记、书记。曾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1991年9月17日,他在北京病逝,终年84岁。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政协报、红网、湖南日报、《毛泽东军事文集》等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