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上旬,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8万余人的伏击和围攻,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入收缩状态,并加紧对蒋介石诱降。蒋介石乘机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强令在长江南北和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揭露了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并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付突然事变。同时,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也作了必要的让步,决定将皖南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

  1941年1月4日,驻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教导团和三支队共9000多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由泾县云岭启程北上。1月6日,当部队到达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7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袭击。在叶挺军长指挥下,新四军指战员奋起自卫,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临危不动摇,遭反革命分子杀害,军长叶挺被敌人扣押。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也是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皖南事变”发生以后,周恩来怀着非常悲愤的心情,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向国内外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并将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共计9万多人,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

  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从1940年10月20日前后开始,到“皖南事变”达到最高峰,经过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坚决斗争,到1941年3月上旬被击退。

积极抗日 新四军队伍迅速壮大

从左至右为项英、周恩来、叶挺。图源:北京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展开第二次合作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统一指挥,共御外侮,中国共产党做出让步,同意将军队改编成国军作战序列,把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把在南方八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38年,新四军开进皖中、皖南、苏南、豫东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年底,新四军经过两年多的敌后游击战,对日、伪军作战2700多次,毙伤俘敌5.5万人,在华中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苏南、皖中抗日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主力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地方武装和不脱产的地方武装数十万人。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雄壮的《新四军军歌》,是这支有着“铁军”之称的人民军队在华中敌后战场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真实写照。

缩编限防 蒋介石强令共产党军队北移

    

新四军对日顽强作战。图源:新华社

  虽然国共再度合作,一起进行抗日战争,但是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提防却从未有过松懈,随着共产党军队的快速壮大,让蒋介石如坐针毡。1940年7月16日,他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中央提示案”,要求取消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缩编八路军、新四军,限制其防地;八路军、新四军一律开到晋察两省和鲁北、晋北地区,不得越境。                

  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政府又以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的名义,向八路军正副司令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发出电报(“皓电”),称八路军、新四军不服从国民党中央政府命令、自由扩充军队等等,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以内撤到黄河以北地区。

  朱德等于11月9日复电(“佳电”),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命令和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诬蔑,同时为顾全抗日大局,表示可以将皖南新四军移到长江以北——“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部队调到长江以北”,华中的部队则不能退让。

相煎何急!新四军在茂林遭遇伏击

途经茂林镇的新四军。来源:人民网

  自国共第二次合作以来,国民党军方领导层就心怀忌惮,无法容忍共产党力量扩大,担心“国民党失地,日本与共产党分地”,“本党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多次与八路军、新四军发生局部摩擦,中共中央则一直奉行“凡遇军事进攻,准备在有理又有利的条件下坚决反抗之,极大地发挥自己的顽强性,决不轻言退让。”到了1940年年末,在黄桥、曹甸冲突之后,国民党想在军事上彻底解决中共威胁的愿望已经非常强烈。                

  当共产党为了顾全大局,采取让步政策,同意将长江以南的新四军移到江北时,蒋介石却秘密下达了《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和《解决江南新四军方案》,密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等全力调兵围歼新四军部队。顾祝同任命上官云相全权指挥驻在皖南的军队,12月20日调集所部分途向皖南新四军驻地集结包围,构筑碉堡,只待蒋一声令下,便“彻底肃清匪巢”。

  中共中央察觉到危险,多次发电指示在皖南的新四军必须在12月31日之前全部北移,北移中要提高警惕,做好充分的自卫准备。为了防范日军攻击和国民党军偷袭,新四军北移方案路线一直迟迟未决,直到12月28日才决定走苏南一线北移,绕开国民党军第52和108师,迂回到天目山,再到溧阳待机北渡。

突围出来的新四军队伍。来源:人民网

  1月4日夜,新四军9000余人奉命转移,编成三个纵队,分三路开进。6日前进到泾县茂林地区时,误入国民党军队事先设好的包围圈,突然受到了上官云相指挥的7个师8万余人的严密包围和猛烈袭击。由于判断错误,加之内部意见分歧,对外联络中断等,经过数日的恶战,新四军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或牺牲、或被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参谋长周子昆等高级军官和干部牺牲。

千古奇冤!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

《新华日报》登载的周恩来的题诗。来源:人民网

  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将新四军军长叶挺“着即革职,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国共关系处于抗战爆发以来最为紧张的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诬蔑新四军“抗命叛变,袭击友军”。国民党新闻机关强迫重庆各报必须在18日刊登国民党政府的“一•一七”通告和国民党“发言人谈话”。周恩来指示《新华日报》拒绝刊载,并组织人员撰写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消息和驳斥国民党反动军令的社论,但全都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扣压。

  预发的报纸留下半个版面的空白。周恩来悲愤地在空白处挥笔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以两幅题词揭露了“皖南事变”真相,把国民党反动派制造这一破坏团结,损害抗战的严重罪行暴露于全国、全世界人民面前。

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来源:人民网

  1月18日清晨,刊载有周恩来题词的《新华日报》出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一时发行量剧增。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公开报道皖南事变以及国民党封锁新闻的真相,并在海外媒体发表,他的报道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欧美和苏联的记者纷纷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揭露皖南事变真相。英国驻重庆外交官证实事件的真实性后,向伦敦报告了中国“战争中的战争”的事实,而且报告了重庆方面正准备大举进攻延安的消息。国民党政府在国际舆论面前十分狼狈,被迫承认了事实,最终使皖南事变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新四军陈毅代军长(前中)和一部分干部合影来源:人民网

  为了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中央军委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公开表示:“以后亦决无‘剿共’的军事,这是本人可负责声明而向贵会保证的”。中国共产党以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最终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

江南一叶!5年监禁《囚歌》明志心向党

叶挺像。新华社发

  在皖南事变中,叶挺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强行扣押。此后在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度过了五年零两个月的囚禁生活。蒋介石亲自出马进行“劝导”,要任命他为国民党军的战区司令长官。可是叶挺冷冷地回答:“若是放我出去,我还是要去当新四军军长。” 他不惧国民党威逼利诱,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人格,写信表示“个人之操守至死不可变”,作《囚歌》以明志:

《囚歌》叶挺手迹。来源:中国军网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早年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加入过中国国民党,在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时赴苏联莫斯科学习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威名远播,作为“北伐名将”享誉中外。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首位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叶挺漂泊海外十年之久。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展开二次合作,在对于红军整编后的领导权问题,几经谈判始终相持不下时,叶挺根据党的指示,经由澳门回到上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他曾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报任命后,向中共中央提出了恢复党籍问题,哪怕是秘密恢复也好。毛泽东对叶挺说:“你不当共产党比当共产党所起的作用更大。当了共产党你就不能当新四军的军长了,许多话和要求也不好说了,因为国民党不会让共产党员当新四军的军长,也不会采纳共产党的建议和要求。”为了帮助新四军争取权益,减少蒋介石对新四军的猜忌,叶挺一直未能恢复党籍。

  1946年3月4日,叶挺终于获释。出狱后第二天他即致电党中央,希望重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叶挺的申请给予高度关注,曾做三次修改,并亲笔将抬头改成“亲爱的叶挺同志”。得到同意入党的批复,叶挺兴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接受记者访问时,他说:五年的思考让我更加深信,今天的中国,真正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记者问:将军今后有何打算?叶挺回答:除了为人民外,还有什么?                

  1946年4月8日,叶挺乘飞机返回延安时,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生命在光明开启的时刻戛然而止。从1924年初次入党,到1946年重回组织,经历20余年奋斗,叶挺每一次面对个人荣辱甚至生死选择,都表现出极强的政治立场,经过了种种严峻考验,终于再次回到中国共产党的怀抱,其献身国家民族,矢志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忠贞,将永载党的历史。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凤凰网、国际在线、参政消息、长江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日报、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