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书是山西省沁县申报的传统说唱艺术。在明末清初形成相当规模,亦名“老州调”。流行于晋东南的沁县、武乡、沁源、襄垣,晋中的榆社、左权以及晋南的安泽、浮山等地。
三弦书早期演出时由一人说唱,同时自行以三弦、摔板和小铙伴奏,后来发展出一人为主、多人分行当辅助说唱的群口演出形式。代表曲目有长篇《清烈传》《金镯记》《仙宝传》,中篇《高文举夜宿花亭》《武大郎卖烧饼》《单刀赴会》等。
2008年山西省申报的三弦书(沁州三弦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沁州志》载: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改威胜军治为沁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沁州辖沁县、武乡、沁源三县。因三个县的盲艺人都说一个调子,而盲艺人又归“三皇会”领导,盲艺人说唱书段以三弦为主要乐器,行书时又叫“老州会”,三弦书亦名“老州调”由此而来。
据艺人韩荣先(1918-1980)、魏德胜(1895-1962)、张国珍(1911-1985)回忆,沁州盲艺人组织“三皇会”成立于清顺治十年(1965年),因此可以认定至迟在明末清初,三弦书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了。会中说书人均为盲人,老百姓又叫他们为“暗子队”。因盲艺人除说书外还兼“ト卦”,所以老百姓又称他们为“先生”。“老州会”每年五月初五举行例会,敬奉“三皇爷”。据近代盲艺人回忆,清代中叶老州会分三会,即“北会”、“南会”和“新成会”。由于日本侵略者入侵,新成会和南会在1938年以后、北会在1940年以后都再没有活动。
演出形式
三弦书的演出形式早期为一人怀抱三弦,腿绑摔板,兼用小铙,游走四方,说唱乞食,糊口谋生。后因一个人出门难处甚多,便开始收带徒弟,并在搭档行艺中发展形成了一人弹三弦并兼用摔板和小铙说唱,另外一人拉二把伴奏并辅助说唱的表演形态。还有一人为主、多人分持摔板、小铙、反二把、笛子、四胡、二胡、琵琶、笙和洋琴等伴奏乐器辅助说唱的情形。传统的表演主要为坐着说唱。后来的一些高台演出,也有主要说唱者站立表演,其他伴奏和辅助说唱者坐着演出的情形。表演前,通常先要演奏一段器乐曲牌,接着吟诵四句“提纲”,然后“起板”或称“叫板”,之后转入“正书”说唱。传统节目以长篇为主,一部大书如《清列传》就有45回。一般节目也大都在30回至60回之间,可连续演出一至两个月。
曲本体裁
三弦书的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体,以韵文为主。其中的韵文唱词,有七字句式的,也有十字句式的。曲本的篇幅长、中、短篇均有,以中长篇为主。短篇曲本多为纯粹的韵文体式。三弦书的唱腔曲调为板腔体,由月调和平调两类组成。其中,月调包括平板、垛板、颤板、哭板等板式和唱法;平调唱腔由六个腔句构成,主要用来说唱一些短篇的小段节目,曲调优美。
三弦书最远可以上溯到清代中叶的1778年,传承已有9代。由于传承地域的不同,艺人间又分为北会、南会、新成会(新成立的)三个支脉。在当地的民间祭祀和民俗礼仪中,三弦书艺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书和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的牛王书、马王书和羊王书等,其中寄托和表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三弦书的曲目有长篇、中篇和小段。长篇主要有《清烈传》(45回)《金镯记》(51回)《五色云》(50回)《烈女传》(48回)《丝鸾带》(64回)《牙牌记》(63回)《仙宝传》(24回)等;中篇主要有《高文举夜宿花亭》(3回)《武大郎卖烧饼》(2回)《单刀赴会》(1回)《罗成算卦》(1回)《宫门挂带》(1回)《小姑贤》(1回)等;小段主要有《反菜园》《老寡妇上坟》《抢铜钱》《奇巧断》《大脚王》《三女婿拜寿》《拙老婆》等;其中笑话段有《两头忙》《胡圪诌》等。
三弦书具有重要价值,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三弦书是曲艺艺术中正统的曲种,堪称曲艺中的“活化石”。三弦书曲词、音乐千锤百炼,具有较高艺术性。在中原诸多曲艺中,三弦书曲词文学性最强,雅俗共赏,音乐独具特色,实为中华曲苑中一株奇葩,极有抢救价值。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中新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