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是冷战思维和狭隘地缘政治观念的产物,三国开展核潜艇合作堪称‘教科书级’核扩散案例,这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精神的践踏,对条约有关规定构成严峻挑战。”中国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李松对此前美英澳三国共同宣布建立新的安全伙伴关系作出严正表态。
不久前,美英表示要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技术,帮助澳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这是美英于1958年在核研究以及核材料和设备转让方面合作以来,美国首次与其他盟友分享其核推进技术。此举透露出美聚焦“大国竞争”围堵遏制地区国家发展的险恶用心,将对地区局势稳定和全球核军控形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近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战略收缩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印太地区的投入,妄图通过推进所谓“印太战略”遏制新兴大国的发展,确保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一方面对某些盟友拥有核武器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却对一些国家的民用核项目揪住不放。此次美对澳大利亚进行“核武装”,带有明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特征,将给地区带来“新冷战”风险。
美英向澳大利亚出口高度敏感的核潜艇技术,将核出口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径,势必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一方面,这一举动将打破印太地区军事平衡,甚至激化军备竞争,进而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此举也可能加剧与友邻国家的紧张关系,从而影响地区局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亚太国家纷纷对此表示担忧或反对。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已明确表示,新西兰将不会解除长达数十年的禁止核动力船只进入其水域的禁令。
澳大利亚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缔约国和《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的缔约国,美英公然向其转让高度敏感的核潜艇技术,严重破坏和践踏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这种赤裸裸的核扩散行径,将对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国际核军控形势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美国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加大了核材料和核技术扩散的风险,势必引起更多国家甚至是盟友的不满,产生不良示范效应,对既有国际秩序带来严重冲击。
对于澳大利亚而言,三位前总理基廷、特恩布尔、陆克文齐声反对政府的某一外交政策,其冲击和震荡效应不可谓不大。
基廷近期两度发文,指责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是莫里森政府将外交和军事决策权拱手交给美国,制造假想敌,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失败主义者。紧接着,与现任总理莫里森同属自由党的特恩布尔出面表态,抨击“奥库斯”过度包装,意义被人为夸大,认为实现核潜艇在技术、成本等具体问题上困难重重,甚至用“背信弃义”“恶毒”来形容取消法方潜艇合同的行为。
陆克文则痛陈,与法国的潜艇协议争端是澳“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崩溃”,法国“完全有理由感到愤怒”,呼吁澳议会对莫里森政府的决定进行调查。
三位前总理不约而同对“奥库斯”唱反调,很明显是因为担心莫里森政府打开“潘多拉盒子”。做好一件事,不外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但澳在“奥库斯”问题上却同时违反了这三个条件。
首先,就天时而言,澳获取核潜艇之路坎坷漫长。建造维护核潜艇要求极高。英美仅为找到澳实现核潜艇舰队的路径就要花费18个月,其后还要建厂、培训工人,何时正式启动建造还没有时间表。莫里森也承认,考虑到核推进系统等相关敏感技术的漫长谈判,新的核潜艇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入列。
更为重要的是,英美绝对不会向澳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澳的核潜艇会不会造完即过时?将来核潜艇是否还有用武之地?这些都是大大的问号。特恩布尔称,如高浓度铀(HEU)反应堆出现故障,澳并不具备维修能力,这对澳是个隐患,使澳不得不发展本土核工业。但莫里森政府就这样赌上未来,跟美国深度绑定。
其次,就地利而言,澳大利亚是美英孤悬海外的小兄弟。澳孤悬海外,四面环海,并无直接的外部威胁。悉尼到中国南方大都市广州,距离也有7500多公里,飞行时间需要9个多小时。看着如此“夸张”的距离,澳怎么就会感到威胁呢?即便受到威胁,多大程度上能指望两位“兄长”呢?如果有一天澳核潜艇从波澜不惊的澳大利亚海岸劳师万里去刷存在感,估计很多澳大利亚人都会犯嘀咕:值得吗?
第三,就人和而言,“奥库斯”得罪的国家可不少。毫无疑问,到目前为止,没几个国家说“奥库斯”的好话。法国和欧盟自不必说,东南亚国家也普遍忧心忡忡,马来西亚和印尼明确表示“奥库斯”会造成新的军备竞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绵里藏针地表示,希望“奥库斯”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建设性贡献,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别拆台”。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直白地说,英美推动“奥库斯”只是想向澳兜售核潜艇罢了。新西兰则明白无误地告诉澳,澳核潜艇不能进入新水域。连“盎撒”兄弟国家都持保留意见,不得不说澳这步棋非常不得人心。
“奥库斯”首当其冲影响的是南太平洋无核区。美英法三个拥核国家都在南太地区拥有领土和属地,二战后在南太进行过多次核弹爆破试验。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13个南太国家历经10多年的协商,终于在1985年签订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澳一旦拥有使用高浓度铀的核潜艇,南太国家建设无核区的共同心愿和多年努力,或许就要付之东流。
从澳国内角度看,“奥库斯”剥夺了大量工作机会。澳媒报道,原本法潜艇项目60%在澳进行,超过600家澳承包商参与其中。而“奥库斯”核潜艇项目据称在阿德莱德建造,舰体还需被运到英美安装反应堆和操作系统。澳全国总工会等组织近期联名致函莫里森,对澳撕毁与法国潜艇合同表示失望,认为这将使数千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奥库斯”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四边机制”“五眼联盟”……在美国的操弄下,就这么几个国家排列组合,弄出这么多“小群”。看着唬人,实则换汤不换药,群友还各怀心思。正如基廷所说,“如果美国军队以其所有的力量都不能击败一群手持AK-47、开着皮卡的塔利班叛乱分子,那么它在与中国的一场全面战争中又有什么机会呢?”
美国仓皇撤出阿富汗在盟友心中的阴影尚未散去,一旦有事,这些联盟是会并肩作战,还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尤其是看着有人在群里再拉个小群,其他人又作何感想?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的那样:搞“小圈子”不得人心,也没有出路!中国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全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不可阻挡。
五国联防(FPDA)国防部长会议在吉隆坡召开,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国防部长级英国国防大臣参加。英澳两国在会上为与美国达成的核潜艇协议进行辩护,称对“奥库斯”的担忧被过度炒作。
“奥库斯”对东南亚的挑战很真切,已经引发了东南亚国家的担心与不安。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态度最为坚决。而新加坡作为东盟的“大脑”在主观表达对“奥库斯”良好希望的同时,实则也对外透露了其难以掩饰的忧虑。
“奥库斯”并不符合东盟对“印太”的美好展望。对东盟来说,继续维护和巩固其作为地区多边框架的“中心性”角色是重要目标。“奥库斯”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项举措,其所展现出的封闭性和对抗性,是对东盟所塑造和主导的地区多边框架的严重侵蚀,是对东盟“中心性”地位的公然挑战。
“奥库斯”加剧了地区原本就已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和角逐,潜在的军备竞赛和大国对抗风险势必将进一步损害地区繁荣与和平稳定。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如何应对以中美为代表的大国竞争和角逐近年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避免选边站及置身于大国竞争的漩涡也一直是这些国家在外交和战略层面的主要表述。同时,东盟也心知肚明,任何“选边站”的行为都将撕裂东盟并产生致命的危害。“奥库斯”的诞生无疑将加重东盟在这一课题上的压力,使其进一步面临着由于大国竞争、角逐和对抗及东盟成员国间意见分歧带来的巨大潜在风险。
“奥库斯”直接挑战了东盟国家对于无核化地区的追求。1995年12月,东盟国家为了推动东南亚成为“一个不受外部强国任何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完成了《东南亚无核区条约》的签署,宣布禁止在东南亚地区生产、试验、使用和拥有核武器。东盟国家曾经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和签署,但美国一开始便摆出不支持的态度,“奥库斯”在实质上只是美国这一态度的延续。“奥库斯”三国对于现有多边国际规则奉行的是“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同时,它也破坏了东盟国家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努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已派遣特别小组调查上个月美英澳宣布的“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带来的安全和法律影响。他警告称,其他国家将会效仿澳大利亚,寻求建造核动力潜艇,这会引发严重的核扩散和法律担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美英澳不得不就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作出辩解。但三国的解释苍白无力,根本无法回应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关切。
汪文斌指出,美英澳三国搞的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小圈子是典型的军事集团,充斥着过时的冷战零和思维,是三国迷信武力的体现,是美英核威慑政策的延伸,是美国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哲学的又一产物。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直白地告诉人们,三国所信奉的规则,仍旧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美英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实利双重考虑,向澳出口核潜艇,为此不惜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制造核材料、核技术扩散风险,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这充分表明,三国是不守规则、破坏规则的代表。
汪文斌强调,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向澳转让丰度超过90%的武器级高浓铀,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的和宗旨(object and purpose)。不仅如此,美还将向澳出口可搭载核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些举动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所构成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不是三国想否认就能否认得掉的。三国上述合作也必然损害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建设,尊重东盟中心地位从何谈起?我们再次敦促三国纠正错误,摈弃零和思维,停止拼凑小圈子,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做有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AUKUS利用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的一个漏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未禁止无核武器国家建造或运作核动力船舶。IAEA的基本保障监督协议《全面保障监督协定》(CSA)允许无核武器国家将核材料从保障监督中移除,用于“不受禁止的军事活动”。但是,在核动力堆如何转让等问题上缺乏明确规定,IAEA保障监督体系也无法核查动力堆中的核材料是否被转用于研发核武器。近几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个无核武器国家利用过这个漏洞。而AUKUS启动这一核潜艇项目,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尽管格罗西强调三国必须与IAEA达成具体协议以确保整个交易都受到监管,但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詹姆斯·阿克顿就指出,由于IAEA的相关保障措施并不是自动触发,其效力更多取决于整个国际社会和个别国家执行规则的意愿,国际社会也更难反对或阻止其他国家效仿澳大利亚利用这一漏洞,这个交易“将树立一个破坏性的先例”,最终“可能削弱保障措施的威慑价值,并使核扩散更有可能发生”。
正如汪文斌所言,核潜艇动力堆保障监督问题,不是三国的私事,不能由三国说了算,也不能只由三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说了算,而是应该由机构的所有成员国共同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所涉及的政治、法律和技术等诸多问题。在各方达成共识之前,三国不应开展核潜艇合作,机构秘书处也不应同三国达成所谓的防扩散安排,以免为扩散行为背书。
这场交易也再度令美国坐实了“国际社会规则破坏者”的身份,也戳穿了美英澳此前一直宣称的所谓“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假面。过去多年,美英等国出于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打着“防止核扩散”的大旗,挥舞制裁大棒,对一些国家和平利用核能计划指手画脚、大做文章。而现在,同样为了地缘政治利益,拼凑冷战色彩浓厚的盎格鲁-萨克逊“小圈子”,美英甚至不惜用高度敏感的核技术做交易,将自己签署和应当遵守的国际条约和规则践踏于脚下。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行径,不但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更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蔑视和破坏。
美英澳联盟的成立表明,美国等国家的“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美国等国家从“非友即敌”的狭隘两分法出发,拼凑“盎格鲁-撒克逊”小集团,试图在本地区煽动对立情绪,搭建冷战平台,挑动阵营对峙,进行地缘零和博弈,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谋求一己之私。
实际上,自冷战结束以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反冷战、反对抗、反分裂已成国际社会共识。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促进全球经济复苏、防范恐怖主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蔓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议题,亟须国际社会摒弃冷战思维,共同发力、通力合作、有效应对。
根据美国皮尤公司的调查数据,2021年,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促进和保护美国就业应该是美国外交中的重中之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疾病和打击恐怖袭击紧随其后。可见,成立美英澳联盟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错误选择,也违背美国国内民众的优先外交政策意愿,必然引发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不满和抵制。
对于美英澳联盟的成立,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该组织是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安全伙伴关系,无疑破坏了地区稳定。法国对美国、澳大利亚的“背信弃义”感到愤怒和失望,对澳大利亚宣布停止与法国合作的“未来潜艇计划”,转而与美国开展核潜艇合作表示遗憾。
历史上,美英澳三国均是南太平洋岛国核灾难的加害者。1946年到1962年,美国在太平洋试验场进行了105次核试验。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占美国所有核试验的14%,当量总和是210亿吨,占美国所有核试验总量的80%。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试验场进行了代号为“喝彩城堡”的氢弹试验,当量为1500万吨。由于美国对该次核试验的威力估算错误,其放射性降尘飘散到许多尚有人居住和居民未被疏散的岛屿,导致在附近海域作业的上百艘渔船及2万余居民遭受严重的辐射中毒,造成了美国核试验史上最严重的放射性灾难。
这些核试验,澳大利亚既是帮凶,也是加害者。澳大利亚允许英国在其领土内进行了12次核试验,英国还曾在基里巴斯多次进行核试验,这些核试验严重破坏了当地环境,核废料残留至今,核辐射依旧在危害当地居民。历史可以昭示现在,警示未来。尽管美英澳三国领导人均作出承诺,澳大利亚获得的是用作潜艇动力的核反应堆,而不是核武器,也不会在潜艇上配备核武器,并履行核不扩散义务。但历史上美英澳有通过核试验加害南太平洋岛国的斑斑劣迹,现有美澳合谋撕毁澳大利亚与法国建造潜艇合同的背信弃义,加之美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拒绝批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议定书的不负责任国家,美英澳三国的承诺何来公信力和说服力?
美英帮助澳大利亚建造和部署核潜艇舰队,是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所确立的核不扩散原则和精神的公然践踏。澳大利亚是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作为为数不多掌握了核潜艇制造技术的国家,美英以建造核动力潜艇为由,向澳大利亚输出制造核反应堆的核技术,以及武器级的浓缩铀。澳大利亚则将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个拥有美国核潜艇技术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澳大利亚通过与美国的合作,获得了核潜艇技术,但甘愿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充当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马前卒和牺牲品,注定不是澳大利亚的明智选择,由此可能带来的核扩散隐患和风险,终将是高悬在澳大利亚头上的一把利剑。美英澳联盟带给南太平洋地区的,可能是核梦魇重现,也必将对东南亚国家多年来寻求构建无核区产生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进而威胁世界无核化大局。
在中国和东盟多年共同努力下,本区域长期保持和平稳定,现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呈现欣欣向荣景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本地区的发展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但美英澳三国却逆时代发展潮流而动,拼凑小集团,美国试图通过实施与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盟友相互呼应的“两洋战略”,制造地区紧张局势,给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制造重重阻碍,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美英澳三国企图以不光彩手段搅乱地区既有秩序、挑唆地区矛盾,以获得一己私利的做法,已经引起本地区诸多国家的警惕和抵制,其破坏地区和平发展稳定的图谋注定失败。
来源:环球网、中国军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