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赵雪湄 纪双城 陈 欣:经过两年准备和13天艰苦谈判,当地时间13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大会达成的决议文件被媒体形容为“具有历史性意义”。但会议推迟一天结束,印度最后关头要求修改协议措辞以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以及贫穷国家对富国未兑现承诺的遗憾和不满,凸显出人类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艰难。如今协议达成,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实。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格拉斯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各国必须聚焦务实行动,不能把谈判好不容易达成的成果变成一纸空文。
为《巴黎协定》制定“规则手册”
当地时间13日20时左右,大会主席夏尔马落下槌子,宣布通过旨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实现世界免遭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协议。法新社报道说,夏尔马宣布这个消息后,与会代表们欢呼雀跃,拥抱并击掌庆祝。“我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任务圆满完成,一身轻松。”赵英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英国《金融时报》称,近4万人在格拉斯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气候大会。来自世界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经历“疯狂”的最后一刻谈判,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签署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COP26主办国英国首相约翰逊说,今天的协议是向前迈进一大步,且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达成史上第一个逐步减少煤炭使用的国际协议,以及将全球气候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路线图。接下来几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大会最主要的成果是最终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包括市场机制、透明度和国家自主贡献共同时间框架等议题的遗留问题谈判。大会就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适应、资金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各方同意将长期资金议程延续至2027年,发达国家将继续现有义务至2025年,决定建立并立刻启动“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两年工作计划”。对协议表示欢迎的欧盟委员会称,大会完成《巴黎协定》的规则手册,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目标仍可能达成。
被外媒称作“戏剧性一幕”的是,印度在最后一刻对协议草案提出反对,要求修改措辞。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4日报道说,由于印度的反对,协议草案中要求各国加速“逐步淘汰”煤炭的承诺,最终改为“逐步减少”。这种意见得到中国的支持。将结束煤炭发电视作COP26主席国核心目标的夏尔马13日晚忍着泪水告诉与会代表,保护整个协议非常重要。
“我们努力达成对发展中国家和气候公平都合理的共识。”路透社称,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这样说指的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了最多温室气体的事实。亚达夫说:“发展中国家有权在全球碳预算中享有公平份额,并有权在这一范围内负责任地使用化石燃料。”
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尽管有关煤炭的措辞有所减弱,但一些观察人士仍将最终协议视为胜利。他们强调,这是联合国此类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到煤炭。煤炭占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获得通过的文本是一种妥协。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条件、矛盾和国家的政治意愿。”
在大家都很悲观时,中美宣言注入强大正能量
13日晚在中国代表团举行的记者会上,赵英民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高质量之路,但在具体的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积极、稳妥、有序。快速地减煤或者说是激进地减煤,会导致能源不稳定,就会危及民生。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
赵英民向《环球时报》记者感慨这次大会“确实很不容易”,中国代表团克服了诸多困难。他谈到参会的感受时说,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了建设性的积极作用,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代表团坚决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强调考虑各国国情,切实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中美在这次大会期间展现出合作姿态。《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13日傍晚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一起走进会议厅,两人边走边谈,其间克里还礼貌性地扶了一下解振华的手臂。《纽约时报》14日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协议达成的最后时刻,戴着口罩的克里和解振华与夏尔马碰头。《星期日泰晤士报》则报道说,鉴于COP26已经比原定结束时间晚了24小时,最终美国与中国和印度就软化措辞达成一致。
赵英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美、中欧的有关联合文件,为大会达成协议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在谈判进入胶着状态,大家都很悲观的时候,中美发表《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给大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为大会成功作出贡献。
但这次大会也有遗憾。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方认为,在资金方面,发达国家目前提出的拟向发展中国家在后续几年提供的资金支持同其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还有较大差距,在公共资金和可量化的资金可预测性上谈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适应方面,发达国家对全球适应目标态度持续消极,仍然反对为其设立正式谈判议题,并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赵英民对记者说,大会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后续需要继续努力。
富国未兑现承诺,令贫穷国家不满
美联社报道称,由于发达国家未能兑现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会议上出现不满情绪。最终协议表达了对此的“深深遗憾”,并敦促富裕国家尽快拿出资金。发达国家过去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负有很大责任,可美国和欧盟等拒绝建立一个基金,用来补偿贫穷国家因气候变化遭到的破坏。许多国家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但仍支持了协议,寄希望于明年的气候大会能在这些问题上有进展。
英国《卫报》说,贫穷国家所说的“损失和伤害”是指极端天气造成的破坏。目前极端天气对脆弱国家的打击远比预期更严重、更频繁。富国没有兑现承诺,即使兑现也不足以弥补这些重大损失和人道主义灾难。到2050年,这些冲击可能会达到一些贫穷国家GDP的1/5。富裕国家不同意提供这部分资金的机制,部分原因是一些讨论被界定为“赔偿”。在被问到贫穷国家的不满时,夏尔马称他理解脆弱国家的挫败感,“确信这1000亿美元将在2023年实现”。
明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根据气候行动追踪组织预测,为到2030年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世界需要每年减少近27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量。但目前包括COP26在内的承诺,仅大约实现目标的1/4。“我们脆弱的星球正命悬一线,我们仍在敲气候灾难的大门。”古特雷斯13日警告,现在是进入紧急模式的时候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