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蜈蚣舞,流传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蜈蚣舞是一种大型的广场性动物舞蹈,起源于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由西门乡人陈成锦与其好友石文勇首创。蜈蚣舞根据蜈蚣的动态和习性进行模仿,表演者半蹲的姿势起舞,模拟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惟妙惟肖,受到民众的喜爱并流行开来,传沿至今。
2008年6月7日,蜈蚣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54。
图片来源:网络
蜈蚣舞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其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盛行,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灵感。经过一番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善。蜈蚣舞起源于潮汕,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蜈蚣舞以前一用蜡烛作为点亮“蜈蚣”全身透亮的传统技巧,现改用光电技术处理,既让蜈蚣躯体伸缩自如,俯仰随意,其身、脚、尾、眼又都能发光透亮。
图片来源:网络
表演形式
蜈蚣舞舞姿与武术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情趣盎然。舞蹈动作的设计是模仿蜈蚣的神态和动作。蜈蚣是节肢动物,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势起舞,运用武术的“双下常”“丁字马”“单弓”“双弓”“单恰”“观音坐莲”等动作。
图片来源:汕头日报、网络
在起舞的全过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条蜈蚣两眼青光闪烁。十三节腰身各点上烛火,一条红尾巴高高翘起,上下摇摆。加上焰火助威,彩珠习射。舞蹈由“彩珠引路”“快速出洞”“晃头摇身”“上下摆尾”“蜿蜒盘旋”“悬空翻肚”“吐烟喷焰等7个环节组成,其中“悬空翻肚”技巧要求高。夜间起舞,13节硬框内烛火点燃通体透亮,剪式尾巴摇曳高翘加上焰火辉映,蔚为壮观。以潮州大锣鼓伴奏,常用的乐曲和曲牌有“出闸”“龙摆尾”“飞凤衔书”“白字吹鼓”等。
蜈蚣舞主要以做好的“蜈蚣”躯体进行表演,用于舞蹈的“蜈蚣”总重超过100公斤,加上要运用“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武术动作,表演者都要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蜈蚣舞表演人员至少16人,一般一次表演下来要演一个多小时,需要备3套人马换班接替表演,加上伴奏的潮州大锣鼓乐队,整支表演队伍需160—170人。蜈蚣舞师法自然,几经变革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十五人执蜈蚣,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表演者运用“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武术步法,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队列图形。
灯光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
用于舞蹈的蜈蚣外形彩绘以前用水彩色涂绘,易受潮褪色,现改用荧光油色漆涂,色泽既鲜艳耐久,更悦目。“蜈蚣”内部照明变化更折射出民间艺人们的独具匠心,夜间表演更是色彩斑斓夺目。
艺术特色
图片来源:网络
蜈蚣舞头部长1米,身躯长18米,尾部3米。头部由颈、鼻、嘴三大部分组成,酷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透光的绿灯,雄壮威武。身躯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节55厘米,配足两对,共13节;软框只用布料缀成,每节长65厘米,称为“软肚”;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共15节。舞动起灵活自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并套上红绸。头、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主体以外,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传承价值
蜈蚣舞在研究潮汕使传统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历史价值,且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艺术价值颇高。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汕头市澄海区文化馆获得蜈蚣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