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返回频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清曲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扬州市广陵区扬州清曲传承发展研究会获得扬州清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演。

  扬州清曲传统上是不化装、无说白和无形体的表演,风格轻便简洁、朴实无华。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音乐,曲调源自当地小调,还包括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富有民间性和地域特征。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扬州市广陵区扬州清曲传承发展研究会获得扬州清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9a504fc2d562853598d0e33a96ef76c6a7ef63fc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所载的小曲名称,大多在扬州清曲中保留着,并成为最常用的曲牌。

  扬州清曲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6)达到了全盛阶段。它无论在音乐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还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空前地丰富多彩了。它成为当时扬州戏曲、曲艺界最活跃的曲种之一,并以其腔调的细腻、缠绵和抒情著称。

  清代嘉庆道光以后,扬州清曲随着经济的衰退而进入了衰落时期,大批本来是小康人家的城市居民,陷入了生计困境之中,再也没有时间和兴致去看戏、听书、品曲了,由此扬州清曲失去了大批的听众。清曲艺人为了谋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琵琶、二胡,而去从事较容易获得生活资料的新职业。

王万青上世纪六十年代演出照

王万青上世纪六十年代演出照    图片来源:网络

  从晚清到民国时代,由于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清曲艺术的处境相当困难。但由于一些清曲艺术家的艰苦努力,还是将清曲艺术保存了下来。

  抗日战争期间,扬州沦陷,清曲玩友谋生困难,一批名家如周锡侯、魏绍章、王万青等首次在扬州教场老龙泉茶社对外公演,正式挂牌“扬州清曲”。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清曲艺人除唱传统曲目外,曾编唱过《抗美援朝》、《三女夸夫》等新曲目。1951年前后,一些技艺较高的艺人被扬剧团和曲艺团吸收。扬州市曲艺团建立了专业的扬州清曲队,培养了一批新演员,并编演了《刘胡兰》等曲目。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扬州清曲遭到严重扼制:专业队伍解体,传授艺人改行,从艺人员星散。此后,扬州清曲虽有零星活动,但地域日渐狭小,艺术影响趋于衰微。

  1986年,由扬州市广陵区文化站站长朱祥生负责,聂峰牵头,成立了广陵清曲之友社,向社会免费招收了两批清曲学员。这些学员学有所长,活跃在扬州城乡,但后来由于生活困难等原因,有些人渐渐离开了清曲社。尽管如此,清曲活动一直未断,陆续有马金林、徐顺英、陶梅芳、朱美兰、陶波、钱明珠、王兆根等人,坚持从事扬州清曲演唱、创作、传承活动。  

艺术特点

  点2 表演形式

省级非遗传承人包伟演唱《扬州小巷》

省级非遗传承人包伟演唱《扬州小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4fd4c07f8a57428daa1d13fdac7209ce

图片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扬州清曲为坐唱表演形式,表演者少则一二人,多则八九人,且自操乐器互为伴奏。

  其演出形式俗称“开席坐”:中设一桌,三、四人至六、七人三面围坐;面向听众。各操一种乐器,或独唱,或对唱,不化妆,也无其它道具。1986年,扬州市曲艺团演出新编曲目《老鼠告状》时,乐队坐在台侧,三位演唱者淡妆长裙坐在台中,齐敲瓷盘。演唱中还有离坐走动等幅度不大的表演。

  点2 音乐结构

扬州清曲《扬州小巷》

扬州清曲《扬州小巷》   图片来源:中国扬州曲艺网官网

微信图片_20220104151501

图片来源:网络

  扬州清曲的音乐结构属于牌子曲类的曲牌联缀体和单曲体两种,曲牌众多,旋律优美。

  扬州清曲的曲牌非常丰富,迄今统计有一百多种,有宫调、商调、微调、羽调等调式。其板式一般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和一板七眼之分。演唱分单支和联套,全曲只用一支曲牌的为单支曲,俗称“单片子”。旋律优美的【南调】、【满江红】、【梳妆台】等常用作单支曲演唱,其曲目多达百数十首。用多支曲牌连缀而成的称套曲。套曲的结构比较复杂,最常见的结构称“五瓣梅”,即用【满江红】作头,用【叠落板】作尾,中间穿插多支其他曲牌。穿插五支以下曲牌者称“小五瓣梅”,穿插五支以上曲牌者称“大五瓣梅”。此外尚有一种少见的集曲结构,如用十八支曲牌中每一支的一部分集结成的【九腔十八调】,用【剪剪花】分别接十支不同的曲牌演唱的《十个郎》等。这些方式使扬州清曲曲牌的组合显得既有规律又自由灵活。

  点2 唱法特点

微信图片_20220104162324

图片来源:网络

  扬州清曲艺人过去多为男性,唱法上有“窄口”、“阔口”之分。窄口,就是用假嗓模仿女声,演唱女性人物的曲子;阔口,是用本嗓唱男性人物的曲子。演唱比较活泼诙谐的曲子时,亦称为“泼口”。

  点2 伴奏乐器

微信图片_20220104160407

图片来源:光明网视频截图、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伴奏乐器有四胡、二胡、琵琶,也可加打琴、坠子和敲碟子、酒杯等打击乐器伴奏。  

经典剧目

src=http___i0.hdslb.com_bfs_archive_1a6f45d39055edf15945ad62ca74d3cceb08a5aa.jpg&refer=http___i0.hdslb

图片来源:网络

  扬州清曲曲目十分丰富,有400余个,分单曲曲目和套曲。单曲多为写景、抒情、咏物、相思之类,如《风花雪月》、《四季相思》、《清和天气》、《烟花自叹》、《竹木相争》等;套曲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珍珠塔》等。  

流行地区

扬州清曲《扬州小巷》1

扬州清曲《扬州小巷》   图片来源:扬州文艺网

  扬州清曲起源于江淮区域的中心城市扬州,主要流传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南京、苏州及广大的苏北地区;在上海、山东、安徽、云南等外省市也有流布;民国年间又传至香港、台北等地。  

传承保护

s5663700

图片来源:网络

  点2 流传现状

  解放前,扬州清曲艺人没有成立过专业性团体。但常在一起唱奏的曲友,往往自然形成一局。解放后,艺人开始组织起来,江苏省曲艺团、扬州市曲艺团都吸收了清曲艺人,并培养出一批新人。清曲工作者还创作了一批新唱本,如《刘胡兰》、《工农兵》、《抗美援朝》等。但从六十年代中叶起,这一古老的曲种几乎濒于绝境。

  点2 保护措施

扬州清曲展示馆     图片来源:中新网

扬州清曲展示馆     图片来源:中新网

  扬州清曲的保护工作开展得较早。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关扬州清曲的调查及唱本、曲谱等史料的搜集工作就已形成了成果;散布在扬州各地的零星艺人及爱好者也被组织起来开始了培训,并成立了“广陵清曲之友社”开始了团队活动;有关扬州清曲的“艺术研讨会”也多次召开,尤其是“扬州清曲研究会”、“扬州清曲资料库”、“扬州清曲传习所”、“扬州清曲史料馆”等史料、传习机构的成立,为扬州清曲的保护提供了诸多相关的平台;各种书刊、光盘等的编撰、制作出版,为扬州清曲的资料、作品及研究成果的保存和利用起了可贵的作用。扬州清曲的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所面临的传承危机也切实存在。

  点2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扬州市申报的“扬州清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价值

陶梅芳在进行清曲教学

扬州清曲代表性传承人陶梅芳在进行清曲教学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扬州清曲六百多年的传承,保留了大量元、明以来的俗曲,其中一些俗曲原词的保存,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古代民间乐曲、民间歌词的认识和研究,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也具有难得的认识和研究价值。扬州清曲表演风格既通俗本色,又雍容雅致,符合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的曲艺艺术特质;其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民间,受到群众普遍的喜爱,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价值。由于扬州清曲艺术上的成熟,对许多其他曲艺品种乃至地方戏曲剧种还产生了滋育作用,并为这些相关曲种、剧种的发生发展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参考条件。

  扬州清曲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曲艺唱曲形式,许多元明以来的古代民间俗曲,包括一些俗曲的原词,都在扬州清曲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由于流播时间较长,它在传布中对其他地区的许多同类曲种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曲种由于种种原因已处于艺人流散、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策划:张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