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日刚与澳大利亚签署完“历史性”防务安全合作协议,7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又来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并宣称“为了在安保问题上进行合作,将与日本签署军备研发协定。”
据报道,这是岸田文雄就任日本首相以来首次日美“2+2”会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日本外相林芳正、防相岸信夫参会。《每日新闻》称,布林肯在会上声称:“中国和俄罗斯在陆、海、太空、网络空间等方面上‘接连违反’国际规定”,在涉台、涉海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并宣称“中俄正在加深军事方面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一日举行视频会晤,并签署一份“历史性”防务安全合作协议,日本仅与美国签署过此类协议。路透社称,这是在中国军事和经济实力上升的背景下,两国加强安全关系的最新举动。在日澳首脑会谈联合声明中对南海、新疆、台湾等一系列涉华问题说三道四,赤裸裸干涉中国内政,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应当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太平洋之大,容得下地区国家共同发展,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宁也有赖于地区国家的共同维护。我们希望太平洋成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为兴风作浪之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据路透社报道,澳总理莫里森发表声明称,《互惠准入协定》首次为澳日两国国防力量的合作制定了框架,“宣示两国共同努力应对战略安全挑战”。他将澳日关系定义为“最亲密的朋友”,表示《互惠准入协定》将支持澳大利亚国防军与日本自卫队之间“更广泛和更密切的接触”。
这是与美国自1960年签订《驻日美军地位协定》以来,日本对外达成的第一个深度防务协定。有了这个协定,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中,日澳这条线上军事链条将大大加强,这也是美国近两年来一直在桌面下极力推动的。
莫里森特别强调,澳日“战略伙伴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称这一关系反映了“两国的共同价值观、对民主和人权的承诺以及在一个自由、开放和有弹性的印太地区的共同利益”。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对记者称,“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日澳将加强合作”。日本驻澳大使山上信吾对澳媒称,这是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协议”,“将大幅增强威慑力,让整个印太地区受惠”。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声称,《互惠准入协定》将提高两国联合军事训练和行动的频率、规模和强度,并互派部队到对方境内。澳日推动“准联盟”关系,将会“激怒”中国。
澳大利亚反华智库、战略政策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詹宁斯在《澳大利亚人报》发文称,澳日关系的优势之一是两国共同“提供实质内容的能力”,而非停留在口头上的“夸夸其谈”。
澳日领导人在谄媚美国、巩固其印太小圈子的同时,对中国大肆抹黑。在声明中,两国领导人对南海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声称中国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两人不仅为2016年南海仲裁法庭所谓的“裁决”站台,还假惺惺地对东海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并搬出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等议题抹黑中国。
对此,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批驳指出,日澳领导人会晤和联合声明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老调重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动地区国家矛盾,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日澳两国作为本地区成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增进地区国家互信、促进地区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而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希望日澳顺应时代潮流,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事,而不是相反。
中国驻日大使馆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方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在东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日方应切实恪守双方有关共识精神。在南海问题上,中方将继续同当事国通过对话磋商有效管控矛盾分歧,共同维护南海局势稳定。希望其他国家停止插手介入,尊重直接当事国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
此次日美“2+2”会谈是自2021年3月以来,时隔10个月再次举行。日美双方最初计划2021年在美国华盛顿以面对面方式举行,但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扩散影响,双方推迟了举办时间并改为以线上视频方式举行此次会谈。
《朝日新闻》称,这是岸田文雄政府成立以来,两国首次举行“2+2”会谈,双方就包括中国、朝鲜在内的地区形势,以及日美防卫合作方向等议题进行沟通。
《每日新闻》报道称,在此次会谈期间,日本方面就拟于今年底前修订的规定日本外交和防卫政策基本方针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以及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相关讨论情况向美方进行说明。双方还会讨论如何应对“台湾有事”。
“美日加强军事合作,应对来自中国不断上升的威胁。”《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报道称,与盟国加强协调是美国今年初即将发布的新国防战略的指导思想之一。对地区冲突的担忧正促使美军和日本自卫队深化双方的一体化行动,其中最大的潜在冲突就是中国大陆“夺取”台湾的威胁。
报道称,由于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在台湾问题上的任何冲突中,日本不太可能在领土外作战,但该国领导人现在认为,任何台海冲突都会蔓延到附近的日本岛屿,并表示他们需要与美国合作以做好准备。
根据计划,日本将允许美军在必要时于西南诸岛建立临时攻击基地。从地理上看,日本西南诸岛距离台湾非常近,有的只有300公里左右。如果台海真的发生军事摩擦或冲突,美军可以第一时间借助日本的地理优势进行干涉或插手,而这实质上等同于日本也将卷入冲突之中。
回顾2021年的日本外交政策不难发现,日本频频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实际是为其自身增加军费、加紧发展“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以及在西南诸岛部署军事力量等针对中国的挑衅行为“找借口”,而岸田内阁的对华政策将会在2022年得到延续。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日本积极寻求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形成更深层的军事联系,实际上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等人近期接连冒出“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等激进言论是相互呼应的。这一点,从岸田文雄上任组阁中安倍亲弟弟岸信夫依旧担任防卫大臣就能看出。
近日,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海军陆战队以“离岛防卫”为基本想定,在日本北部及东北部地区举行“坚毅之龙”联合实兵演习。此次演习,日美首次验证了“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概念下双方融合成果和实战水平,折射出双方加大安全捆绑、加速军事融合的图谋。其中,日“离岛防卫”策略向“岛屿拒止”转变,须引起世人高度警惕。
此次演习参演兵力规模大、涉及地域范围广、演习要素较为齐全。日美双方出动12架“鱼鹰”运输机及C-130运输机、CH-53重型直升机、AH-1武装直升机等多型军机,参演兵力包括日陆上自卫队第9师第5步兵团为主的约1400人和美海军陆战队约2650人。演习地域包括王城寺原、岩手山等8处日美军事设施。演习全流程演练指挥控制、远程投送、空中机动、对舰攻击、后勤补给等课目,旨在提升双方协同作战能力。
美海军陆战队正显著加快对“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概念的推演验证,强调以高机动性且易于维护的海上远征部队,利用在敌方火力覆盖范围内分散的简易临时基地,实施海上拒止和制海支援作战。其中,“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被美视作实践这一作战概念的利器。
演习期间,美海军陆战队使用C-130运输机,将“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从冲绳普天间机场运至日海上自卫队八户航空基地。同时,“鱼鹰”运输机首次现身日本东北部地区实施物资与兵力投送,验证了该飞机的远程投送和跨区运用能力,其意图是确保一旦“有事”,可从远方迅速进行转场机动。
日媒援引自卫队高官言论表示,寻求日“多域联合作战”理念与美“远征前进基地”概念的融合是目前日美防务合作的最大焦点。据报道,此次演习想定在日西南离岛等地发生战事时,日美两国共同应对可能的威胁。日陆基雷达、美侦察卫星及P-8巡逻机发现敌情后,通过临时成立“联合陆上战术协调所”共享预警情报及战术情报。
随后,日陆上自卫队陆基反舰导弹部队与美“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部队根据联合对舰攻击要领,协调打击目标、确认协同流程,分散在6处射击场进行非实弹作战模拟。日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现代战争条件下应该提前分散部署传感器、导弹、补给据点等,防范和分摊风险,形成“岛屿防线”,在提高己方生存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敌综合火力。
此前,日陆上自卫队与美海军陆战队的联合演训通常以两栖登陆等传统夺岛作战课目为重点。本次演习将演练重点转向远程投送和岸基反舰,体现出自卫队正在根据“远征前进基地”概念转换“离岛防卫”思路。值得警惕的是,这一思路转换实际上是从“岛屿防卫”走向以陆制海的“岛屿拒止”,预谋“击敌于海上”,企图为联美干预外部事务做铺垫,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日本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大国”,日本的政治精英也为达成此目标不遗余力。但在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系之下,日本政治精英一直认为国家在发挥政治军事作用时受到了约束,国内和平宪法也令其手脚被缚。因此,日本一直寻找机会希望能撬开自己身上的“枷锁”。而现在,日本政治精英把美国在对华战略遏制中对日本的需要,视为绝好的机会。
来源:环球网、海外网、中国军网、参考消息网、外交部网站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