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带您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服饰文化之美。
本期策划,小编带您探寻中国古代服饰的源头,通过各种出土文物来看看我们的先民是如何穿衣佩饰的吧!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先民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此时已经出现,中华服饰文化由此发端。
旧石器时代的小孤山骨针、骨珠饰的仿制品,以及新石器时代骨针的仿制品(摄影:虞鹰)
距今45000年前的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曾出土穿孔的骨针,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针。旧石器时代先民已能利用骨针将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成简单的衣服,并且用兽牙、骨管、石珠等做成串饰进行装扮。
新石器时代的石纺轮、陶纺轮(摄影:虞鹰)
新石器时代葛织品,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丝织品(摄影:虞鹰)
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底部有麻布印痕(摄影:虞鹰)
到了新石器时代,捻线的纺轮在各地诸遗址中大量出现。这时,我们的先民已能纺织葛(gé)、麻、丝织物,制作衣、裙、开裆长裤和鞋、靴、帽等,服饰类文物出土的数量也增多了。
图左为新石器时代人形陶器,着开裆长裤;图右为新石器时代彩陶罐上绘有着衣裙人物(摄影:虞鹰)
凌家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戴扁帽玉人(摄影:虞鹰)
青海乐都柳湾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靴 青海省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佩戴的饰品更加繁复,不仅有骨笄(jī),精美的玉项链,还有梳背很高的象牙梳,插在头上,可彰显身份。
新石器时代的镂雕旋纹象牙梳(仿制品)、骨笄、骨管串(摄影:虞鹰)
新石器时代领形坠玉项饰(摄影:虞鹰)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发型有束发、披发、辫发等多种,在出土的文物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当时人们的发型。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绘制了束发插笄的人面纹形象;此外,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内沿也绘制了辫发舞蹈者。
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所绘束发插笄人面纹(摄影:虞鹰)
新石器时代彩陶盆,内沿绘有辫发舞蹈者(摄影:虞鹰)
总之,从先民的衣着配饰中,我们看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掌握了纺织衣物的技能,能制作精美的配饰品,并拥有了较发达的制陶手工业,他们充满了智慧和能量!
编辑策划:虞鹰 摄影: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