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带您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服饰文化之美。
本期策划,小编为您介绍我国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
唐代服饰。(摄影:虞鹰)
隋唐是我国古代服装发展的重要时期。隋代对汉魏冠冕仪制的恢复,为唐代服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唐代疆域广大,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都促使服装发展空前繁荣。当时的长安等城市居住有大量外国人,服饰上吸收了胡服的部分特点,发展出款式新颖、色彩绮丽、图案丰富的唐代服饰。
隋唐时期南北一统,男装却分成两类:一类继承了北魏改革后的汉式衣冠,用作礼服。另一类则是继承北齐、北周时的圆领袍,并将鲜卑头巾改造成幞(fú)头,用作常服。此后,我国的男装就由汉魏时的单一体系变成两个体系并存的双轨制,这两套体系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组合成一个整体。
礼服
《历代帝王图》中着冕服的隋文帝。(摄影:虞鹰)
冕服仍是隋唐时最尊贵的礼服。汉代与之前的冕服仅用于“祀天地、明堂”。隋代在“元会临轩”时亦用冕服。到了唐代,虽然从名义上说冕服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但因为太隆重了,实际上应用不广。
唐代帝王礼仪服装。(摄影:虞鹰)
通天冠
《送子天王图》中戴通天冠者。(摄影:虞鹰)
唐代皇帝着朝服时,一般戴通天冠,是等级最高的冠帽。汉代时又叫高山冠,“前有高山”,即前部有高起的金博山,上面饰有蝉纹,后来这部分变成“圭”形,并且逐渐缩小。唐代有时在其中加饰珠翠,更加富丽堂皇。宋明通天冠基本造型与唐代一脉相承。
通天冠的演变。(摄影:虞鹰)
进贤冠、鹖冠
唐代戴进贤冠和鹖冠的陶俑图。(摄影:虞鹰)
隋唐出土的镇墓俑中有的模仿文、武官员形象,戴进贤冠或鹖冠。唐代的鹖冠上饰鹖雀而不插鹖羽,与前代鹖冠之寓意相同而造型各殊。
戴进贤冠三彩俑(唐)和戴鹖冠三彩俑(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武弁大冠
陕西西安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客使图》(局部),图中人物为戴武弁大冠(摄影:虞鹰)
唐代的武弁大冠由笼冠和平巾帻组合而成,平巾帻较平上帻后部加高。笼冠则将原来的软弁加工为圆筒形的硬壳。
常服
隋唐时期的常服受到南北朝以来胡服、鲜卑服的影响,创制了裹幞头、着圆领袍衫、穿乌皮靴的新形式。圆领袍衫一般为窄袖,衣长在膝下踝上,齐膝处设横襕(lán),以示下裳(cháng)之意。
幞头、巾子
幞头的演变。(摄影:虞鹰)
隋唐常服中戴幞头,它是在鲜卑头巾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幞头有四脚(即一幅头巾的四个角),两脚系于髻前,两脚结于脑后。唐人在裹幞头之前,先在髻上罩巾子;巾子的形状影响幞头的外观。同时幞头脚由软变硬,由下垂变成翘起。制幞头的材料由罗縠(hú)变成漆纱。到了宋代,还在幞头内衬以“木山子”,幞头脚内插铜丝或铁丝。于是本是一幅软巾的幞头,就变成一顶硬壳的帽子了。
戴幞头的男俑和骑马俑。(摄影:虞鹰)
唐代女俑。(摄影:虞鹰)
盛唐侍女装扮。(摄影:虞鹰)
帔
仪乐供养人像。(摄影:虞鹰)
帔(pèi ),又名帔子或帔帛,像一条长纱巾,绕于后背垂在两臂之间。下垂部分可垂于臂弯,可用于捧在胸前,可固定在裙子系带上,形式多样。
半臂
半臂示意图。(摄影:虞鹰)
半臂为一种短袖的上衣,可套于裙、衫之外,也可穿在外衣以内,一般有袖口齐平和袖口加褶两种,常用较好的织物制作。
唐代着半臂女俑。(摄影:虞鹰)
袍袴
袍袴示意图。(摄影:虞鹰)
何为袍袴?
唐代前期女性有着胡服或男装的。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层女性为了猎奇,偶有穿着;二是由于穿这种服装行动便捷。唐代宫内执杂役的宫女叫“袍袴(kù)宫人”,官宦人家将使女呼为“袍袴”,以便于穿裙、衫的女主人相区别。
妆容
唐代女子妆容。(摄影:虞鹰)
唐代女子面部化妆浓艳,《妆台记》等书记载有“桃花妆”“酒晕妆”等多种妆容。在面部除了施用一般的粉、泽、口脂等,还要涂翠眉、涂黄粉、贴花钿、点妆靥(yè),抹斜红。至五代、北宋,此风犹炽。
女子发饰
唐代女式髻式。(摄影:虞鹰)
隋唐五代女性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还做成脱戴方便的假髻,即“义髻”,髻上插发钗、簪、步摇髻、梳篦(bì)等。其髻式繁多,根据出土的形象资料并与唐段成式《髻鬟(huán)品》等文献对比,可知其名的约有十余种。
高髻泥塑女俑头(仿制品)唐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摄影:虞鹰)
女供养人像。(摄影:虞鹰)
女供养人像。(摄影:虞鹰)
编辑策划:虞鹰 摄影: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