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服饰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必要用品,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的实用功能,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带您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史,感受古代服饰文化之美。
本期策划,小编为您介绍我国宋辽金西夏元时期的服饰。
宋元服饰。(摄影:虞鹰)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动乱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程朱理学”占据了宋代的思想统治地位,影响了宋代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在服饰上表现为一种简朴、内敛的倾向。与此同时,和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皆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男装
宋代服饰。(摄影:虞鹰)
宋承唐制,有传统式样的祭服、朝服,同时又崇尚礼制,故宋代对冠冕服制进行了修订。冕服、朝服形制与前代相似,但公服则与隋唐常服形似,由此使宋代的朝服与公服有了较大区别。士人服饰则呈现一种雅静内省之风,庶民百姓穿着亦有一定规范。
朝服
宋代朝服承隋唐形制,但五代时已“颇以常服代朝服”,到了宋代这类服装多成具文,备而不用。
公服
《大驾卤薄图》中身着宋代公服的大驾卤薄队伍。(摄影:虞鹰)
公服指“公事之服”,即官吏用于君臣日常会见或于衙署办公时穿着,为官吏正服,低朝服一等。公服是官吏区别于庶民的重要标志之一。宋代公服延续了隋唐常服,形成了着公服也戴幞头、穿长袍、系革带、穿靴子的服制。
常服
宋代幞头的样式。(摄影:虞鹰)
宋代官员的常服实际上也是一种官服,戴展脚幞头,系装金、犀銙(kuǎ)的革带,平民皆不可穿着。宋代还有其他各式幞头,如局脚、交脚、朝天以及无脚等。日常生活中,宋代男子多戴巾,如士人戴的东坡巾、劳动者戴的扎巾等。
宋代仪仗俑。(摄影:虞鹰)
穿直掇的苏轼立像。(摄影:虞鹰)
宋代男子家居常穿直掇,或外加背子。直掇为大襟交领衣,因腰间无横襕,直通上下,故名。背子为对襟、直领,有短袖的,也有长袖的。
女装
宋代女装。(摄影:虞鹰)
宋代女装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装以裙为主,整体风格趋于修长,飘飘曳地,显得风姿绰约,与晚唐、五代宽绰的服式有别。
冠式
宋代女子戴冠示意图。(摄影:虞鹰)
宋代女性喜戴冠,式样不一,名目和形制繁多。有的为后妃在隆重场合所戴的礼冠,如凤冠、九龙花钗冠、仪天冠等;有的为贵族女性所戴,如珠冠、重楼子花冠;有的为民间女性所喜戴,如山口冠、巾帼上簪花的花冠;有的为年轻女性所爱,如团冠等。
霞帔
图右为系霞帔的宋代皇后,图左为金帔坠(辽代)。(摄影:虞鹰)
霞帔出现于宋代,原为宫中后妃礼服中所佩,继而遍施于命妇,后来民间也广泛使用。霞帔多用金线刺绣,绕项披于胸前,垂至膝部以下,底端系坠子。依佩带者身份的不同,帔坠有玉、金、银各类,其中不乏工艺精品。
背子
宋《歌乐图》中着背子的女性。(摄影:虞鹰)
宋代女性,多在外层穿直领对襟的背子,长袖、长衣身,两腋开叉,有的长至膝部,也有拖到脚面的,穿上后显得亭亭玉立。
南宋女性日常装扮示意图。(摄影:虞鹰)
缠足
据传缠足始于五代,但北宋尚不普遍,南宋时才流行开来,甚至村妇也缠,对健康造成莫大伤害。
辽、金服饰。(摄影:虞鹰)
辽代职官公服名“展裹”,常服名“盘裹”,都是一种窄袖袍,足穿靴,所戴头巾名“塌鸱(chī)”,顶部呈圆形,与前有一折的宋氏幞头不同。金代大体沿袭此制,因契丹与女真的发式皆不束髻之故。
辽、金女子着团衫,直领左衽,长拂地。他们戴的圆顶帽,辽代称“瓜拉帽”。穿团衫带瓜拉帽的辽代女子,与穿盘裹戴塌鸱巾的辽代男子,彼此的服装互相协调。
彩绘赶车木人(辽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摄影:虞鹰)
此外辽、金还穿一种“吊敦裤”,腰上有背带,裤脚下连有袜子;也有不连袜子,而在裤口加上蹬脚带的。
西夏供养人像(复制品)。(摄影:虞鹰)
西夏男子戴尖顶重檐毡帽,女子戴桃形冠,着交领长衣,下系细褶裙。
冠帽
元刊本《事林广记》插图。(摄影:虞鹰)
元代蒙古族皆剃“婆焦”,即将头顶四周一圈头发剃去,当前发剪短散垂,两旁的头发绾成发髻,垂于两肩,名“不狼儿”,或合成一辫,拖于后背。头上戴的是“冬帽而夏笠”,冬帽为暖帽,笠则有钹笠、幔笠,贵族可装金、玉或嵌宝石的帽顶。
髡发
各族髡发示意图。(摄影:虞鹰)
就发式而言,契丹、女真、党项、蒙古各项皆髡(kūn)顶,余发或散垂或扎辫,形制不一。
罟罟冠
蒙古贵族女性。(摄影:虞鹰)
有身份的蒙古贵族女性戴罟(gǔ)罟冠,正式名称叫“孛黑塔”。其底部为一个小兜帽,将发髻塞入,有缨以系于颌下。兜帽下面围抹额,名“速霞真”。兜帽之上为中空的圆筒,但顶端是方的,上面再安翎管,插朵朵翎。
服装
元代陶俑。(摄影:虞鹰)
元代男子穿的交领窄袖长袍常在腰间打细褶,用红、紫色帛拈成线横向缝纳,使腰间紧束,以便弓马,称辫线袄子。还有衣服上部前后缀以方形图饰的,名“胸背”,实为明代官服上补子的前身。蒙古贵族女性多穿传统的宽大袍服,也称“大袖衣”,袖口收窄,长曳地。民间多着团衫,汉族女性则多循中原裙衫旧制。
编辑策划:虞鹰 摄影: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