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张艺谋、张末执导的《狙击手》全国上映,在前期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口碑从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十足后劲完美逆袭,“狙击手票房连续三天逆跌”的词条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电影《狙击手》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间的战争故事,以“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选取八连五班一次营救行动为切入点,用狙击手的视角展开叙事。电影团队在充分尊重历史的情况下挖掘细节,收集了张桃芳、邹习祥等大量“神枪手”的资料,以真实的英雄故事为灵感,创作完成了一部充满戏剧张力的战争佳作。
“我的战友都牺牲在那个无名的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导演抛开大场景、大叙事,以隐忍克制的表达,避开同质化创作,通过战争中的人与人性折射战争,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无名英雄立传,让观影者与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产生共鸣,深切感受到正是一个个血肉之躯将青春献给祖国,前仆后继、接力传承,才凝聚成钢铁般的英雄集体,才能以简陋条件迎战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该片主要角色揉合了数个战斗英雄的原型,不少网友在观影后表示,“看完电影看资料,只能说原型比拍的更夸张。”那么,张桃芳、邹习祥这些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存在的“神枪手”到底有多么传奇?故事背景“冷枪冷炮运动”又是怎么回事?追踪军事电影的背后故事,小编带你走进真实军史。
积小胜为大胜的“冷枪冷炮运动”
“冷枪战,冷枪战。打得敌人不敢动弹;今天俩,明天仨,加起来就是个歼灭战。嗨!大家来开展冷枪战,管叫鬼子早完蛋!”——《冷枪歌》
据称,电影《狙击手》最早在备案时所定的名字就是《最冷的枪》,说明这部作品的故事内容和背景都与“冷枪冷炮运动”中的“冷枪运动”密切相关,那么到底什么是“冷枪冷炮运动”呢?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交战双方均转入了战略防御。此后,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这种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对炮兵火力密度和射程不占优势的志愿军来说,极为不利。当时,美军1个军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超过1400余门,志愿军1个军仅有各种火炮198门。毛泽东根据战场上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特点和作战实际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针,即集中优势兵力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来为打大歼灭战奠定基础。
1952年,志愿军在构筑完成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后,开始组织连以下小分队,采取伏击、反伏击、偷袭等战术手段,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开展冷枪冷炮狙击作战——
“冷枪”即狙击手游击,可以狙击500至1000米范围内的敌人;“冷炮”则是指迫击炮毙敌运动,主要打击的是距离志愿军500至3000米的目标,二者相互配合而行。志愿军部队集合优秀射手,以单枪、单炮、单辆坦克,依托固定阵地,采取游动方式,有效杀伤暴露的敌人有生力量,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
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积极开展冷枪冷炮活动,大量消耗敌人。图为志愿军狙击手在阵地上射击敌人。图源:中国军网
志愿军炮手使用迫击炮在游动杀敌。图源:中国军网
当时,敌我双方阵地犬牙交错,以美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原本倚仗着武器的先进、充足,经常挑衅我志愿军,对着我战壕方向昼夜倾泻炮火,平均每天向我重点阵地发射2000余发炮弹。敌坦克也张狂地开到前沿阵地,肆意射击。敌步兵自恃有制空权和火力优势,把警戒阵地修到志愿军阵地前,还经常走出碉堡晒太阳,在阵地上娱乐嬉闹,打球、跳舞、钓鱼、甚至会故意面对我阵地撒尿,大喊大叫地挑逗。
在这种情况下,冷枪杀敌战术成为毛泽东“零敲牛皮糖”战术的重要实践。狙击活动有效地打击和杀伤了敌军,限制了其昼间在基本阵地活动的自由,曾经无比嚣张的对手,恐惧到连解手都不敢走出工事的程度,改用罐头盒子盛着扔出来。
图为在坚固坑道里准备出击的志愿军某部小分队。志愿军采取灵活巧妙的对敌斗争手段"零敲牛皮糖",积极开展小部队的战斗活动,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图源:中国军网
据《陆军第十五军军史》记载:我冷枪冷炮运动普遍开展后,敌前沿阵地上,死气沉沉,除少数哨兵外,大都龟缩在地堡内或山后死角处。敌为防我冷枪冷炮射击,不断加深交通壕。敌前沿阵地上的哨兵也很少露头,只好依赖潜望镜进行观察。敌人终日龟缩在地堡内不敢外出,不得已外出时,也是极度紧张,跑步通过。即使这样,也难以躲过我猎手的冷枪。敌汽车要通过常遭我袭击的地段时,都是利用拂晓,并施放大量烟幕后通过,以防我高射机枪平射袭击。
据统计,从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共毙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5.2万人,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狙击作战的最高纪录,涌现出很多世界级神枪手和神炮手。其中,狙击枪手以邹习祥和张桃芳两位最为著名。邹习祥命中率最高、创下206发子弹杀敌203人记录;张桃芳则是杀敌数量第一,33天内共毙敌214人。当时为防止重报、误报,要求一人打两人观察,以打倒敌人拉走尸体为证,建立“三对战果登记簿”,战绩真实可信。
原型之“冷枪英雄”邹习祥:命中率最高
十五军第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一连邹习祥,曾驻守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
邹习祥,仡佬族人,1922年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栗元草场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栗园村地处高寒地区,水资源缺乏,土多田少,当地人以苞谷、蕨根、红薯等为主食,进山打猎是补充肉食的唯一来源。
邹习祥7岁开始跟着父辈用自制火药枪进山打猎,年深月久,练就一手好枪法。他眼睛尖、身手快、枪法准,长时间蛰伏能保持纹丝不动,出枪时又能快速判断猎物位置、逃跑方向和速度。土制火枪的瞄准十分不易,但他几乎弹无虚发,,从未有过空手而归的时候,被乡里亲邻评价为:“天生的猎人”。
1949年11月,邹习祥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年近30岁的邹习祥毅然报名,编入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赴朝作战。邹习祥所在的第135团1营1连,打完第五次战役后,奉命转驻上甘岭以南的537.7高地北山。
这里与“联合国军”占据的537.7高地(美、韩军称之为538高地)共处同一条山梁,相距仅有150米。该阵地的位置十分重要,是志愿军防御的要点,可直接控制金化至金城的唯一公路,控制“联合国军”中线与东线的连接点。
据《抗美援朝英模事迹纪念集》记载,冷枪冷炮运动开始后,1连官兵经过反复商量,大家推选了枪法最好的班长邹习祥打第一枪。没想到邹习祥一枪就将一名军官击毙,消息传开后,大家争先恐后报名参加狙击作战,掀起了冷枪运动的高潮。
志愿军战士们通过冷枪狙击“把敌人关了禁闭”,敌军像以前在阵地上肆无忌惮地享受日光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车辆人员每每通过我封锁区公路,就会成为志愿军狙击的活靶子。仅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邹习祥和他的战友们用冷枪打死了300多个敌人,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与心理震撼。
“美国兵比野鸡大好多,步枪也比猎枪好使得多,所以我自己满有把握。”邹习祥,这个善于打猎的仡佬族农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着用206发子弹狙杀敌军203人的记录,他在“冷枪冷炮运动”期间“包带保打”培养出很多狙击手,在整个防御作战中,第15军打得最好的是邹习祥所在的1连,1连30个狙击小组里面,邹习祥这一组战绩最好。邹习祥在朝鲜战场上凭着出神入化的狙击枪法,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称号。
原型之 “狙击英雄”张桃芳:毙敌数最多
二十四军第七十二师二一四团八连张桃芳,曾驻守上甘岭597.9高地
1931年,张桃芳出生于江苏兴化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51年,他主动报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邹习祥不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1952年9月随整编第24军214团入朝时,只有短短两个月射击训练的经验。入朝后,团里第一次射击考核,他的3发子弹全部脱靶,一度被调到炊事班帮厨。
彼时,张桃芳并不知道自己将会用一支苏制莫辛-纳甘步枪创造怎样的传奇,只是告诫自己要吸取之前的教训,他牢牢记住了班长传授的关于这支新枪射击技巧,并继续加强训练。训练员把他们带到阵地前沿,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测试距离,怎样准确定好标尺,怎么算提前量。
张桃芳时刻端着这把步枪,熟悉这把步枪。为了锻炼出射击的稳定性,他用床单裹上几十公斤重的沙土,锻炼双臂的力量;他利用机瞄反复测试远中近距离,即使在黑夜里,仍在端着枪瞄准坑道里摇晃的油灯......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不久,张桃芳所在的志愿军第24军接替第15军来到了阵地的最前沿。他所在连队的任务,就是坚守597.9高地7号阵地。这是3个月前,黄继光洒尽最后的热血,掩护战友们夺回的阵地。身处这样的前线阵地,张桃芳心中熊熊燃起上阵杀敌的强烈愿望,申请重回狙击组。
然而,经过了刻苦训练的张桃芳,第一战却又遭遇了失败。“射击台最近离敌人不到100米,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眼睛是蓝的还是黄的,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但面对突然窜出的美国士兵,张桃芳匆忙间连开十几枪,却没有一发子弹击中敌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隐蔽位置,只能立刻撤离。
再次遇挫,张桃芳没有灰心丧气,他开始熟悉阵地周遭地形地貌,摸查敌人活动规律,他在阵地上构筑了5个狙击点位,相互以交通壕连接,部分狙击点位后方还挖有专门用于躲避敌方炮击的防炮洞。他将各要素了然于胸,再上前线,在十八天的时间里,用240发子弹毙伤71个敌人,被战友们称为“枪神”。
据传,随着狙敌人数的持续上升,张桃芳“枪神”的名号开始在军中越叫越响。志愿军第24军军长皮定均听说了张桃芳的狙击战绩,有些难以置信,于是拿出一双自己舍不得穿的新皮靴,让作战参谋带到前沿,并嘱咐说,如果亲眼看见张桃芳打中3个敌人,就把靴子当奖品,送给他。当着作战参谋的面,张桃芳举枪瞄准一气呵成,当场击中3个美军,得到了军长的皮靴。他把击中目标的弹壳都装在了这双靴子里,数了数,211枚。皮定均把张桃芳召到身边,勉励他说,既然你是214团的,能不能再干掉3个敌人,凑齐这个数。于是,张桃芳回到狙击阵地,又射杀了3名敌人。
在单兵作战32天时间里,张桃芳以436发子弹毙敌214名,创造了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美军曾专调狙击手与他对抗,也最终不敌,被他狙毙。张桃芳数次与死神擦肩,在他的军帽上和袖子上,分别留有1个和8个弹洞,而他幸运躲过了所有对手的子弹,全身而退、毫发无伤。在他的鼓舞下,全师指战员以高昂的斗志,竞相杀敌立功,不断创造新的杀敌记录。
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战争结束后,张桃芳报名参加飞行员选拔,又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在新的岗位上续写传奇。
从一名狙击手到一群狙击手,打出一道“狙击兵岭”
这是志愿军战士张桃芳在“冷枪杀敌运动”中使用步枪,于1959年移交军事博物馆。图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与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使用高倍率瞄准镜和特制步枪为武器的狙击作战不同,当时志愿军部队没有专业的狙击步枪,只有苏制的M1944式莫辛-纳甘步枪,战士们称之为“水连珠”。邹习祥和张桃芳在狙击作战中也都是使用这款步枪。
苏制莫辛-纳甘M1944型步枪,枪膛短、后坐力大,没有瞄准镜,弹着点散布面比较大,射击精度很难控制。子弹出膛时,即使只有头发丝般的偏差,到200米以外就得差出一米范围。可即使是这种步枪,志愿军也不能保证人手一支。在上甘岭597.9号高地最前沿的7号阵地,张桃芳要和另外三名战友轮流使用一枝枪,而对面的美军第3师在M2型重机枪上加装低倍率的瞄准镜来提高射击精度,同时配合每分钟连发18发炮弹的M2型60毫米迫击炮来对抗志愿军的狙击手。
然而,凭借着这样明显落后于敌的装备条件,靠着这样零敲碎打的冷枪战术,志愿军几个月就歼灭“联合国军”一万多人,战果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役。志愿军狙击活动最有名的上甘岭,被惊恐的美军士兵称为“狙击兵岭”,并作为正式地名写进了美国的战争史中。
图为邹习祥教新战士打冷枪。
这样的战果,不是来自于某一名狙击英雄,而是由一群志愿军的狙击手打出来的。
志愿军在狙击作战中,充分发扬团结一心、密切协同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志愿军狙击作战的基本作战单位是狙击小组,由1名组长带队,组员1人至2人。其中1人负责观察,射手在其周围分散隐蔽,每名射手分配有2个至3个固定目标和3个活动目标。到后来,为将敌从掩体里逼出来,志愿军炮兵也加入到狙击作战中。他们采用游动炮群与单炮游动、急促射与效力射相结合等战术,打击敌前沿阵地碉堡、车辆和坦克等目标。
在张桃芳帮助下,同班战友黄兴海也毙伤敌百名以上。图为黄兴海向战友们介绍经验
像邹习祥、张桃芳这样的狙击高手,都将自己战斗中积累的作战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其他志愿军战士,而他们培养出的狙击手又开始培养新狙击手。正是这种高效的帮带,使志愿军的狙击手队伍不断壮大。
“跑步打胸前,上山打头,下山打腿......”在冷枪杀敌运动中,各个部队不但开展冷枪冷炮竞赛,还集中一线指战员智慧,积极总结交流。随着杀敌数目的增多,又适时发出了“创造百名狙击手”的号召,有力推动了运动的进展。部队涌现出多个歼敌百人以上的“百名狙击手”,有一个班的战士在54天杀敌 471人,也成为了学习典型。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中国军网、央视军事、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网、凤凰网、中国青年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贵阳网等媒体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