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3月2日联合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迄今为止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3月2日正式开始打捞。据悉,“长江口二号”古船有望于今年内完成打捞、浮出水面,但围绕这艘沉船的考古工作还将持续多年。
巨无霸“抓娃娃机”在与水下文物全程无接触的情况下,把预计重达8000余吨的水下考古遗址原汁原味整体打捞出水,然后交给“袋鼠妈妈”船“抱”回“新家”……“史上最硬核”的“长江口二号”古沉船打捞方案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智慧。这是我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事件,其在科技层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了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2021年“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声呐扫测合成图。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2011年起,上海市文物局启动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收集到长江口水域150余条水下文物线索;2015年通过声纳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确认为民国时期的铁质军舰;随后,考古人员扩大扫测和探摸范围,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经过近6年多水下考古调查勘探,长江口二号古船“真容初显”: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在上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
在其中4个舱室的小范围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等大量文物。2021年7月至9月的水下调查,又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南海一号”残长约24米,出水文物超过18万件;而长江口二号古船比“南海一号”规模更大,是目前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实物见证。‘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大发现,为我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
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据悉,上海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技术”来打捞这艘木质古帆船。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这一目前全球最为领先的高科技水下考古方案,真正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贡献范例。
用修地铁隧道的技术打捞古沉船
22根专门制造的弧形梁,顶部是威力强劲的隧道盾构掘进装置,尾部搭载推力巨大的隧道盾构推进装置——这个“神器”可以从古沉船底部快速掘进、击穿长江口海底厚厚的泥沙甚至岩石杂物。
“用造隧道的技术来打捞水下沉船,这在全世界水下考古中还是第一次。依赖我国的高端制造能力,这样的高科技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保障文物安全。”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说。
1月26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项目等比例试验现场。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分四步
据介绍,“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整体打捞过程将分为四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打捞设备完全不接触水下文物,而且可以将古船周围蕴含丰富信息量的考古遗址一并打捞出水。
22根巨无霸弧形梁先是在古船上方安装,然后翻转到古船底部,穿过厚积的泥沙甚至岩石,将预计重达8000余吨的水下考古遗址全部“抓入怀中”。
巨无霸弧形梁误差仅在毫米级
这22根巨无霸级的弧形梁每一根虽然重达近百吨,但精密度极高,届时,在长江口水下,22根弧形梁将通过锁扣“合体”,将水下考古遗址“连抱带抓”出水。据介绍,由于弧形梁的制造精密度很高,误差在毫米级别,预计弧形梁泥下合拢之后,不仅可以确保“长江口二号”古船“无恙”,还要争取“连泥带水不漏”。
2019年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器。上海市文物局供图(来源:新华网)
据悉,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水下考古行动有望在2022年完成。古船一旦打捞出水,就会被迅速提升到一艘特制的打捞工程船上,嵌入其敞开的船舱内部。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上海市文物局供图)
随后,这艘工程船将“怀抱”“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往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未来,同样修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老船坞将华丽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古船博物馆,考古人员将在这里逐步揭开这艘古船的诸多身世之谜。
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启动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专家指出,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水底被厚厚的泥沙包裹,前期探摸所获得的线索非常有限。经过6年多水下考古探摸,初步确认其年代为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对于这艘与上海开埠几乎同龄的古船,至少有八大悬念待解。
悬念一: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悬念二:倾覆的原因,是超载还是遇险?
悬念三:“消失”的沙船能否“返航”?
悬念四:到底姓甚名谁?
悬念五:装了多少文物?价值几何?
悬念六:一艘清代沉船周围,为什么还发现了越南和元代瓷器?
悬念七:生活舱浓缩的是谁的生活?
悬念八:还会有“长江口三号”“长江口四号”吗?
相关链接:
“长江口二号”沉船打捞|海底捞“珍”——“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
(资料综合中新网、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策划: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