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历史长河中,众多草原民族的血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他们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 以“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个部分,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华夏经纬网文化频道特推出系列策划,聚焦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带您了解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发展融合的历史和文化,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虎纹青铜牌饰,战国。平面略成方形,上下为对称的伫立虎纹,虎身装饰圆圈纹,牌饰中部有镂空,背面有一方纽。
彩绘陶罐,夏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常用于盛储器。罐身上在黑色底衬上,用红白二色绘出二方连续的多单元繁缛几何纹,这在中原地区同时代的陶器中绝难看到,但它的几何图案的构图却表明了中原腹地古代文化的姻亲关系。
管銎斧,西周。管銎斧主要发现于我国北方地区,斧身一端有刃,銎呈管状,横装柄,管銎上部一般附有柱状或扁平长方形突饰物。
一般来讲,长城以北宜牧,长城以南适农。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不仅是自然与生态环境使然,也是不同族群与文化在此相互作用的结果。自全新世以来,这一区域的经济形态时农时牧不断发生变化,农牧的界限也随之南北频繁移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基本上是农业区。夏商时期,长城地带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从夏商时期开始,农耕与畜牧业区域的变化,使长城地带文化的多元性日益凸显出来。
灰陶鬲,西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出土。侈口高领,袋足较胖,高分裆,袋足下接锥状实足根。肩部施对称銴耳,銴耳戴面呈椭圆形。唇缘压成锯齿状,通体施绳纹。
铜镞,夏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箭镞多为三棱形,箭铤长短不一。弓箭发明与狩猎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给史前人类的狩猎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
陶盉,夏商。陶盉是鄂尔多斯地区自永兴店文化以来的居民大量使用的一种器皿,朱开沟文化时期达到极盛。这种器物设三个乳状袋足和管状流,以及外部的烟熏痕,说明是盛液体的。
青铜直内戈,商代。朱开沟遗址出土的戈均为直内戈,与偃师商城二里岗上层出土的直内戈大体相似,具有中原地区商前期铜戈的特征。
蛇纹鬲,夏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蛇纹鬲是朱开沟文化时期独具特征的陶器之一,形体较小,便于携带,主要用于煮制食物。因在器物的领部、裆部及袋足等部位装饰有近似蛇状的细泥条附加堆纹,故称“蛇纹鬲”。蛇纹鬲是伴随朱开沟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向干冷发展,社会经济有典型的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的转变而应运而生,是长城地带最具特色的一种器类。
距今约4000年前,中国北方与中原地区几乎同时步入青铜时代。今内蒙古中西部黄河流域发现的朱开沟文化及西岔文化,反映出畜牧业日益加强的态势。
“许季姜”青铜簋,西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墓葬出土。侈口方唇,兽首双耳附象鼻形耳,方座下有缺口。通体饰直纹。器底铭文3行16字,“许季姜作尊簋其万年子子孙永保用”。许为国名,姜为姓。许国,春秋二十国之一,基本活动区域在许州即河南省许昌境内。该器反映了东胡民族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流。
彩绘陶鬲,夏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这些陶器是为死者随葬专门制作的。大甸子墓地埋有墓近千座,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别,反映出当地居民已有贫富与等级的差异。
带鞘青铜短剑,春秋,内蒙古赤峰宁城县南山根出土。曲刃剑,中脊起棱,在刺杀时可以起到放血槽的作用。剑鞘中空,正面为勾连雷纹,反面镂5个三角形孔,并有钮,以便佩戴。
龙耳重环铜匜,春秋,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墓葬出土。盥洗器,常与盘配合使用。流下附一小环钮,尾端附一汲水状夔龙形环耳,弧腹圜底,下有三扁兽足。口缘处饰一周重环纹,腹周身饰瓦楞纹。器型构思巧妙,富有动感,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图中原式青铜器中的精品。
金饰兽首青铜刀,战国,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墓葬出土。此刀柄连接一形全饰,全饰系透雕两只对兽,顶端有一孔,以黄金纹为装饰,可见此之珍贵。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则呈现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些青铜时代的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又反映出与中原文化日益密切的联系。
青铜鹤嘴斧,战国。鹤嘴斧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最富有特征的器物之一。其与鹤等大型飞禽的头部相似,整体呈圆柱状,前端细长、后端短粗,中部有用于安柄的椭圆形銎。它是一种颇具威力的啄击工具或兵器。
玛瑙串饰,装饰品。毛庆沟墓地中无论男女均使用绿松石、玛瑙、水晶作为装饰品。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水晶玛瑙器大量出现,在以韩、赵、魏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秦、楚、燕、中山为代表的周边辐射地区和以吴、越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出土。
铜带饰,战国。两端为圆泡,中段为“之字纹”作为腰带装饰而出现。“之字纹”带饰出现于东周中期早段,陪葬时放置于墓主人腰胯部位,并多发现于女性墓葬中。
双鸟环首青铜短剑,战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瓦尔吐沟出土。以双鸟首为柄,喙彼此相向。线条简洁。鸟首造型,其雏形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特征呈尖嘴、圆眼,仅具轮廓。春秋晚期后,装饰在短剑和铜刀柄首的鸟头纹,几乎都变成了尖嘴内勾,略呈环状。
长城地带真正的游牧文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凉城毛庆沟文化和鄂尔多斯地区的桃红巴拉文化,都彰显出程度不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端倪。
杆头饰,战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速机沟出土。将崇拜物形象装饰于杆顶或杖端,是早期北方民族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类包括伫立的羚羊、卧马在内的圆雕青铜饰件,应是具备神权、宗族权或地位标示功能权杖的杖首。
卧式青铜鹿,战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速机沟出土。这件青铜鹿无角,生动活泼,代表了较成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工艺水准。
龙首青铜比形器,商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土。龙首、蛇首、羊首或鹿首匕形器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器皿。由于其刃部并不锋利,有的还很钝笨,显然不适宜日常生活中的切割、穿刺,这类器物应该是在特殊场合下使用的,类似匙、叉类功用的器具。
马首青铜削刀,春秋。北方畜牧民族的主要生活资源就是放牧的牛羊以及狩猎所得的猎物,由于这些生活资源从宰杀、切割、食用,以及皮革的加工等,都离不开锋利的带刃工具,便于携带的各种铜刀,就成为食用最频繁的工具之一。
羊首青铜刀,商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土。柄首为羊首形,长嘴圆眼,首下有一大一小两环。柄部有绕线纹,柄与刀身有界阑。
蛇首青铜匕 春秋
目前考古发现的以动物和动物搏噬纹为装饰题材的各类青铜文物,彰显出青铜时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地域特征。
编辑策划、摄影:王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