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俄乌冲突一个月:为什么停不下来?
中新社莫斯科3月24日电 题:俄乌冲突一个月:为什么停不下来?
中新社记者 田冰 张硕 马佳佳
3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已有一个月。围绕俄乌局势,冲突之下的各方较量、制裁手段的极化与反制、单边主义与全球化的博弈,均成为分析冲突进展及研判局势走向的重要考量。
战场内外:“喊打”与促谈
过去一个月,除乌克兰首都基辅外,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利沃夫等多个城市也发生炮击和空袭。俄乌双方对战事进展及伤亡情况也说法不一。联合国机构统计数据称,截至3月20日午夜,已记录到乌克兰有超2000名平民伤亡。冲突已导致乌克兰近四分之一民众离开家园。
在过去一个月中,与冲突“同步”进行的还有俄乌之间的谈判,以及国际社会的斡旋。然而,目前已进行四轮的和谈成果有限。俄外长拉夫罗夫23日称,因乌方不断改变立场,俄乌谈判进展艰难。他还直言,西方国家通过持续向乌提供武器,企图尽可能让俄乌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
诚然,俄乌冲突已不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美国和北约早已深度参与其中,通过为乌克兰提供高质量情报和武器装备,实施精准干预。针对外界干预导致的局势升级,俄罗斯祭出高超音速导弹予以回应。未来,俄乌“热战”仍不排除会进一步升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警告称“正向核战争的红线逼近”。
全面制裁:“耐药”与反噬
自俄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西方国家大幅升级对俄制裁措施。“金融核弹”“能源禁运”等制裁措施相继出台,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民生面临巨大压力。
美西方国家不仅将部分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还对俄央行实施限制措施,取消俄贸易最惠国待遇,并对俄飞机关闭领空,部分国家宣布或酝酿对俄能源领域进行制裁,数以百计外国企业暂停或结束在俄业务。24日,美国总统拜登启程飞往欧洲,与北约和欧洲领导人举行乌克兰问题紧急峰会。据路透社称,预计将推出针对俄罗斯的更多制裁。
其实,西方对俄制裁并非新鲜事。俄总统普京曾表示,“俄多年来已积累了应对西方各类制裁的经验。”自2014年以来,西方就通过冻结资产、贸易禁运等手段对俄实施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科技及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对此,俄罗斯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面对当前形势,俄方谋求冲出制裁围堵,稳定经济金融市场。就在此前一天,普京宣布俄方向欧盟成员国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不仅如此,为对冲制裁影响,稳定国内经济局势,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诸如提升基准利率、控制资本外流,建立偿还外债特别程序以及引入卢布结算等在内的多项反制措施。
同时,美西方对俄制裁造成的反噬效应也已显现。美国《政治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对俄制裁给欧洲人带来的痛苦已达可承受的临界点。眼下欧盟国家领导人“更关心保护本国经济而非对抗普京”,这些国家正匆忙出台限价和补贴措施,以应对能源高价等带来的冲击。
大国博弈:单极世界与全球化
尽管俄官方一再宣称,自己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保障本国安全等。但这并未获得西方认同,甚至招致更加严厉的制裁。对此,有分析指出,在俄乌局势的冲击下,西方与俄罗斯之间或将因此出现地缘政治分歧,“全球化”信任遭受重创。
就此,《金融时报》发文称,俄乌冲突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最根本伤害之一是破坏了各国对全球化的信心。与此同时,甚至未参与制裁的多国也正被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所波及。
俄外长拉夫罗夫23日表示,美西方的目标是遏制俄罗斯,以及压制在国际舞台上独立自主的其他国家。“就北约对俄罗斯的政策而言,乌克兰实际是被其选作打压俄罗斯独立性的工具。”拉夫罗夫称,西方的终极目标是恢复单极世界,西方对俄实施制裁是为了清除其走向单极世界道路上的障碍,现在是俄罗斯,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其他国家。
可以预计,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将继续联合西方他国集体行动,通过全面制裁向俄罗斯极限施压。欧洲国家出于各自利益盘算,在对俄关系上立场不一,“统一、独立”的欧洲已遭撕裂。拜登欧洲之行也暗含着说服、协调美西方立场的“重任”,至于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解决乌克兰危机,当务之急是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停火止战,应理顺乌克兰问题历史经纬和来龙去脉,正本溯源,回应各方合理关切。着眼长远,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鼓励相关各方开展平等对话,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寻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