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台积电和富士康等高科技公司是台湾的代名词,但在台湾内部,很多地方显得陈旧,尤其是在银行业。”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26日的一篇对岛内银行业“流程落后”的报道引起台媒的关注。
BBC称,台湾的银行充满了存折、传送物品的气动管道、无休止的文书工作以及姓名印章。“台湾的银行业非常传统”,台北启德法律集团的财务顾问莎伦·苏描述称,台湾银行有很多官僚主义问题,且比其他行业更僵化一些。1989年,台湾的银行进行重大改革,第一家私营银行获准开业,在此之前全部为公有机构。文章认为,这种公有银行“遗产”也是其没能与时俱进的一个原因。
这种“遗产”体现在台湾银行的服务各个方面。比如,即使当局已批准可以通过电子文档处理业务,但有的银行也会拒绝采用这种方式。台湾金融研训院的项目研究员大卫·斯廷森认为,台湾银行应用新手段的进程很慢,而这种停滞背后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大多数本地客户已经满足于目前的传统运作方式,就算需要排队拿存折等着取钱。与此同时,银行也很容易满足主导台湾经济的中小企业的需求,这些都让服务缺少更新换代的动力。
台湾银行业进步缓慢,很大程度上也由于很多金融需求已经在银行之外被满足。不少台湾人日常使用Line Pay、苹果支付和微信支付等,即使客户使用网上银行,银行仍比竞争对手落后很多,因为 像7-11 、全家等便利店企业都在向数字支付领域扩展。
常驻在大陆的台商方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台湾银行在业务电子化方面有所进步,不过一些市民,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市民仍然习惯用存折去银行现场办理业务,BBC中提到的“使用印章”也不罕见。他表示,在疫情之前,他经常往来于大陆与家乡台南,时而对办理银行业务的程序不同而感到不适应。疫情暴发之后,他还没回过台湾,不过他发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处理一些在家乡银行的业务。曾驻广东、已回到台湾的台商关先生表示,传统存折方式和手机电子银行他都会使用,仍保留存折就是要“以备不时之需”。他告诉记者,电子银行在疫情期间变得很方便,不过如果是去买东西使用电子支付,他表示还是用Line Pay等方式多一些,而不会特意用手机银行。
新冠肺炎疫情确实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台湾银行业的发展,那些原本需要现场办理业务的用户也开始考虑使用网上银行和银行App。台当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 2019年年底,岛内电子存款账户数仅为 383 万个,而到2021年年底,这一数字激增至1047万个。【记者 赵觉珵 本报特约记者 李耀】
来源: 环球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