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是享誉中外的补肾名方。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六味地黄丸最初是一款小儿药,它出自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由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减去两味药而成。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组成,古时主治小儿肾阴不足所致的发育迟缓(如出牙迟、站立迟、行走迟),头发稀少枯黄,囟门久不闭合,筋骨痿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症;对成年人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也有不错的疗效。现在常用来治疗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虚症状。
“六味地黄丸”的来历
传说当时幼年太子得了失语证,众太医无法。出身民间的钱乙认为:牙不紧则口不语,故用此方补肾固齿,不久太子便痊愈了。许多太医不服,前来“讨教”:“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桂枝、附子两味益火的药,免得孩子吃了太过燥热而流鼻血。”众医听了,顿时心生敬佩。钱乙的学生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载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流传下来,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方。
到了明代医学家龚廷贤、薛己等,对肾阴尤为重视,凡肾阴虚者,常常应用地黄丸方。故《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在论及地黄丸立方时说:“本后汉张机《金匮要略》所载崔氏八味丸,(钱)乙以为小儿纯阳,无须益火,除去肉桂、附子二味,以为幼科补剂。明·薛已承用其方,遂为直补真阴之圣药。”随之,薛己在所著的《正体类要》中,将地黄丸的名字前冠以“六味”,于是“六味地黄丸”之名流传于世。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干山药各12克,泽泻、丹皮、白茯苓各9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六味地黄丸。(图源于网络)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歌:六味地黄山药萸, 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 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 养肝明目加杞菊, 都气五味纳肾气, 滋补肺肾麦味续。
方义: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补后天而充先天,亦能固肾止遗,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而泄肾浊,使虚热从小便而解,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约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脾霄,与泽泻相伍又助泄肾浊,使真阴得复其位。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所以针对各类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经过中医辨证为肾阴虚的患者。判断阴虚的方法:先看舌头,如舌质红、经常口干舌燥;再看脉搏,是否脉细且跳得快;最后,是否常有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的症状。
六味地黄丸的适用人群:
1、慢性疲劳患者,比较符合肝肾阴虚的病症,推荐服用六味地黄丸两周到一个月。
2、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有时候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药品进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是比较有帮助的。
3、一些肝肾阴虚早期表现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比如失眠人群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这类病症,只要符合肝肾阴虚的症候,都可以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来食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图源于网络)
1、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若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可能会“雪上加霜”;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了。年轻人或有肝脾湿热、肺热者,服用后会加重湿热,可能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即使适合吃,也应戒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4、另外,六味地黄丸不利于解表散邪,感冒时最好别吃。
知柏地黄丸:治肝肾阴虚
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临床验证表明本方具有滋阴清热的功用。其独特作用是治疗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
桂附地黄丸:治肾阳虚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阳双治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亦不宜和外感药、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孕妇也应忌服。
杞菊地黄丸:治肝阴虚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 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归芍地黄丸:有填精养血之效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而成,具有填精养血之功, 对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
麦味地黄丸:治肺肾阴虚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七味都气丸:治肾阳不足
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