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通胀海啸来了,欧洲活不起了?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2022-06-23 16:09:18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张乃月)“有时候,我从超市出来后特别想哭,感觉自己买不起任何东西了。”一位正在排队购物的德国居民抱怨道,“过去只卖99欧分的香肠,现在可能要2欧元多。”

  这一幕发生在2022年的6月。由于通货膨胀、能源价格飙升,欧美多国出现生活成本危机,引发抗议和罢工,民众苦不堪言。

  这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究竟何时才能恢复正常?

  通胀海啸的开端

  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下能源供给和供应链危机影响,欧美各国通货膨胀持续高企。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五月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6%,是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总统拜登也在近期警告称,美国通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美联储为应对通货膨胀进行的大幅加息,不仅提高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更进一步损害了全球的生产和供给,使通货膨胀以美国为中心,向全球蔓延。

  根据欧洲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继4月份跃升至7.4%之后,5月份欧洲19个国家的年度通胀水平达到了8.1%。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的食品、燃料价格。专家们认为,欧盟目前的经济形势似乎是灾难性的,而当前的数字也只是消费市场通胀海啸的开端。

  来自食物的压力

  “自去年12月以来,我瘦了3.5英石(约合22千克),因为我真的没有钱去买食物……我不想再留在这里了,我受够了生活。我再也受不了。”苏珊是英国桑德兰的一名护工,尽管她有全职工作,但因为难以支付账单和食品开销,对生活逐渐绝望,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通货膨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击着普通家庭,迫使民众改变生活习惯。

  在意大利,5月的通货膨胀率比上一年增加了6.8%,生活成本增幅也高达6.7%。每个家庭每年将增加约320欧元的生活成本,其中食品和蔬菜支出增加约80欧元,在面包、面条和米饭上的花销增加约60欧元。

  在法国,除了持续涨价的禽类、奶制品、咖啡、面包、谷物等,5月份上涨的还有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了28%,服务价格也上涨了3.2%。

  而在英国的超市里,过去一个月中商品价格涨幅创下13年新高,达到8.3%。生活成本上升导致每个家庭每年要多花380英镑购买杂货。

  英国的研究人员预测,该国食品价格可能在今年夏天上涨15%达到峰值,并将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2023年。“我们不太可能很快看到生活成本压力缓解。”英国经济学家表示,“有些家庭选择不吃饭——这明确体现了来自食物的压力。”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经济系副教授谢尔盖·切尔尼科夫认为,在未来一年半里,欧盟将经历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的相同危机:大量人口迅速遭遇贫困,诸多社会福利和补贴被取消。很多简单的习惯——比如早晨喝一杯拿铁——将成为一种奢侈。

  重压之下的抗议

  通货膨胀引发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人们的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不增反降。重压之下,欧洲多地发起了抗议和罢工。

  6月20日,8万比利时人在首都布鲁塞尔街头游行示威,高举“更多尊重、更高工资”“结束消费税”的横幅,抗议该国物价飞涨。当天,机场和公共交通网大罢工一度使交通陷入瘫痪。

  今年5月,比利时的通胀率升至8.97%,达到自1982年以来的最高点,6月,通胀率再次小幅上升,达到9%。比利时国家银行的数据显示,该国中低收入群体正在勉强度日,越来越多人无法支付账单。

  比利时的邻国德国也在六月初遭遇了港口工人罢工,使原本就有15万个待装载集装箱的德国港口愈发拥堵。

  同样是在六月初,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工作人员罢工,造成约百趟航班取消。

  4万多名英国铁路工人则计划在21日、23日和25日进行大罢工。这预计会影响数百万人出行。此外,伦敦地铁工人也宣布在21日进行罢工,英国教师、医务人员甚至律师等行业工会也在考虑发起罢工……

  欧洲还能扛多久?

  “欧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的打击。”

  俄罗斯的经济学家在报告中指出,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使欧洲国家陷入危机。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一切都在上涨。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1日报道,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泽温(Christian Sewing)说,“我们需要对抗通胀,归根结底,通胀是经济的最大毒药。”

  面对危机,意大利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阻止燃料价格上涨,并对食品和能源等初级商品采取行政关税减免。法国政府也表示,将在未来几星期内提出旨在提升购买力的法案,以保护家庭免受通胀打击。德国则已宣布降低燃料税,并降低公共交通价格。

  此外,为了遏制高通胀,欧洲央行于9日宣布加息,但随即带来欧元区许多国家国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对新一轮欧债危机的担忧。之后又不得不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缓和债券市场危机的措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陷入民生窘境的欧洲还能扛多久,又将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出路?


文章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姚思寒
寰球热点
国际观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