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华文化

传承中医药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之名方篇:五苓散

五苓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被誉为“古今利水第一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水逆”及小便不利等与“湿”有关症候。本方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及桂枝共五味中药组成。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

五苓散

图编者按

  五苓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被誉为“古今利水第一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水逆”及小便不利等与“湿”有关症候。其原文记载:“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本方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及桂枝共五味中药组成。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歌诀:“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主治膀胱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五苓散的名字由来

茯苓1

茯苓。(图源于网络)

泽泻1

泽泻。(图源于网络)

  五苓散原名是猪苓散,《金匮要略·杂病论》中有三味猪苓散,所以此方初作五味猪苓散。宋金时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提出:“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明代医家许宏认为“苓”是“令”的意思,在其著作《金镜内台方议》中写到五苓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乃“号令之主也。”清代陈灵石说:“苓者,令也。化气而行津液,号令之主也”。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五苓散的传说故事

  泽泻的由来传说

泽泻

水生植物泽泻(图源于网络)

  五菱散由五味药组成,其中利水功效首当泽泻。关于泽泻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医徒从老医师那里学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后,老医师告诉医徒,要想更上一层楼,须到外面游历,积累更多的经验,方能成为一名大医。于是医徒开始了他的游医生涯。这一天,医徒来到一个湖区,他发现这里的居民多患水湿之疾,当地的大夫多用茯苓、白术治之,然效果不佳,患者多服药之际有所好转,但见效颇慢,断药后即复发,且该疾疗程长,患者多因经济或疗效不佳等原因不能坚持用药,终成顽疾。于是医徒开始研究本地盛产哪些药材,经过数十天的收集,他发现该地盛产一种水生植物(后取名为泽泻),它善利水渗湿。医徒采了一些单独煎水给患者喝,其中病情较轻者效果很好,而水湿症重者效果不佳。医徒让重症者自愿买茯苓、白术等其他利水渗湿之品一起煎服,见效颇佳,待症状减轻后再仅用泽泻及一些当地能采集的草药调服,该法不仅水肿消的快,花钱也不多,患者可自行采集遍地都是的泽泻长期煎服。这一方法得到了周围郎中的认可,他们请医徒为这种药草取名,医徒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就依其功用而取名泽泻吧。”后来泽泻就成为了五苓散的重要成分。

  汉武帝与白术

  传说中汉武帝巡符东方,遇见一位老汉在道边田里做农活,老汉头上放出有只有高深道行人的才有的白色光环,竟高达数尺。汉武帝好奇地询问老汉,老汉回答说:我85岁时,就已经发白齿落,后来有一个道者教我绝谷〔不吃粮食〕的方法,只吃白术饮水。没有多少日子我就返老还童,长出乌黑的头发,生出了新的牙齿,能日行三百里路。如今我已经一百八十岁。汉武帝感谢老汉传授了长生秘方,赐给玉锦等东西。

  苏辙用茯苓养生

  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请了很多大夫,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他向人学习养生之道,练习导引气功,经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后,以前多年的疾病才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此后,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并写了《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态,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魏晋时期,茯苓就被当做养生佳品。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而清宫中,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

  成吉思汗与茯苓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小雨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个月,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染上了风湿病,眼看兵败临城,成吉思汗十分着急。后来,有少数几个士兵因偶尔服食了茯苓,风湿病得以痊愈。听说此事后,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地区运来大批茯苓给将士们吃,兵将们吃后风湿病好了起来,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

五苓散的组成和用法

猪苓2

猪苓。(图源于网络)

ac345982b2b7d0a2fe5741c7c5ef76094a369aca.webp

白术。(图源于网络)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量:猪苓(去皮)9克、茯苓9克、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五苓散的功效和方义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义: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白术、茯苓相须,佐以白术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五苓散的配伍特点和运用

  配伍特点: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运用: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五苓散的禁忌

  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3、服药期间,生冷油腻有刺激性,难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

  4、服药前后半小时不宜吃水果。

  5、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寒性病不吃生冷,热性病忌辛辣油腻,胸痹者不吃动物内脏肥肉和烈酒,肝阳上亢者不食胡椒辣椒和酒,皮肤患者不吃海鲜及辛辣刺激食品,外感不吃油腻食物等。

五苓散的附方及其鉴别

  附方一:四苓散。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茯苓、猪苓各45g,泽泻75g。

  用法: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功用:健脾渗湿。

  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附方二:胃苓汤。出自《世医得效方》

  组成:五苓散、平胃散各6-10g。

  用法:上二药合和,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附方三:茵陈五苓散。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物合,先食,饮方6g,日三服。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以上三方均为五苓散加减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病,属于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资料综合百度百科和网络)

编辑策划:虞鹰